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丹
(遼寧省丹東市六緯路小學 遼寧 丹東 118000)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的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發(fā)展,合作探索的新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頒布以后,小組合作進入了我們的課堂,但是很多小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而且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的學生刷的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于合作學習的真諦。我覺得有效的小組合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教師對全班同學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想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每個組的人數(shù)最好在4-6人,因為合作的時間有限,人數(shù)太多還沒等每個組員都發(fā)表意見,時間就到了。還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一名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與分工,一名記錄員負責整理本組討論或合作的成果一名操作員,負責具體的操作,一名匯報員,將本組的合作情況進行匯報,成員的分工要定期進行更換。另外,小組長在安排發(fā)言順序的時候應該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當一人發(fā)言時,其他成員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后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之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給不愛動腦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幫助的。
在小組合作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拿著問題任意討論交流,而自己在各個小組之間來回溜達,當學生在交流中遇到困難或疑惑時,教師要以合作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適時的對學生的合作交流予以引導,提出值得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另外,教師在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要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在指導全班學生共同完成對新知識的總結、提煉與運用時,教師的角色更多是一個“穿針引線”者。
小組合作學習不應該成為一種形式,而應該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一種方式。合理的安排小組合作可以幫助我們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所以我們在備課時設計小組合作的時候應該選擇恰當?shù)臅r機。
4.1 合作學習應選擇在個人無法完成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發(fā)合作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4.2 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探索有困難時。由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jīng)驗是有限的,所以在他們學習新知識,學習新能力時,往往會遇到困難。
4.3 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意見不統(tǒng)一時?,F(xiàn)在的學生爭強好勝,有一定的競爭欲望,渴望自己的觀點被肯定,但又不善于闡述自己的觀點,一旦有不同意見,浮于表面的爭論較多,說服力不夠。
4.4 合作時機應選擇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開放性問題解題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去思考,必須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
不知道各位老師的課堂上有沒有這樣的學生,每次小組合作,他都是最不合群的一個,不會和小組同學交流,也不善于合作,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更缺乏從事合作學習所必須的有效技能,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的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種能力:
5.1 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點。
5.2 學會討論問題。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后,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要討論。這就需要教師在關鍵處予以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5.3 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
5.4 增強成員的集體榮譽感。
5.5 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在小組合作討論問題的時候,組員間意見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爭議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大多采取的都是爭吵,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爭論是為了達成共識,更好的解決問題,目標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組利益為重,爭論時對事不對人,要始終保持團結。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力求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