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 黃 博
編者按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和4G網絡的迅速發(fā)展,短視頻App和社交軟件走進千家萬戶,短視頻在人們的溝通交流和文化娛樂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受此影響,電視新聞傳播的格局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短視頻+”模式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本文將以抖音為例,闡述短視頻App對電視新聞的重大影響,并深度探討電視新聞如何在短視頻的洪流中尋找出路。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如今,“短視頻+”正在掀起一場風暴?!岸桃曨l+社交”“短視頻+電商”“短視頻+知識問答”“短視頻+招聘”……各種模式讓人應接不暇。由此可見,從數量上來講,讀者和觀眾,很大一部分確實在“短視頻”里。那“短視頻+電視新聞”又等于什么呢?短視頻和電視新聞之間的關系,到底是“深度融合”還是“基因排斥”呢?
1.深度融合性
一是“視頻化”。電視是以圖像和聲音配合從而呈現信息,電視的“視”和短視頻的“視”,是同一個“視”,這就讓二者之間的融合成為可能,和報紙以及網站相比,電視新聞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
二是“直播化”。微博微信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短視頻時代,“人人都有直播間”。如今,無論是社交平臺還是短視頻App,直播都是一項重要的內容,而且直播門檻被無限降低,以抖音為例,只要粉絲量超過兩千,用戶就可以開通直播。所以,直播不再是電視臺和大型網站的專利,萬物正在智慧相聯。因此,借助短視頻平臺的春風,電視新聞的直播存在二次開花結果的可能。
2.基因排斥性
雖然在“視頻化”和“直播化”方面,電視新聞和短視頻之間存在很多共通之處,可是在傳播渠道和內容創(chuàng)建方面,兩者之間還存在著天然的排斥和矛盾。
一是短視頻的“移動化”和電視新聞的“固定化”。從傳播角度來考慮,短視頻是互聯網土生土長的產品,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化”傳播是核心途徑,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點開視頻,獲取信息;電視新聞則是廣播電視系列產品,以電視臺為大本營的“固定化”傳播是核心途徑,觀眾只能“限時限地”來收看。
二是內容創(chuàng)建方式和推介方式的根本不同。短視頻平臺上,每個用戶都在創(chuàng)建內容,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后臺在進行算法推介;對電視新聞而言,記者編輯在創(chuàng)建內容,頻道在進行自我推介;前者在隨機推介,后者在定向推介。
三是重視“反饋”與重視“交流”。電視新聞的宣傳效果通常需要收視率和反饋兩個指標來衡量,短視頻的影響則是靠點擊量和評論量來衡量,前者重視社會反響,后者重視評論交流。
從2015年開始,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微博微信”幾乎成了所有電視新聞欄目的標配,因為物力財力的局限性,只有部分新聞欄目開通運營了客戶端。遺憾的是,受粉絲分流以及內容、時效和互動等方面的影響,“雙微”的傳播力和引導力逐漸在下降。
2016年9月,抖音短視頻App上線,經過近兩年來的迅速發(fā)展,目前已經成為用戶規(guī)模最大的短視頻平臺App。根據《2018年抖音大數據報告》的內容,截至2018年12月,抖音在國內日活躍用戶突破2.5億,月活躍的用戶突破5個億。截至2018年12月,前后一共有1344個新聞媒體號入駐抖音,發(fā)布的短視頻個數超過15.2萬,累計點贊量超過26億。
近年來,以《央視新聞》為代表的電視新聞媒體紛紛進駐抖音,并在一些新聞報道中獲得了巨大的點擊量和點贊量。
比如政論類報道,“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fā)表主旨演講”、“習近平:祖國必須統(tǒng)一、也必然統(tǒng)一?!陡媾_灣同胞書》發(fā)表40周年紀念會上一席話”“好消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50%納入報銷,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總理的話,暖心,給力!”,這些報道在當時第一時間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傳達給受眾,言簡意賅,時效性強。
再比如社會熱點事件的報道,“奔馳女坐引擎蓋維權事件”“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案”“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等,短視頻報道第一時間澄清謬誤、擊破謠言,讓觀眾了解真相,媒體號的權威性得到了強化。
仍以抖音為例,盡管《央視新聞》等欄目搶占先機,在傳播力和引導力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但不得不承認,大多數省市級電視新聞欄目在短視頻傳播方面,還是比較滯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粉絲嚴重分流,部分欄目意識不強,起步較晚
縱觀幾家短視頻App的粉絲量,我們不難發(fā)現,受級別、地域以及欄目人員等因素的影響,在媒體號粉絲量的分布上,呈現“幾家獨大”的局面。如果說“關注度就是影響力”,那么在一定程度上,粉絲量決定著點擊量和點贊量。另外,受傳統(tǒng)思路影響,部分電視新聞欄目在短視頻端發(fā)力較慢,起步較晚,從而喪失了先機。
2.內容平庸問題
對于電視新聞來說,好的內容,永遠是核心競爭力。在粉絲量上,部分省市級電視新聞欄目,本來就處于劣勢。可惜的是,部分欄目沒有重視優(yōu)質內容的生產,導致惡性循環(huán),從而在短視頻App上被快速邊緣化。
3.記者敏感性不強,難以充當“多面手”的角色
在電視新聞欄目發(fā)展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作用,面對紛繁復雜的局面,新聞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網絡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部分欄目的記者編輯并沒有適應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反而是因循守舊、思維僵化。一方面,互聯網帶來的新技術,難以掌握;另一方面,處在體制內,守著虛無縹緲的優(yōu)越感。短視頻時代,新聞記者要有超強的敏感性、超快的反應能力、超一流的綜合技能,從而提升新聞傳播力。
4.泛娛樂化問題
短視頻的飛速發(fā)展,迎合了人們對新鮮事物的心理需求,在傳播過程中,為了點擊量和流量,不少視頻制作者無所不用其極,采用“抖機靈”的方式,博取點擊量??鋸埢⒎簥蕵坊膬A向,讓不少短視頻平臺成了受眾消遣娛樂的場所。一方面,內容的嚴肅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新聞的傳播力也大打折扣。
5.深度性的表達難題
短視頻,“短”是一個重要特征。這也讓一些深刻內容的表達,成為難題。試想一下,如果讓記者通過短視頻的方式來報道焦裕祿、報道紅旗渠,那效果又會怎么樣呢?所以,短視頻有一個天生的短板,那就是缺乏深刻性、哲理性、思辨性等內容的表達。
1.從重視“覆蓋”到重視“圈粉”
過去,電視民生新聞欄目一直在嘗試增強覆蓋率,從而解決“新聞可以到達觀眾”的問題。沒有了覆蓋,就沒有了傳播,更談不上社會效果;但是,短視頻背景下,電視新聞除了要重視覆蓋之外,還要注重和短視頻平臺的合作,以及媒體號粉絲團的建設。關注度就是影響力,以抖音為例,“幾家獨大”的格局仍沒有改變,想做出影響力,圈粉工作不可或缺。
2.爆款內容仍然是核心競爭力
“爆款”“圈粉”“傳播”,三者之間,不僅存在因果關系,而且相互影響。但需要明確的是,圈粉靠的不是欺詐性的套路,而是不斷生產打造的“爆款”內容。爆款內容是媒體號的根本,是核心競爭力,因為爆款內容可以自帶流量,可以增強傳播力和引導力。
3.發(fā)揮政黨資源優(yōu)勢,發(fā)揮權威性優(yōu)勢
電視新聞和網絡信息相比有著天然的政黨資源優(yōu)勢,在政治新聞報道中,往往可以獲得到達現場的通行證,這是很多網絡記者,也是廣大短視頻用戶不具備的。因此,電視新聞的記者要揚長避短,發(fā)揮天然的權威性優(yōu)勢。
4.短視頻背景下電視新聞欄目要當好“意見領袖”
如今,短視頻呈現海量性,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新聞會經常遇到。如何解決好立場問題,是電視新聞欄目擴大影響力的關鍵性因素之一。要當好“意見領袖”,新聞人首先要遵從黨性原則,然后從“天理、國法、人情”三個方面冷靜分析事情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了解其利害關系,找到處理事情的最佳途徑。
5.短視頻背景下電視新聞人要成為四種人才
短視頻背景下,大小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此,電視新聞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電視新聞人的競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記者必須成為四種人才。
復合型人才。短視頻背景下,記者、攝像、編輯的分工,已經不再那么明確。為了適應短視頻的發(fā)布,記者必須練成多面手,必須培養(yǎng)現場演說、即興表達的能力。所以,電視新聞人首先要成為復合型人才。
全媒型人才。除了電視新聞表達,電視新聞人還要適應全媒體傳播。電視新聞如何采編?微信、微博鏈接如何做?短視頻如何截取剪輯?電視新聞人也必須成為全媒型人才。
專家型人才。電視新聞記者也好,主持人也好,需要培養(yǎng)某一領域的專業(yè)能力。比較典型的,以《南方談交通》為例,主持人成了某一領域的權威專家,欄目的影響力自然要提升。
工匠型人才。短視頻背景下,受眾除了對信息的需求之外,還有對精致美感的需求。如果要生產高質量的精美短視頻,電視新聞人也必須精通各種電視編輯軟件、手機編輯軟件,打破技術壁壘,從而在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
短視頻的飛速發(fā)展,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電視新聞傳播的格局,大屏小屏共同發(fā)展的要求已經勢不可當。電視新聞人應該主動適應新形勢,擁抱新技術,嘗試新思路;運用互聯網思,、探討研究短視頻的傳播規(guī)律,從而讓短視頻成為電視新聞傳播的利器。
專家視點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
隨著5G的到來,整個社會更將進入一個無視頻不新聞的“讀屏時代”。AR、人臉識別、動作捕捉等新視頻技術應用,將會助力短視頻行業(yè)的空前發(fā)展,而借助5G帶來的萬物互聯,將會使短視頻與更多應用場景融合到一起,短視頻產業(yè)的邊界也將被重構、融合。
@人民網人民視頻總經理陳星星:
以秒計算短視頻并不是要去降低世界的復雜性和多元性,依然要強調內容為王,強調創(chuàng)意,強調短視頻的思想性。不僅僅是直觀展現,而是要下功夫讓受眾和世界產生連接。無論在哪一個年代,無論媒介形態(tài)如何變遷,無論表達形態(tài)如何迭代,人類核心訴求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表達、參與、溝通、記錄時代。
@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yè)投資基金創(chuàng)始人鄧亞萍:
短視頻一方面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展示體育項目瞬間的爆發(fā)力和沖擊力,另一方面可以將現場瞬間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網絡時代,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媒體,用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記錄隨時拍攝,進行分享。
@愛奇藝高級技術總監(jiān)邢常亮:
河南有很多資源優(yōu)勢,如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特色農產品等,只要找到和短視頻的有效結合點,就能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
@新浪微博媒體事業(yè)部總經理于琪:
微博上的媒體藍V日均視頻播放量7.4億,而地方媒體在視頻播放量上的成長率已經大于央媒,這在傳播平臺是極其難得的一個成長數據,說明視頻為整個媒體領域,尤其為地方媒體帶來了更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