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霞
(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zhèn)八橋初級中學 江蘇 高郵 2256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初中音樂教學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尤其是其將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也列到標準之中,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至關重要性。因此,在日常初中音樂教學之中教師有必要對個性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個性教學的意義,進而在以后的音樂學習中能夠找到學習的樂趣,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和水平。
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形式,教學過程自然離不開語言表達等,而音樂教學本身與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相對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開展一系列的個性教學,如范唱、指揮等過程中都應該力求使自己的音調、音容笑貌、舉止形態(tài)等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有些教師個人魅力比較強,極易將音樂魅力也融入到教學全過程之中,熱情、主動,富有情感的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情感體驗。例如《我和你》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先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一背景進行導入,先讓學生理解和體會歌曲中的“我”和“你”表達了什么意思。接著播放這一首歌曲,讓學生再次聆聽這一歌曲,并讓他們跟伴奏演唱歌曲,力爭演唱出歌曲中所蘊含的含義。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不同組合的演唱,這樣通過一個小的活動,讓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去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個性,能夠在音樂課堂上有施展的空間。利用一些個性化的教學使得音樂教學能夠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終促進他們的和諧發(fā)展。
要想使個性化教學更加深入人心、貼近學生的實際,教師就必須在掌握大量科學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操作方式。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讓自己的教學風格能夠更加適宜學生的發(fā)展,最終完成自我發(fā)展和超越,最終形成高尚、有價值的教學風格。例如《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一課中,教師在課堂上首先就可以介紹一下信天游、山歌、號子等音樂基礎知識,讓學生通過欣賞這首歌曲感知到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的民歌作品。接著進行這首歌曲的賞析。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這首歌曲有更加鮮明的識別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即興創(chuàng)編“號子”,模仿勞動號子的形式進行情境創(chuàng)編,最終通過斟酌和修改能夠用“一領眾和”的方式演繹出來。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即興表演加深對歌曲的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適時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專長,如唱歌、彈琴等。初中生本身處于好奇心和知識貧乏的階段,只有有個性、有特點的教學才能夠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生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有計劃地知識傳授和展示,讓學生能夠最終學有所得。
初中音樂課堂本身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音樂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打動學生的情感,從而讓他們能夠愉快地接受教育。而每一個學生有著天然的差異性,有權利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去理解、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從而享受音樂的樂趣,最終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之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就應該將學生的普遍性和發(fā)展個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出生動、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空間。例如《大海啊,故鄉(xiāng)》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大海進行導入,引導學生去欣賞這首歌曲,同時感受歌曲中力度和情緒的變化。接著教師可以邀請部分學生唱一唱這首歌曲,利用這樣一個小活動,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當課堂氣氛活躍了之后,學生的情緒也達到了高潮,也敢于在全體同學面前表現(xiàn)自己,這對于他們的音樂學習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同時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個性的教學理念,也能夠引導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個性化音樂學習之路,對于促進他們的個性完善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樣整個音樂課堂實施也更加具有內涵性和可操作性。
教學的個性化才能促進學習的個性化,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才能讓音樂變得更有意義,音樂的學習變得更有感覺。在初中音樂個性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個性教學、個性研究、個性理念等各個方面入手挖掘學生潛在的個性,使學生能夠在音樂、大腦、身體之間建立起關系,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樂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個性化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