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怡 劉冬梅
【摘要】本文從科學性原則、時代性原則、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原則、發(fā)展性與拓展性原則、趣味性原則等角度分析當前多個版本小學英語教材使用的合理性,并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教學建議,以期幫助教師全方位地把握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材 編寫原則 合理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A-0094-03
在英語教學中,一套好的教材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如今市面上小學英語教材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人教版、外研版、譯林版、閩教版、接力版等。為了適應不同地區(qū)學生的差異,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難度都各有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國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隨著小學英語教材版本的不斷增多,教材分析逐漸成為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課題。通過教材分析,小學英語教師能夠更快熟悉教材的基本內容、更準確領會教學重點和難點、更深入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以及更具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科素養(yǎng)。對此,筆者根據(jù)《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guī)定的小學英語教材編寫原則,對小學英語教材的結構安排、文本選擇、內容安排、任務和活動設計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教材編寫的原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guī)定了小學英語教材編寫遵循的原則:科學性原則、時代性原則、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原則、發(fā)展性與拓展性原則、趣味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指教材不僅要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也要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教材編排時應注意對內容由淺到深逐步過渡,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時代性原則指語言使用以及語言素材的適時性,既要反映語言的發(fā)展,又要滿足時代發(fā)展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要求;既要體現(xiàn)出學生個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要與社會發(fā)展和科學進步相聯(lián)系,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1];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原則指教材的選擇和編寫要考慮大部分學生的共同基礎,并且教材內容的各個部分也要有選擇性,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更大的選擇范圍[2];發(fā)展性與拓展性原則指英語教材的內容和活動形式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并能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文化以及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教材要多設計運用發(fā)現(xiàn)式和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及內容,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學習興趣屬于內部動機,與外在動機一起組成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業(yè)成就。因此,教材不僅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要盡可能通過提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這是教材編寫趣味性原則的出發(fā)點[3]。
二、從教材編寫的原則分析小學英語教材的合理性
(一)在教材結構的編排上體現(xiàn)科學性原則
人教版教材在低年級階段對于重點句型和單詞的練習是以“Lets chant”“Look and say”“Lets play”“Lets do”“Lets draw/make”等游戲或歌謠的形式進行的,這種類型的練習較簡單,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在高年級階段,練習部分加入了“Ask and write”“Read and write”“Do a survey”“Lets wrap it up”等,去掉了“Lets chant”環(huán)節(jié),這是因為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他們有能力做一些更高級的讀寫練習,能夠運用簡單的英文進行詢問、描述,并且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童謠兒歌也不再適合他們的心理年齡。同時,該教材在不同單元中可能會出現(xiàn)相同或類似的內容,但通常側重點與難度會根據(jù)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有所區(qū)分,目的是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例如,在四年級上冊出現(xiàn)“食物”的內容,主要學習食物的名稱以及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相同的話題在五年級上冊中又出現(xiàn),這樣的安排很好地鞏固了之前學過的內容,也加速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引出了對食物喜好的詢問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同人教版教材相類似,外研版教材中的話題也是在不斷重復,難度逐漸上升。例如,三年級下冊Module 6 Unit 1的話題是周末做什么“What do you do on Sunday”,相同的話題在五年級上冊也出現(xiàn)了,不同的是該年級是用一般過去時詢問過去的周末做了什么“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和“Where did you go”,相同的話題,先在三年級用一般現(xiàn)在時學習,再在五年級用一般過去時學習,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一話題的理解,更在難度上做了區(qū)分,符合學生語言發(fā)展的特點,體現(xiàn)了教材內容在結構編排上的科學性。
(二)在教材文本的選擇上體現(xiàn)時代性原則
在時代性原則方面,筆者認為外研版教材的編寫最能體現(xiàn)這一原則。例如,六年級上冊Module 2 Unit1“Theres Chinese dancing”中,西蒙為大明介紹紐約的唐人街有中國商店、中國飯店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舞龍舞獅等,與以往的內容相比,現(xiàn)今的教材文本內容更新潮、更現(xiàn)代化。由于當前網絡的發(fā)展,小學生已經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很多事物。如果教材還是和以前一樣,一提到美國就出現(xiàn)自由女神像,一提到中國依然是萬里長城,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教材產生枯燥乏味、老套陳舊的印象。而在教材上多展示多樣化的民俗活動或者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能體現(xiàn)教材時代性的編寫原則。又如,六年級上冊Module 9 Unit 1的話題是“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西蒙和他爸爸帶大明去參觀聯(lián)合國大樓,并對聯(lián)合國進行了介紹。這一題材十分新穎,時代感很強;六年級下冊Module 6 Unit 2的話題是“The name of the spaceship is Shenzhou V”,Module 7 Unit1 的話題是“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這兩個單元講的都是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fā)射成功,不僅緊密結合了當今中國科技的發(fā)展,為學生展示了中國的進步,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體現(xiàn)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原則
關于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原則,筆者認為人教版教材內容的編排最能體現(xiàn)。人教版教材每一單元都分為三個部分,前兩個部分是基礎部分,呈現(xiàn)新單元的重點單詞和重點句型,第三部分的“Story time”是對本單元的拓展,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課時安排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取舍,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英語學習的個性要求。例如,六年級上冊Unit 3的話題是“My weekend plan”,Part A和Part B部分學習了詢問他人未來的計劃,并說出自己未來計劃的內容;Story time部分講述了Zip詢問Zoom明天有什么安排,Zoom說打算學游泳。之后講述Zoom在家看游泳的教學視頻,但是不去泳池怎么能學會游泳呢?所以Zip帶Zoom去了泳池并且教會了Zoom游泳,也使Zoom明白一個道理“Learn by doing”。這個故事是以詢問明天的計劃展開闡述的,緊扣本單元的主題,但是之后的內容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了拓展,重點在教會學生“Learn by doing”的道理。
由于我國地域廣大,教育發(fā)展不平衡,學生的知識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這就要求教材在設計上給教師和學生留有一定的選擇空間。對于個篇故事來說,在教師課時不夠或者學生基礎較弱的情況下,教師不教也不會影響學生對單元整體的學習;而在教師課時充足、學生英語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教授Story time的內容,以此達到鞏固和拓展的目的。
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使用較廣的教材中,能夠做到將基礎性與選擇性原則相結合的教材少之又少,大部分教材內容的編寫都體現(xiàn)了基礎性原則,每一單元的練習與活動都顧及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共同基礎,然而筆者認為為少數(shù)英語基礎較好、還有提升空間的學生設計拓展閱讀或者更高層次的練習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可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在教材任務的設計上體現(xiàn)發(fā)展性與拓展性原則
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生成長與發(fā)展,教材作為教育任務的媒介,須在設計編排上體現(xiàn)發(fā)展性與拓展性的原則。例如,外研版教材六年級上冊Module 4 Unit 2“Our favo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中的Write and talk要求學生: Write your favorite festival and talk about it.在這一任務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書籍、報紙等方式查找,選擇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并進行介紹。這種開放性、探究式的任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其次,外研版教材中的很多練習都需要通過小組合作或者同桌合作進行,而且該教材的重點不是教師“教”,而是學生“學”,引導學生自由討論和探索,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快樂體驗式的學習,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創(chuàng)新,在活動中質疑,灌輸式的教學發(fā)生改變,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的養(yǎng)成。
筆者認為在這一方面雖然大部分教材都有涉及,但是體現(xiàn)得不夠明顯,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偟膩碚f,教材編寫的發(fā)展性和拓展性原則在小學英語教材任務的設計上均有所體現(xiàn),但是大部分做得有所欠缺,達不到課標對這一方面的要求。教材編者應當在保證基礎性原則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設計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任務,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力。
(五)在教材活動的設計上體現(xiàn)趣味性原則
人教版教材和外研版教材的趣味性原則體現(xiàn)得比較充分。二者無論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等方面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選擇的話題也緊緊圍繞著學生的興趣愛好,語言材料真實、地道,并且教學形式豐富多樣。例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2“My schoolbag”一課中,在“Draw and say”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個讓學生自己畫書包里有什么的活動。這類的活動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將英語與美術相結合,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如,同一冊Unit 6 Part B Lets play中,讓學生兩人一組,一個人用肢體語言表演,另一個人猜測是什么職業(yè)。這種全身反應法(TPR)的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
但是,也有的教材并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趣味性原則。例如接力版教材五年級上冊Lesson 9“Merry Christmas”,新知呈現(xiàn)部分給出了本單元的課文,是本單元的重點。練習部分的Look and say為看圖說話的形式,給出例句,下面給出圖片和詞組,學生將詞組代入到例句中進行練習。第三部分的Ask and answer部分也是相同的形式。這種類型的練習過于機械,沒有給學生太大的選擇空間,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而sing a song之后的練習是選詞填空,可見除了唱歌部分能活躍一下氣氛之外,其他的練習都比較機械,不利于吸引學生的興趣,更不用說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了。
三、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建議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小學英語教材種類繁多,每個地區(qū)根據(jù)地區(qū)特點選擇不同的教材,教材的選擇是教師無法決定的,但是教師可以選擇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上文對小學英語教材的分析,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以期為小學英語教師更好地使用教材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發(fā)。
(一)教師在教學時應循序漸進
科學的教材在編排上是循序漸進、難度由淺到深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遵循此原則。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從熱身導入—語篇呈現(xiàn)—鞏固操練—拓展提升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入手,使教學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新知識前,可以先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2“My favorite season”一課時,可以先復習第四冊學過的“Whats the weather like?”通過描述天氣狀況引入四季的教學內容,既喚起了學生的已有圖式,又巧妙地為接下來的四季內容教學做了鋪墊,使學生順利進入到教學情境中,接著便可以自然地開始本節(jié)課的語篇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
(二)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奈谋驹贅?/p>
文本再構是依據(jù)教材內容進行的,教材的內容是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文本再構的目的是降低教材的難度,對教材中的內容重新進行調整,將原有的知識框架、順序等重新整合或處理,把超越學生認知水平的內容再構成為他們可以理解的內容。因此,教師應當認真分析教材,解讀文本,合理設置課堂教學順序,挖掘語篇背后的人文情感和主題意義;根據(jù)語篇內容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真實交際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意識,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 3“Asking the way”為例,教師在語篇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真實的情境:準備類似銀行、KFC的標志牌,讓幾位學生舉著標志牌充當目標建筑,再請兩位學生上臺進行問路的對話,一邊說一邊走。這種形式不同于傳統(tǒng)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桌子前死板地記憶,而是為學生還原了真實的交際場景,真正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通過對語篇的整體感知帶動句型的學習。
(三)教師可以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靈活刪減或增加
沒有一套教材是十全十美的,教師應參考多種版本的教材,依據(jù)學生的基礎水平以及課時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刪減或者增添更豐富的內容,取長補短,為我所用,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點和特點。例如人教版Story Time的內容大多是對單元話題的補充或拓展,所學故事的背后都蘊含著小道理,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所涉及的句型和單詞往往不是本單元的重點。因此,教師在課時不夠或者學生基礎普遍較弱的情況下,忽略這一部分的內容也不會影響學生對于單元整體的學習;而在教師課時充足、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教學Story time的內容,以此達到鞏固和拓展的目的。
(四)教師應多布置探究式、發(fā)現(xiàn)式的學習任務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布置多種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任務,為學生滲透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例如外研版六年級上冊Module 4 Unit 2“Our favo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一課中的Write and talk要求學生完成“Write your favorite festival and talk about it”這一任務,教師可以采取探究式或發(fā)現(xiàn)式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節(jié)日,通過網絡、書籍、報紙等方式查找相關資料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形成文字介紹。長期布置開放性、探究式的任務不僅能夠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擺脫對教師的依賴,也有助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五)教師應設計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可以根據(jù)此特點采用多種趣味性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2“My favorite season”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最后的拓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動手畫出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并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介紹自己的畫。此類活動將英語與美術學科相融合,將抽象的季節(jié)感受變?yōu)榫呦?,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潛能,增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滿足感,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四季的認知,可謂一舉多得。但是要注意的是,課堂活動的設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活”“樂”“玩”中,更要為教學目標服務,使形式與教學內容相關,并且以語言知識作為支撐,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
一套優(yōu)秀的英語教材必須有科學嚴謹?shù)捏w系結構,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感,能體現(xiàn)出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同時,還要具備靈活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通過分析筆者認為,大部分教材在不同程度上符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guī)定的編寫原則,在教材的結構編排上體現(xiàn)科學性,在文本的選擇上體現(xiàn)時代性,在教材活動的設計上體現(xiàn)趣味性。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市面上有很多英語教材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出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的原則,在教材任務的設計上也沒有充分體現(xiàn)發(fā)展性與拓展性原則。對此,教材編寫者在編寫過程中,應當考慮教材的選擇性和拓展性,設計更多符合不同層次英語水平學生的活動和任務,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留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在輸出任務的設計上增添更多的拓展空間,設計更多探究性、開放性任務??傮w而言,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高自己專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2][3]羅毅.英語課程標準研修與教材分析[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4]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馬良.言語角度的小學英語教材分析[D].河北:河北大學,2011
作者簡介:
徐海怡(1995— ),女,山東青島人,南寧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
劉冬梅(1975— ),女,江西宜春人,南寧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教師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
(責編 黃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