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曉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xué)家陳原先生曾說過:“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詞匯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會思想和生活的變化。作為人們表達的基礎(chǔ),詞匯載錄著一個民族豐富的文化信息,直接或間接地映射它所積淀的獨特的文化蘊涵(陳原,1980)?!痹谟h詞匯的對比研究中,語義對等的詞匯并不鮮見,這使得英漢兩種語言互譯后,分別為以英語和漢語為母語的讀者大體都能理解對方的語言所傳達的含義。然而,由于自然環(huán)境、思維模式和風(fēng)俗習(xí)慣等不同而導(dǎo)致的文化差異,英漢兩種語言中也存在著大量語義不對等的詞匯,這就增加了翻譯的難度。因此,英漢詞匯語義對比與翻譯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意義是什么?千百年來,語言學(xué)家們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出現(xiàn)了人類、出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需要、出現(xiàn)了用于交流的語言符號之后,才有了所謂的意義。瑞士語言學(xué)家索緒爾將意指作用中用以表示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語言符號稱為能指,而把語言符號所表示的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稱為所指,所指也就是意指作用所要表達的意義。這說明,用來指意的東西(符號)和符號所指的東西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它們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詞匯是一套系統(tǒng)的符號,是符號蘊含的意義(語義)的載體。
19世紀(jì),歐洲的比較學(xué)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種語言,發(fā)現(xiàn)有些語言的某些語音、詞匯、語法規(guī)則之間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和相似之處。后人在其研究發(fā)現(xiàn)的基礎(chǔ)上,將目前世界上存在的語言劃分為九大語系。其中,英語屬于印歐語系,而漢語屬于漢藏語系(源自http://baike.baidu.com/item/語系)。這說明,英漢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用不同的語言符號表意,在語言特征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英漢詞匯語義對比層面上,經(jīng)過歸納總結(jié),發(fā)現(xiàn)主要有以下四種現(xiàn)象:一英多漢、一漢多英、有英無漢、有漢無英。
在英語中,一個單詞可以對應(yīng)多種漢語意思,現(xiàn)在往往稱之為語言現(xiàn)象中的一詞多義。例如,英語中的cousion一詞,可以譯成漢語中的表兄(弟)、堂兄(弟)、表姐(妹)、堂姐(妹)等八種稱呼。在日常問候中稱呼對方時,如:“你好,表哥”,如果譯成“Hello,my male-cousion-on-maternal-or-paternal-aunt’s-side-elder-than-myself”,雖然將“表哥”這一身份解釋得十分清晰,但是太過冗長和繁瑣,不符合交際的場合,因此只要譯成“Hello,cousin”,利用“cousin”一詞包括“表哥”這一含義傳達出問候之意即可。再如,lift是英語中一個極為簡短常見的單詞。根據(jù)《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釋義,lift僅僅作為動詞(lift還有另一個詞性,即名詞),就有“抬起,舉起”、“(情緒,心境)變好,變得高興起來”、“解除(法律限制或決定,禁令)”、“剽竊(他人作品或想法)”等19種含義。由此可見,一英多漢的例子不勝枚舉。
漢語中有許多一個詞語對應(yīng)多種英語表達的現(xiàn)象,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人們老生常談的關(guān)于“意思”的笑話。據(jù)說一個外國人苦學(xué)漢語十年,到中國參加漢語考試,試題如下:
請解釋下文中每個“意思”的含義。
張三給領(lǐng)導(dǎo)送紅包時,兩人的對話頗有意思(interesting)。
領(lǐng)導(dǎo):“你這是什么意思?(what do you mean by…)”
張三:“意思意思(an expression of good will)。”
領(lǐng)導(dǎo):“你這就不夠意思了(have no need to do so)?!?/p>
張三:“小意思,小意思(nothing but a gift)?!?/p>
領(lǐng)導(dǎo):“你這人真有意思(a funny guy)。”
張三:“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have no other intention)。”
領(lǐng)導(dǎo):“那我就不好意思了(take it by your favour,thanks)?!?/p>
張三:“是我不好意思(It’s me that should say thanks)。”
最終,這位外國人淚流滿面,交白卷回國了。
雖然這只是一個笑話,但是卻反映出了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即漢語中的確有很多詞匯,由于語境的不同,在翻譯時對應(yīng)著英語中不同的表達。比如,漢語中“提高”一詞,在英語中就有“enhance”、“boost”、“increase”、“advance”、“improve”等多個單詞能表達相同的語義,然而具體運用哪一個單詞,則要視具體的搭配而定。
文化差異是指人們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形成的語言、知識、信仰、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道德、風(fēng)俗習(xí)慣等方面的不同(于建平,2000)。正是因為文化差異,英漢兩種語言中在表意時存在諸多不同和不對等。語言中的詞匯空缺是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即目的語的詞匯語義與源語中的詞匯語義不等值,或源語中的詞匯在目的語中無對應(yīng)詞。有英無漢以及下文論述的有漢無英都是詞匯空缺的表現(xiàn)。
Once in a blue moon一詞在英語中有一個典故。1883年,印尼克拉卡托火山爆發(fā),火山灰騰入高空,有一段時間竟使月光泛藍(lán)色,這種自然災(zāi)害造成的影響十分罕見,因此該詞表示“千載難逢”、“難得出現(xiàn)的情況”。Adam’s apple一詞背后則蘊含著另一個典故。據(jù)《圣經(jīng)》記載,上帝造人之初,亞當(dāng)(Adam)和夏娃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伊甸園里。園中有一棵樹,結(jié)著許多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實。上帝告誡二人不要偷吃果實,但是他們聽信了蛇的讒言,抵擋不住誘惑,偷吃了禁果,這種禁果就是蘋果(apple)。在被上帝發(fā)現(xiàn)后,亞當(dāng)驚慌失措地將其中一個蘋果核卡在了喉嚨里,留下了一個疙瘩。作為懲罰,上帝讓這個蘋果核永遠(yuǎn)地留在了他的喉嚨中,成為男人的喉結(jié)。因此該詞在英語中就表示“喉結(jié)”。如果不了解背后的典故,那么對于漢語讀者看到這些語義,可能會摸不著頭腦。
漢語中同樣存在很多詞匯,在英語中找不到語義對等體,如“吃香”、“陰陽”、“紅眼病”、“氣管炎(妻管嚴(yán))”、“紅白喜事”、“二十四節(jié)氣”等等。通常,詞匯可分為普通詞匯和文化負(fù)載詞。文化負(fù)載詞是標(biāo)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xí)語,在語言系統(tǒng)中,最能體現(xiàn)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的社會生活(廖七一,2000)。由于文化負(fù)載詞的存在,英漢兩種語言中詞匯空缺現(xiàn)象更加突出,加大了翻譯的難度。
根據(jù)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的翻譯概念:“翻譯就是接受語言復(fù)制出與源語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體——首先是就意義而言,其次是就其風(fēng)格而言(Nida,1982)”。因此,英漢互譯并不是簡單的字面對應(yīng)。在英漢詞匯翻譯中,譯者應(yīng)該在譯語慣用法和具體接受者能夠接受的限度之內(nèi),采用適當(dāng)?shù)淖兺ê脱a償手段,以爭取原文和譯文詞匯語義最大限度的等值。對于英漢詞匯,尤其是文化負(fù)載詞,可采用以下幾種翻譯策略。
盡管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英漢兩種語言也存在著諸多差異,英漢詞匯更是包含著各自語言中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但是在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由于自然生活條件基本相似,人們擁有同一個耐以生存的客觀世界,長期以來積累了共同的智慧和經(jīng)驗,因此形成了文化的重合。所以,對于語義吻合的詞匯,可采用直譯法。如“隔墻有耳(Walls have ears)”、“沉默是金(Silence is gold)”、“閱覽室(reading room)”等。
所謂替代法,就是使用一種語言中與另一種語言對應(yīng)的同義詞、近義詞(側(cè)重替代),或從另一個角度措辭(側(cè)重轉(zhuǎn)移)等多種形式來傳達源語中相似的語義。例如,在英語中,人們常用“kick the bucket(翹辮子;一命嗚呼)”形容人的離世。kick the bucket本義為“踢水桶”,這個詞語源自一個故事:古代英格蘭的屠夫殺豬時,用竹竿把豬吊起來,在豬的旁邊放一個桶,等到豬斷氣的時候,雙腳一蹬,就踢到了旁邊的桶。漢語中與之語義對應(yīng)的恰有“翹辮子”一詞,這個詞語背后同樣有一個故事:在中國清代時期,由于政策所致,男人也要留辮子頭,劊子手殺人時為方便砍頭要把辮子提起,因而翹辮子也就成為殺頭的同義詞,后來該詞便借指死亡。通過替代和轉(zhuǎn)移,英漢兩種語言利用各自文化中具有相同或相似語義的詞匯實現(xiàn)了語義的對等。
針對詞匯空缺現(xiàn)象,可以利用加注法,充分表達詞匯的語義。加注法分為音譯加注、直譯加注和意譯加注三種。
音譯加注是指音譯后附加解釋性注釋,注釋可長可短,可采用文中注釋,也可采用腳注,有時還可以二者合用,如pizza(披薩)、cartoon(卡通片)、Athena(雅典娜,古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等。
直譯加注是指直譯原文,并附加解釋性注釋的方法。例如:將“桃花源始建于晉,初興于唐,鼎盛于宋,大毀于元”譯為“Taohuanyuan(The Peach Colony)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266-420AD),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618-907AD),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960-1279AD),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1271-1368AD).”通過加注,讀者對每個朝代的時間段有了清楚的認(rèn)識,因而可以了解桃花源興衰的各個時期。
意譯加注的例子也有很多,如open sesame譯為“敲門磚,過難關(guān)的秘訣(注:《天方夜譚》中的《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說:一個山洞內(nèi)藏有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但洞門緊閉,必須用“芝麻開門”才能打開)”,在意譯后,通過這樣的注釋,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便可對原詞語的語義有所理解。
傅敬民先生曾在《翻譯研究的思維視角》一文中說過:“只有尋求差異才能找到翻譯的規(guī)律并更好地利用翻譯理論來指導(dǎo)翻譯實踐(傅敬民,2000)。”本文通過分析和對比英漢詞匯語義,總結(jié)出英漢詞匯之間的四種現(xiàn)象:一英多漢、一漢多英、有英無漢、有漢無英,并提出通過直譯法、替代轉(zhuǎn)移法和加注法解決英漢詞匯,尤其是文化負(fù)載詞的翻譯,這不僅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英漢兩種語言,也對翻譯中為尋求英漢詞匯的語義對等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