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開周
史書上說,朱熹有“足疾”,這病給朱熹添了麻煩,平時在家靜坐還好,一走路就痛入骨髓。那時醫(yī)學(xué)不發(fā)達(dá),朱熹也曾遍請名醫(yī)診治,但收效不佳。有一天,某道士給他做了針灸治療,他居然能下地行走了。朱熹扔掉拐杖,一張老臉樂開了花,當(dāng)下作詩一首,贈給道士作謝禮。詩曰:幾載相扶借瘦節(jié),一針還覺有奇功。出門放杖兒童笑,不是從前勃窣翁。
“瘦節(jié)”就是竹子做的拐杖,“勃窣”就是蹣跚前行。朱熹是說,前些年腳上長刺,走路得靠拐杖撐著,幸好來了某道士做針灸,才一個療程就能下地了,現(xiàn)在出門不用拄拐杖,渾身上下都有勁兒,孩子們見了都說:“哎呀!朱爺爺,您又年輕了10歲!”
可是沒多久,朱熹的“足疾”就又犯了,而且來勢兇猛,比沒針灸時還厲害。朱熹這才明白,那道士只治標(biāo)不治本,蒙一個是一個,純屬江湖騙子,于是趕緊讓人去找那位道士。
有人問朱熹:“您老人家是要找他算賬嗎?”
朱熹說:“我只是想把那首詩要回來,不然會有更多的患者上當(dā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