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 組
在響水縣95歲的“中國好人”周仁甫老人家中,桌椅陳舊,看不到什么家電,廚房那口還未拆除的土灶上,一只小電飯鍋內粥還溫熱。因為主人的節(jié)儉,一切都簡樸至極。
打開一本過期的雜志,內頁粘貼著各種收條、憑證、發(fā)票56張,金額少則百元,多則千元萬元不等。響水縣運河中學“收到周仁甫老校長助學金壹萬元整”;周集實驗學校“收到周仁甫校長捐建涼亭款壹萬元整、捐書款柒佰元整”;2016年7月12日匯給“鹽都區(qū)學富鎮(zhèn)教師公寓楊飛、胡紅梅(夫婦)壹仟元整”,匯款人周仁甫附言:不聲張,祝早日康復……2005年捐出第一筆款項后,15年來,周仁甫堅持不間斷地捐款,助學、濟困,援助汶川、玉樹、魯?shù)?、阜寧等災區(qū),至今共捐出34萬元。
“1940年,八路軍來到我們家鄉(xiāng)宣傳抗日,當時的我正在私塾讀書。”周仁甫回憶,部隊駐扎后,經常有人來周家開會,“他們開會,我就在外面放哨、當聯(lián)絡員。”看到共產黨為窮苦人打天下,少年的心里埋下一顆革命的種子。16歲這年,周仁甫與同村的鄭華余、汪浩、汪濤、呂干、孫同兵一道投身革命,參加抗日。
“睡草鋪,散發(fā)傳單,上街演講?!?943年,周仁甫被組織派往佑東鄉(xiāng)任書記,組織農會發(fā)展民兵武裝力量?!耙惶煲估?,敵人突襲,我?guī)ш犛瓟?。炮手幾次未能點著土炮,我就直接用嘴吹,結果炮點著了,火藥珠粉反沖出來?!蹦谴螒?zhàn)斗,在老人臉上留下“黑色印記”。
1946年秋,周仁甫從部隊到地方工作,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射陽六垛中學并擔任校長。1981年,老人從響水縣周集實驗學校退休。盡管日子捉襟見肘,但周仁甫對黨的心意一直沒變。1995年,周仁甫將工資改革一次性補發(fā)的1008元,以特殊黨費的形式悉數(shù)交給黨組織。2003年,老人再次交納特殊黨費1088元。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老人交納特殊黨費1萬元。
90歲時,滿頭白發(fā)的周仁甫站上“中國好人”發(fā)布儀式的舞臺?!俺运煌诰?。相比黨給予我的恩情,這些都微不足道?!?016年,周仁甫在子女陪同下來到響水縣紅十字會,在器官和遺體捐獻同意書上簽下名字,那將是他的“最后一次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