摘要:學困生接受知識有些緩慢,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要更加尊重學困生的人格,理解他們的苦衷,能關注到他們的接受能力,體諒他們的難處,不但要走近他們,更要走進他們的心靈,多鼓勵,少指責批評,要用愛去溫暖、關懷他們。不能以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去諷刺,挖苦他們,以免加重他們的自卑感,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循循善誘,因勢利導。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有效轉(zhuǎn)化
每個班級都有一些不但學習習慣不好,基礎知識差,而且對知識接受能也很差的孩子,對于這些群體,需要教師能有效地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小學習慣,能從學習,生活等方面給以關心與幫助。比如,我班有一位學生,他對英語毫無興趣,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寫作業(yè),成績很差。記得有一次,我去抽查作業(yè),到頭來,全班又是他一人沒寫作業(yè),當時我氣急敗壞,想好好教訓他一頓,誰知,他卻滿不在乎地望著我,神情還很得意,看到他這樣,我忍住了。我突然意識到我需要做點什么了。因此,面對學困生,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學困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一) 是不想學。這些孩子缺乏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往往視學習為一種負擔,不知道為何而學習,認為家長、老師逼迫自己學習,在內(nèi)心形成消極對抗心理,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二) 是不會學。這些學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多,卻往往事倍功半,這是不當?shù)膶W習方法或不良的學習習慣的影響。
(三) 是學習有障礙。這部分學生是屬先天智力低下的特殊兒童。
(四) 是留守兒童。這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自覺性,放學后的學習時間很難保證,知識不能及時鞏固,慢慢地對學習的興趣不濃了。
一、 放下教師角色,從朋友做起
人們常說,老師跟學生的關系,就像貓和老鼠,作為老師,可能很不好意思承認這一點。所以,在課堂上,我是老師,在課下,我要做朋友,在空閑之余盡量放下自己的身份,多熟悉他們,了解他們,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幫助,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摸清他們的心靈,興趣和愛好,要處處留心,事事留心。讓他們能感覺得到你對他們的愛,讓他們能夠放下對老師的戒備心理,打破心理障礙,真正走進現(xiàn)實的心里面。
二、 找對切入點,激發(fā)學習興趣
常言道,“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知樂知者”??梢姡瑢W習的興趣對于學生掌握知識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要我學與我要學,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試圖用如下方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1. 創(chuàng)造悅目、悅耳、悅心的情境意美以感興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比如利用圖片、實物展示,幻燈片、錄音、音樂烘托,語言描述等都可以創(chuàng)造悅目、悅耳、悅心的情境。2. 創(chuàng)造激發(fā)情感共鳴的情境,如:(1)老師運用謎語、故事、電影等,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2)通過動手操作,激起學生學習興趣。3. 創(chuàng)造寓教育于娛樂的情境。教育家王夫之認為:學習的進程有知學、好學和樂學三個境界,教育家陶行知也多次強調(diào)寓教于樂的原則。因此,我們就必須在教學與教育的過程中,既要有教育性、知識性,又要有趣味性、愉悅性。如教師利用猜謎語、角色扮演,或游戲,或講述身邊的真人真事小故事等等,這樣能營造輕松學習的氛圍的方法,不但能主動拉近師生距離,更使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樂的愉悅性表現(xiàn)得盡善盡美。
三、 尋找捷徑,加速記憶,把知識簡單化
對一些學生記起來比較多而難的知識,可以搜集編成幾句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口訣,方便學生記憶,比如學習四邊形時,用如下口訣: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出現(xiàn),對稱中心等分點。梯形里面作高線,平移一腰試試看。平行移動對角線,補成三角形常見。證相似,比線段,添線平行成習慣。等積式子比例換,尋找線段很關鍵。直接證明有困難,等量代換少麻煩。斜邊上面作高線,比例中項一大片。這樣一來,教師幫學生把知識濃縮化,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心里面也明朗了許多,一下有了學習的信心,甚至學習的信心會倍增,并能夠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以后再學習的過程中,試圖嘗試著用老師的此類方法去學習,老師在用諸如此類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逐漸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更學到了學習的方法。這就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四、 建立手拉手幫扶小組開展
“一幫一、一對一”的活動,幫助學困生盡快趕上來,這時候,可以充分發(fā)揮尖子生的優(yōu)勢,每一個優(yōu)等生負責一個學困生,這樣,不但減輕老師的負擔,也同時給學生搭建了互相交流的他們逐漸可以進行優(yōu)勢互補,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點,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幫助了學困生,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在這期間,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友誼,進一步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五、 分層作業(yè),降低難度作業(yè)要突出分層性
對于優(yōu)等生,可以做一些提高練習題,對于中等生可以做一些綜合運用題;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基礎練習題就算過關了。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做好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有些知識在短時間內(nèi)學生是掌握了,但在日后如果不加以復習,可能老師在前面付出的勞動就白費了。常常聽到孩子會說:“我忘了”或是“這道題我上一次考試都對”,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就證明我們的后續(xù)工作不到位。所以,知識在于鞏固?!叭暌囊粋€秀才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
六、 面批面改,及時糾錯
對于學困生來說,錯誤出現(xiàn)率較高,因此他們的作業(yè)要及時面批,不能讓錯誤擱置的機會,一旦錯誤存在學生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就等于雪上加霜,讓學生再去糾正,那就是難上加難??傊?,我堅信只要持之以恒,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處處以真誠相待,時時耐心幫助,不打擊,不諷刺,不歧視。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泵總€人都有優(yōu)點,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做到多一份耐心與愛心,少一分挖苦與斥責,花開固然很美,但等待花開會更美,相信自己:你等的花兒總會開的。
七、 輔導學困生的策略
1. 從教師自身入手,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 從日常生活入手,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從課堂教學入手,給予學困生特別關注。
4. 從家庭教育入手,加強家校聯(lián)系。
5. 從心理輔導入手,克服心理障礙,增加學習信心,師生共同幫助他。
對“學困生”不僅要認真分析其成因,對癥下藥,而且要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在老師家長同伴的互相影響中越發(fā)亮麗光澤。只要多動腦子,對待“學困生”,充滿愛心,講究方法,一定能夠轉(zhuǎn)化他們的,一定能讓每一個學生成才的。
作者簡介:
龍穗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