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
歷史上有一個大羿,一個后羿,盡管二人都善于射箭,但卻不是同一個人。二人均出自東夷,大羿是帝堯時期的人物,后羿則是夏太康時期人物。
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大羿本名“羿”,也被稱為“司羿”。大羿射日的故事出自《山海經(jīng)》,但今本《山海經(jīng)》卻見不到大羿射日的故事。今本《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繒,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薄渡胶=?jīng)海外南經(jīng)》記載:“羿與鑿齒戰(zhàn)于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昆侖虛東。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曰持戈?!钡疟局杏写篝嗌淙盏挠涊d,唐人成玄英《山海經(jīng)秋水》疏
引《山海經(jīng)》云:“羿射九日,落為沃焦”。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jīng)》云:“堯時十日并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這說明古本《山海經(jīng)》中有大羿射日的記載,只是后來佚失了。
漢朝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編寫了一部《淮南子》,在《本經(jīng)訓(xùn)》篇中,以《山海經(jīng)》為藍(lán)本,將大羿射日的故事做了精彩的描述:“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鑿齒、九嬰、大風(fēng)、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fēng)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斷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边@是關(guān)于大羿射日最詳細(xì)的資料。
大羿是五帝時期的人物,帝堯的臣子、箭術(shù)師傅。相傳,在大羿五歲的時候,就被父母拋棄在了深山,他是在山林中長大的。由于善于射箭,后來成為射術(shù)大師,被帝堯封于商丘。傳說蚩尤被殺之后,東夷十個崇拜太陽的部落方國發(fā)動了叛亂,大地陷于長期的內(nèi)戰(zhàn)之中,烽火連天,民不聊生。帝堯命令大羿征服那十個部落,大羿臨危受命,擔(dān)負(fù)起統(tǒng)一東夷各部族的歷史使命。
帝堯賜給大羿一把紅的弓,弓的威力巨大,可以射穿云月或千里之外的物體。據(jù)說,這把弓的弓身是用補(bǔ)天之石在地火之中煉成,弓弦用神龍和翼虎筋皮制成,箭羽是用鐵魚之骨和火鳥的羽毛做的,要拉開這把弓需要天生的神力。最后,大羿平定了叛亂,殺死了其中九個。于是,后人稱之為“羿射九日”,也就是說大羿征服崇拜太陽的九個部落,經(jīng)過后人的傳述和豐富,逐漸演變成“大羿射日”的神話。再后來,由于與夏朝一個叫后羿的人混淆了,變成了“后羿射日”,這也使得神話更加豐富,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神話故事。
演變后的大羿射太陽的神話是怎樣的呢?
相傳,在帝堯統(tǒng)治時期,天上同時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把土地都烤焦了,莊稼也干枯了,花草樹木也都干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人們熱得都喘不過氣來,有的昏倒在地上。一些怪禽猛獸,也趁機(jī)殘害人。于是帝堯請來大羿,讓他上射十日而下殺猰、鑿齒、九嬰、大風(fēng)、封豨和修蛇,為民除害。大羿拉開神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向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那些怪禽猛獸也一一被殺掉了。從此萬物得以生長,百姓又可以安居樂業(y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