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墻撈面其實就是蒜面條,又叫撈面條、打面、過水面、炸醬面。之所以叫蒜面條是因為陽城人吃撈面離不開大蒜,沒有蒜汁就沒有蒜香,沒有蒜香就不算正宗蒜面條。不單是陽城人,好象是豫東包括豫南一些地方都是這種吃法。這種叫法,透著鄉(xiāng)情、透著安逸。而固墻撈面,則是陽城蒜面條中的紳士貴族。以它獨特魅力,把閃爍著平民飲食智慧的陽城蒜面條推向了極致,風靡了大江南北。
固墻史稱“互鄉(xiāng)”,是孔夫子游學經(jīng)此遇兩小兒辯日之地。說固墻撈面是陽城蒜面條中的紳士貴族,是因為細細追究起來,據(jù)說和當過中華民國第一位總統(tǒng)和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的袁世凱大有干系。袁世凱號稱“袁項城”,老家項城和固墻近在咫尺。1879年秋袁世凱返鄉(xiāng)居于陳州,第二次參加鄉(xiāng)試未中。一怒之下把詩文付之一炬,岔然說道:“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nèi)攘外,安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耶”!于是在淮、項、商一帶結(jié)交英維好漢、尋覓前朝勝跡。一日他打馬西來,到互鄉(xiāng)尋那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囤糧遺址,拜謁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征戰(zhàn)上馬之石。到了晌午頭,又渴又饑。忽見互鄉(xiāng)街東拐角處,三間茅屋,門楣上方掛一幌子,上書“互鄉(xiāng)撈面”四個大字。遂推門而進,見那面條白如玉、薄如紙,配上韭菜蛋花,澆上老醋蒜泥,真把老袁饞得流口水,一口氣連吃三海碗,直呼“得法”!“過癮”!
等到老袁發(fā)跡,新華門總統(tǒng)府邸、安陽洹上村隱居之地、項城老家行宮都有專門搟面條的固墻廚子。陽城鄉(xiāng)儒吳希賢曾隨老袁行走多年,寫有《袁公洹上見聞錄》。說“當是時也,袁公龍隱洹上。朝夕草笠木屐、輕舟垂釣;唯體胖恐熱,至酷暑或有不適,雖珍饈佳肴亦不進。若莼鱸之思,常食互鄉(xiāng)撈面、喜其涼冽滑潤、筋道利口矣”。文革期間,紅衛(wèi)兵破四舊、曾從陽城老街吳希賢老宅后人處搜出此作。據(jù)陽城文化館見過此物的老館長說,此作書于粉色仿明仁殿畫金如意云紋粉蠟箋上,箋為乾隆年間所制皇宮用紙,表面光滑、紙質(zhì)柔韌。一面為綠色描金鑲銀折花卉紋,花朵、枝葉雙勾描金,花蕊與葉脈描銀;另一面為灑金,兩面均可書寫作畫,此說應該不虛。可惜被付之一炬、了無蹤跡。若留到現(xiàn)在,吳氏所書拋開歷史文獻價值和書法文化價值不說,單是那仿明仁殿畫金如意云紋粉蠟箋紙就是不可多得的珍寶
價值定然不菲。
還有一個說法。據(jù)說和固墻相鄰的胡吉蔡莊有一劉姓男子,當年在袁世凱項城老家當廚師。其親戚有事找他、到袁家已是玉兔東升,天黑時分。劉大廚只好安排親戚住下。于是便把面案上已經(jīng)搟好準備第二天吃的面條攤開擺平,上覆一層干凈白布、布上面鋪上蒲席,放上被褥,且當床用。第二天客人起床,看見劉大廚收起被褥白布、卷起蒲席,才知道自己竟睡在面條上面。又見劉大廚抓起一把面條一抖,面條還是一根一根、互不粘連,十分驚訝。回家后把在袁家見聞說給了左鄰右舍,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劉大廚的面條神技不脛而走。遂有固墻徐屯村民許敏純、肖同及胡吉韓屯村民韓德才等慕名前往,拜師學藝。從那以后,固墻撈面發(fā)展迅猛、遍地開花,成了豫東乃至河南名吃。
傳說歸傳說,面條實實在在是手搟的才好吃,這固墻撈面好吃就好吃在手搟二字。而且面也有講究,要用陽城或豫東一帶小麥磨的面。陽城東接淮陽項城、西連漯河郾城;南鄰駐馬店、北到西華周口;沙穎河、汾河穿境而過。兩岸土地肥沃,除了沙河沿線之外,都是黑土窯子地。一場透墑雨過去,別提那個泥待人多親!你要一腳踩進泥窩,想拔出來要費好大勁兒。在這樣的土地上長出來的玉米、大豆,尤其是小麥,磨出來的面粉,真?zhèn)€是細白如玉、麥香襲人。用它做出來的面條,力道勁斗、外形光亮,內(nèi)質(zhì)堅韌、無與倫比。你想讓它沒嚼頭都不容易。
有外地客人吃固墻撈面,入口贊嘆之余,往住會問:“這面是不是加了食用膠或者是添加劑”?其實真的啥也沒有加,黑土窯子土地上長岀來的、韌勁大著哩。鄉(xiāng)間要說誰家媳婦巧,一看紡花織布、做鞋繡花,二看幹的面條好吃不好吃。若是這家的面條端上來,看著象嘴嚼嚼似的,不用問,這家女人肯定是個笨女人或笨媳婦子。
家常撈面,隨搟隨吃,沒有大的講究,頂多提前一會兒和面,和面時加個雞蛋清或一點堿面而已。而固墻撈面,講究做功、費時費力,沒有兩把刷子或者家傳是做不好的。
費時,是說想吃固墻撈面,起碼要提前半天準備。再講究的頭天晚上和面,和面時先在水里加少許鹽、堿面;待溶化后去其渣滓,倒入適度面粉、放入雞蛋清。面必須和得十分硬,用濕布包裹著置于盆中“醒”上幾個小時。費力,是說搟面前還要用一頭固定的扛子在面團上反復軋壓,以增強面團密度和韌性,然后才可動手搟面。搟面時必須用淀粉做醭、以小米淀粉最佳。這樣才能在搟面時候,無論怎么折疊、折疊多少層絕不會互相粘連。既是技巧活,也是掏力活,要把面搟的薄如紙、透如紗,不粘不連不爛,伸開能照人影。
切面時要寬窄一致、刀刀切透。下面條時,必須是大火,不管鍋大鍋小,水多水少,水燒開后一次只能下兩三碗,最好是一次下一碗。面條下鍋,火大到必須剎那間煮熟漂起,用筷子抄散,然后用笟籬撈入涼水盆里。面條必須現(xiàn)下現(xiàn)吃,在水里泡長了會失去筋道,離開水太久會沱成一團。若在三伏天酷熱難耐,想吃更涼的就多過幾遍涼水。小時候用“井拔涼水”,現(xiàn)在用自來水,講究的用涼白開。笊籬撈出瀝干水放入碗里,好的固墻撈面一碗一根,叫做富貴不斷頭兒。薄如蟬翼、透著亮兒,澆上臊子、蒜汁,再擱點芝麻醬、荊芥葉、黃瓜絲,那種舒坦、那種絕配,在下筆拙實在難以形容。不可言表、只能意會。
臊子又叫澆頭,陽城人多稱為“湯子”。這臊子分葷素兩種,葷的多用豬肉,要肥一點帶“肉白子”的。或切片或切絲,也可剁碎。備好蔥白、姜末、大蒜,花掓、大茴、醬油之類,熱油下鍋,炒出香味,再加時令蔬菜,或淸湯或勾芡皆宜。素的就簡單多了,茄丁、蕃茄、豆角、南瓜均可入饌。南瓜要選青的、嫩的、最好是剛落花現(xiàn)摘的。切成細絲、用醋一“溜”,爽脆無比。再不然就是“漂漂撈撈”、弄把鮮韭菜,洗凈切碎,待鍋里水花翻滾、先把三五個雞蛋攪勻入鍋,見金黃白嫩蛋花漂起,即將韭菜下鍋一燙即可,加入佐料、省時省力。
這蒜面條不但飽腹擋饑,還是一劑制瀉良藥。夏天吃生瓜梨棗容易冒肚(方言“拉肚子”),下一碗面不用過水,拌上蒜泥、不要臊子;蓋住捂一會兒即成“臭面”,趁熱熱乎乎時候三兩筷子吃下去,冒肚即止、比吃啥藥都靈驗哩。也難怪陽城人在外打拼,不管是打工仔還是老板大款、領導干部,甚至官至部級、貴為將軍,都好這一口兒?;氐疥柍牵秸浜N恫幌『?,固墻撈面是少不了的。
這些年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每去一個地方,只要時間允許,都會品嘗一下地方風味。北方人以面食為主,尤其是面食小吃。都說老北京炸醬面最好吃,前些日子在京,專門去前門小吃街吃了碗炸醬面,卻沒有吃出來“好”在那兒。一碟黑乎乎的炸醬、又粘又膩、其咸無比;倒到碗里,攪不開、拌不勺。倒是回來前一日晚上,兒子帶我去吃眉州東坡小吃店吃小龍蝦撈面,這撈面以辣入味,讓我大快朵頤。
第一次見識用小龍蝦做鹵。龍蝦紅的透亮、鮮辣四溢;看著就讓人食欲大增、饞涎欲滴。難得那鹵湯,不濁不澥、醇正適口,調(diào)羮妙手、堪稱一絶。歸來數(shù)日、猶思其味。忽然突發(fā)奇想,若是這固墻撈面,除了家常的吃法,再融入南北吃法,配上海鮮山珍,當另有一番風味。想著想著,啞然失笑,又推翻了自己。你想呀,這樣南北融合、混搭亂配,也就失去了鄉(xiāng)情鄉(xiāng)味
北方人喜吃面食,種類繁多、令吃貨嘆為觀止。有一年去西安我吃過陜西有名的油潑辣子面,妙就妙在油潑。油是菜籽油、大火燒的油昌煙、油熟了但不能馬上就潑辣子、此時油太熱太燙,潑出的辣椒面會焦糊發(fā)黑。滅了火,讓油在鐵鍋里稍微冷卻但又不能太涼、否則潑不出辣子香味,等油煙剛消、一手舀油潑在辣椒面上,一手攪拌;讓油澆透。最后往熱騰騰的辣椒面上滴幾滴香醋、涼醋熱油驟然相遇“呲啦”一聲爆響,辣味泛起、辣香醋香撲鼻而來,惹得我直咂巴著嘴流口水。
都說山西面食豐富,花樣之多竟達50多種。我曾因事在太原勾留半月之久。品嘗了大約不下十余種,能留在口齒間難以忘懷的也就是剪刀面和刀削面兩種。好則好矣,總覺不能和固墻撈面同日而語,這也許是美食地域不同、口味有異,只能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罷了。但是美食就是美食,絕不會浪得虛名而欺名盜世。
剪刀面因切面工具用剪刀而得名,又因呈魚形亦叫剪魚子。源于隋末,傳說太原公子李世民讀書習武、胸有大志。武士彠慕名拜訪,時值中午,李世民留他書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長孫氏來不及備飯,急切之中和面用剪刀細細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嘆曰:“紛亂當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當速剪”!李世民父子起兵晉陽,以“剪面”之勢攻取長安、一統(tǒng)江山。后來有感于藩鎮(zhèn)割據(jù),杜甫曾有詩“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句。一是說看了王宰作畫如剪裁風景,二是思太宗英武盼朝政統(tǒng)一。據(jù)說當年喬貴發(fā)走西口,常年不在家;其妻思念丈夫,每天中午吃剪刀面、取思念之情剪不斷、理還亂之意。我在太原桃園春餐館食之,玉手剪面、松薼烹湯,面柔且筋、鮮香無比,較固墻撈面別有一番滋味。
山西刀削面名揚四海,被譽為我國著名五大面食之一。內(nèi)虛、外筋、柔軟、滑膩。傳說蒙古韃靼入侵中原建立元朝后,為防漢人造反,規(guī)定十戶一把廚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面和好了,讓老漢去取刀、結(jié)果刀己被他人取走,只好返回。在出韃靼大門時腳被一個東西碰了一下,撿起一看是塊薄鐵皮,順手放進兜里。進家見鍋開的呼呼響,立等著用刀切面條呢。老漢急得團團轉(zhuǎn),忽然想起兜里鐵皮,取出來說“先用它將就著吧”!老婆婆嘟囔道“這鐵片又薄又軟,怎能切呢”?老漢氣乎乎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nèi),煮熟后撈到碗里、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經(jīng)過多年的總結(jié)創(chuàng)新演變成了“刀削面”。
兩年前和朋友一起在太原晉陽飯莊專門吃涼拌刀削面,感覺和固墻撈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和面時面和水比例是2:1,將面打成面橞再揉成面團,然后用濕布蒙住醒個把小時后揉勻、揉軟、揉光,揉成圓柱形就可以削了。看高手削面簡直是種享受,只見左手托著面塊,削時由右至左一刀接一刀向前削入沸水鍋中。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追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形白線。面落入湯鍋,湯滾面涌、又象銀魚戲水,好看的很。太原的朋友說,熟練廚師,每分鐘能削一百多刀,每條面葉長度恰好都是六寸。有順口溜為證、說是:“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有道是“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油潑面太辣,吃多了易上火兒;剪刀面、刀削面太厚、吃多了不好消化易“彎住食”。油潑面也好、剪刀面刀削面也罷,偶爾吃上幾回不賴,老包早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有句名言是“要吃還是家常飯,要穿還是粗布衣”。長吃總歸不如蒜面條子,尤其是不如固墻撈面吃著得勁!
說來說去,這蒜面條子就是陽城平常人家過日子的吃食,固墻撈面就是陽城人來客去用以款待的蒜面條極品。千百年來、人老幾輩都靠它養(yǎng)哩。陽城人沒有面條就不算飯,最艱難最困苦的日子,也離不開蒜面條子。沒有好面,就用紅薯面、猛拉風箱把鍋里水燒開冒著泡兒,然后用瓜擦子或漏勺把和好搦妥的紅薯面團,透過一個個窟窿眼下到鍋里,美其名曰“蛤蟆蝌蝌兒”。沒有菜沒有肉也不要緊,拿幾塊紅薯洗凈去皮用瓜擦子一刮,就是半鍋又白又細的紅薯絲,加點油鹽用醋一溜就是爽脆可口的臊子,正應了那“木有紅薯木法活”的俗語。出門在外,三天不吃面條急得喉嚨眼里伸手,一碗面條下去就找著了家的感覺。
三伏時節(jié),活重天熱。鋤完玉米鋤豆子,剔了芝麻苗兒鋤紅薯。鉆進莊稼棵里如進到蒸籠里,比桑那要熱十分。衣裳濕透、汗淌如雨。晌午干活回來,又累又餓。擦擦汗洗把臉,端著小盆一樣的大碗面條,澆上臊子、舀勺蒜泥。蹲在井沿坑邊、樹下碌碡上,低著頭吃得狼吞虎咽,兩三碗下肚、直打飽嗝。再來碗面湯、要的是原湯化原食。渾身上下都透著舒展,覺摸著過癮。小孩放學回來貪玩,吃飯時瞅不見人影子,過好大一陣子回來就喊餓,大人吼一聲:“飯在灶火哩”,就扛著鋤頭又下地去了。孩子進灶火拿碗先把面條撈滿,再掀開鍋蓋澆上臊子;一看蒜里蒜泥沒有了,就搬個板凳爬上去,從屋檐下墻上拽下頭大蒜,皮也不剝,嗑吧著把面條呼呼嚕嚕吃了下去。吃了飯嘴一抹,蹦蹦噠噠上學去。路上拉著手做游戲,唱的是:“篩蘿蘿、打糖糖,誰來了、俺姥娘,吃啥飯、幹蒜面,撲撲啦啦兩大碗”!
陽城男人身材魁梧、柔中帶剛;女人婀娜多姿、心底善良,全是面條吃出來的。陽城人血管里流淌著面條的柔性,充盈著面條的韌性,浸潤著面條的剛性。如若不信,你出陽城四門東西南北看看,有的是先賢故里、名人足跡。那個四世三公、一代裊雄的袁紹;那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高中狀元、官拜著作郎的姚曄;那個官至禮部郎中、龍圖閣學士的姚曄之子姚仲孫;那個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中國第一位農(nóng)民起義領袖陳勝;那個“南京到北京,商水一丘生”的中國第一部法典的制定者曹丘生;那個憑著誠信仁義起家、成就了“中原小故宮”的葉家人等,都是生于斯、長于斯,土生土長的陽城人。都是喝著沙潁河、汾河水,吃著陽城蒜面條長大的。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