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浩
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有一次提起安徒生,她說:“和很多人一樣,安徒生寫這個世界如何殘酷,人的命運苦痛不堪;和很多人不一樣,他寫給孩子看?!痹谶@些殘酷和苦痛不堪中,就有小美人魚的身影。和很多人一樣,安徒生寫美人魚和人類的相遇;和很多人不一樣,他讓美人魚從謎一樣的海水中走出來,向著大地還有天空。
在《海的女兒》之前,安徒生曾經(jīng)寫過一個關(guān)于人魚的詩劇《安妮特和人魚男子》,改編自一個在歐洲許多地方流傳的古老故事,說的是一個名叫安妮特的婦女遇見一個人魚男子,并隨他一起來到海底,幸福地生活了八年,生了七個孩子。有一天,她坐著哄最小的孩子入睡,聽到地面上傳來教堂的鐘聲,思鄉(xiāng)之心遂難以收拾,便離開了丈夫和孩子,回到了人間,皈依教會和上帝,但她最后仍渴望重返深海,并死在通往大海的巖石中間。
即便在今天看來,這個劇作也是失敗的,雖然安徒生對此傾注了大量心血。造成失敗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年輕的安徒生此時還沒有從古希臘以來的海妖故事傳統(tǒng)中找到獨屬于他自己的東西。在荷馬和柏拉圖的著作中,海妖意味著絕對的美和知識,她們幫助凡人走進永恒美的國度,代價則是死亡;在中世紀,海妖則更多意味著財富和肉欲的誘惑,同樣是致人死命的;而到了文藝復(fù)興之后,無論是但丁、彼特拉克,還是海涅的《洛蕾萊》,以及福凱的《烏迪娜》,海妖的形象雖然已經(jīng)健康清新不少,有時也會化身為繆斯,但總之,海中生物和她們現(xiàn)身的大海一起,依舊代表著對人類來說最致命的誘惑,這也是過往海妖敘事傳統(tǒng)的基本主題。
《安妮特和人魚男子》沒有從這個基本主題中擺脫出來,但幾年之后,當二十九歲的安徒生從芭蕾舞演員、歌唱家以及詩人的迷夢中醒來,開始為孩子們撰寫童話,當他試著以小孩子的眼光重新審視人魚的傳說,一切旋即都變了。
小美人魚故事的主題不再是誘惑與死亡,而是愛和永恒。對小美人魚而言,愛意味著雙重的幸福或者雙重的不幸,獲得愛,同時就可以擁有不滅的靈魂,而失去愛,同時也意味著立刻化作泡沫。但究竟什么是愛?愛僅僅是向外如索取金蘋果般索取的一份承諾嗎?不,那樣的愛同誘惑并無兩樣。
在那個十五歲的貞潔又柔弱的小女孩那里,愛是每天游很遠的路去看一個人,愛是行走于尖刃;愛是有勇氣放棄最美好的自己,是忽然就不會說話了;愛是將鋒利的匕首扔進大海,等待毀滅的那一刻。
對安徒生而言,愛就是穿越不幸,是一種純?nèi)粚偌旱男袆?。小美人魚最后被天空的女兒接走,所謂不滅的靈魂抑或永恒,可以依靠高于自身的外在力量來獲得;但同時竟然也可以通過自身愛的行為來爭取到,這才是哲學(xué),也正是小美人魚超越之前所有海中生物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晚年的安徒生才能那樣自信地講到,小美人魚純粹出自他自己的創(chuàng)造。
好些年前,曾經(jīng)有一個女孩子非常迷戀小美人魚的故事,并輕輕地講給我聽。她對我說:希望有一天,可以一起去哥本哈根并肩看小美人魚。很多年過去了,我沒有再見過她。直到有一天,哥本哈根的那尊小美人魚雕塑來到我居住的城市,讓我恍然,當年那個女孩,在去愛的那一刻,是多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