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嫩羽,王海波
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氣象科普事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取得顯著成效。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目前氣象科普產品還主要以傳統(tǒng)的圖文、展板、模型等為主,形式不夠新穎、吸引力不夠、科技含量不高等問題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氣象科普工作更好的發(fā)展。
當前,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和AR(增強現(xiàn)實)技術得到了快速應用和發(fā)展。VR(virtual reality),是一種采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xiàn)代高科技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huán)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給人以前所未有的真實體驗,目前在游戲、健身、購物等領域中有一定應用,未來將在娛樂、設計、教育、科普等方面發(fā)揮強大作用。AR(Augmented Reality),是一種通過屏幕把虛擬世界融合在現(xiàn)實世界并進行互動的技術,用戶可以透過屏幕看到疊加在真實世界之上的虛擬對象,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和娛樂型,目前在科普領域已有較多應用。
VR/AR 交互技術在國內外科普中已有一定的市場,非常受人們歡迎,對增強用戶參與度、提升用戶體驗產生積極作用。如日本的JST 科學機構建設了日本虛擬科技館,通過多媒體技術和VR 技術對科學場景進行模擬和三維成像,其中《地球恐龍》館便是一款人們深受喜愛的產品,它模擬了地球歷史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演變,有助于中小學生更好地了解地球生命和恐龍物種。美國氣象頻道利用AR 技術介紹冰上安全知識以及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冰層,幫助提高公眾對天氣現(xiàn)象的認識,并進一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據(jù)了解,美國氣象頻道已借助AR等技術模擬了颶風天氣,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在虛擬和混合現(xiàn)實技術方面的應用。
在國內方面,獲得2017 年電子科技獎的“中國數(shù)字科技館”,搭建了90 多個不同主題的專題館,更通過VR 技術幫助從業(yè)者進行虛擬飛行體驗、模擬組裝、模擬飛行等操作訓練,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中國科協(xié)共同搭建。中國科學院海洋所制成的海底VR 展示研究系統(tǒng),將VR 技術應用于地球海洋科普,人們通過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底巖石及生物的分布情況,并可以隨意走動尋找目標物,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還可以根據(jù)不同場景調整燈光,感受真實的海底世界。
在氣象科普方面,中國氣象局也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如“玩轉氣象AR 互動氣象裝備”“AR 氣象災害”等產品通過AR 技術和三維建模形象地將氣象觀測站、人工影響天氣飛機等氣象裝備展現(xiàn)出來,并能三維模擬暴雨、臺風、大風等常見氣象災害,還可以詳細地演示各類氣象裝備、氣象災害的發(fā)生原理等知識,極大地增強了科普產品的吸引力。而基于VR 技術的《穿越臺風》《天兵行動》《漫游氣象博物館》《太陽風暴》等氣象科普影片,使用戶能夠親臨其境體驗體驗臺風、了解人工影響天氣等,在各類氣象科普產品中廣受好評。
利用VR/AR 技術,可以制造出一種優(yōu)良的虛擬學習空間,可以說是科普宣傳方式一次革命性重塑,這種全新的視覺體驗徹底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將大大激發(fā)人們對科學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未來將成為(氣象)科普領域的標配。
目前,VR/AR 技術還處于發(fā)展的處級階段,因此,其在(氣象)科普中的應用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緣于技術發(fā)展本身的問題,主要包括:
一是硬件有待發(fā)展。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是廉價的VR 設備,整體的效果很差,而一些較高端的設備雖然效果較好,但依然存在笨重、做工粗糙等問題,而當前硬件VR 硬件成本較高無疑是制約其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因此VR 自主創(chuàng)新和技術集成方面還有待突破。
二是軟件有待完善。當前,幾乎在任何一款VR設備上都存在的問題是,VR 內容不僅不豐富,內容質量也令人不敢恭維,用戶普遍反映畫面粗糙、內容乏味,有的用戶直言玩了一會就感到惡心或頭痛,而真正寓教于樂、將精致畫面與科學知識有機融合的好作品幾乎沒有。
三是交互有限。目前VR 技術應用成果多為VR視頻,帶來的雖是新型的體驗方式,但幾乎沒有互動;AR 技術有一定的互動,但也僅限于幾個簡單固定的動作,互動不夠。
四是沒有真正實現(xiàn)沉浸式體驗。目前在VR 技術動作體驗包括蹲、躲避甚至是攀爬等動作,而這些目前來看還無法給使用者帶來真正的沉浸式體驗,要實現(xiàn)電影中《頭號玩家》中那種沉浸式體驗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當然這與目前VR 技術軟硬件方面存在的問題息息相關。
五是沒有針對受眾個性化服務。當前VR/AR 技術在科普領域的應用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已有的應用較少且比較簡單,更沒有針對不同受眾、個性化的內容和服務,未來隨著VR/AR 技術普及,應進一步關注科普的受眾群體,了解他們的需求進行針對化的設計,滿足觀者的不同需求。
總體來看,包括VR/AR 技術在內的新型數(shù)字化氣象科普產品起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但由于技術本身的發(fā)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后續(xù)缺少創(chuàng)新性的數(shù)字化內容更新,(氣象)科普游戲的開發(fā)力度不足、制作水平不高,且技術與內容的融合不夠等問題,VR/AR 技術在(氣象)科普產品的應用相對還較少,未來仍有很大發(fā)展空間。
雖然當前VR/AR 技術還存在軟硬件等各方面的問題,但是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各方面的相互推動,VR/AR 技術將走入尋常百姓家,并引領(氣象)科普領域的變革。為進一步促進VR/AR 技術在(氣象)科普中的應用,更好促進(氣象)科普事業(yè)的發(fā)展,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導:
一是鼓勵支持氣象科普資源的創(chuàng)新。通過職稱評定向科普傾斜、獎勵科技成果轉化、增設各類獎項等方式,鼓勵和支持氣象科技工作者、藝術家、程序員、大眾傳媒等各方力量參與到氣象資源科普創(chuàng)作工作中,并充分利用VR/AR 技術實現(xiàn)最新科普資源的轉化。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自媒體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可以加強與一些知名科普自媒體人的合作,進一步推廣VR/AR 技術在科普中的應用。
二是加強氣象科普資源的共享。搭建氣象科普資源共享平臺,建立各方對氣象科普資源尤其是VR/AR 資源相互提供便利利用的機制,實現(xiàn)氣象科普資源的共享利用,充分利用氣象科普資源的現(xiàn)有成果,不斷加強交流與合作,實現(xiàn)VR/AR 技術在氣象科普領域的不斷創(chuàng)新。
三是支持VR/AR 產業(yè)技術和內容的發(fā)展。從產業(yè)、稅收政策等方面進一步鼓勵支持相關技術的發(fā)展,解決技術層面存在的問題,同時推動VR 技術的普及。另一方面,加大對優(yōu)秀VR/AR 內容的支持力度,依靠各級政府的支持,鼓勵更多的人去拍攝、制作科學普及的影片和游戲,不斷更新科普片源,使民眾切實體會到科普的魅力和作用。
四是進一步增強VR/AR 技術的交互性和吸引力。目前,在(氣象)科普領域已有的VR 技術,更多的是視頻內容,由于游戲天然的交互性和用戶粘性,建議進一步加大VR/VR 游戲的開發(fā)力度,如將已有的《穿越臺風》VR 視頻完善成為一款VR 游戲,同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采用不同游戲方式和內容吸引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用戶,進一步提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