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紹偉
(山東省惠民縣第一中學 山東 惠民 251700)
如今,有一部分學生公德意識淡薄,缺乏誠信,價值觀比較模糊,自我意識比較強烈。是什么因素造成中學生存在以上德育問題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1 家庭因素。首先,一些家長的文化素質比較低,疏于對子女進行思想教育。有的放任自流,聽之任之;有的管得太死,動不動就惡語相加,棍棒伺候。第二,有些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有的說話趣味低級,有的自私自利,有的沉溺于賭博。這樣的環(huán)境無形中給子女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第三,部分學生的父親或母親,甚至父母同時外出打工,將子女托付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親戚朋友照管。由于各種原因,疏于管理,加上學生自身的控制能力不強,因此,染上許多不良習氣,走上歧路。第四,還有些學生家庭不完整,或缺爹少媽,或爹媽俱無,造成子女心理不健康。
1.2 社會因素。紛繁復雜的社會對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和影響力,社會的負面因素也必將對學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首先,電視和錄像,特別是電視和錄像中的暴力,色情鏡頭,對學生的影響特別大,學生一旦受到其毒害,便想當“老大”,拉幫結派,打架斗毆。其次,電子游戲和上網(wǎng)對學生也充滿誘惑,學生一旦沉溺其中,必將消耗錢財,消磨意志,造成嚴重的后果。第三,學生接觸的各種人物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聽信“讀書無用”“讀書不如出去打工”的蠱惑,從而厭學,棄學。
1.3 學校因素。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理當擔任起育人的主要責任,理應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但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德育工作成了領導的事,政工一條線之事,班主任之事。學校德育工作勢單力薄此其一。其二,教師在德育教學中不注意策略,不講究方法,缺乏藝術,簡單說教,導致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1 利用課本教材,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質。高中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質兼美、意韻深遠的,對于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世界、形成優(yōu)秀的品格和高尚的品質有極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授語文知識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感受,讓他們認識到文章中所蘊含的真實情感,進而促使他們能夠“感同身受”,并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
例如在教授學生高中必修2《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之后,我讓學生收集歷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人物資料,以及這些人物的心路歷程,并通過查閱他們的事跡或者傾聽他們的視頻講演等方式分析他們身上具有的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并以他們身上的優(yōu)良品格和優(yōu)秀品質為側重點寫一個簡單的人物傳記,以此來促進學生對于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理解,讓他們在這些優(yōu)秀人物事跡的熏陶下,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態(tài)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2.2 利用課外教材,提升學生道德和修養(yǎng)。課外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讓學生了解歷史和時事,提升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還能讓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世界,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提升他們的道德水平。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群文閱讀或者聯(lián)想閱讀等方法,為學生提供同一類型的文本,在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提升他們道德修養(yǎng)。
例如在教授完學生班固的《蘇武傳》之后,我又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如《張衡傳》這樣類似人物傳記的文章,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優(yōu)秀的文章,了解這些優(yōu)秀歷史人物身上共有的優(yōu)點,并將他們梳理出來,進行分析和總結,進而在研究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促進良好道德的形成。
2.3 利用作文寫作,促進積極心態(tài)的形成。寫作是高中語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活的關注以及幫助他們形成品味生活、積極生活的生活態(tài)度。所以,教師在作文寫作中,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研究其內在的含義,汲取其中的正能量,激發(fā)自身真實的情感,促進道德水平和良好心態(tài)的形成。
例如,有一次學生在班上講了這樣一件事:一輛公交車上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夫婦顫巍巍上了車,整個車廂上的人都無動于衷,似乎都沒有看到,于是這位同學在暗自腹誹的同時,打算起身為他們讓座,看到他的意圖,老人急忙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不用他讓座,并為他解釋了不用為他讓座的原因,因為老人只坐兩站地,車上的人都是熟客,都知道這個情況,因此,在數(shù)次讓座被拒絕之后,大家就默許了這樣的做法……這樣積極向上的故事,不僅能夠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還能在不自覺中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促進他們積極生活心態(tài)的形成。
總而言之,要想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一定要在課內外教學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到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