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魚
坐在我面前的是王石頭。
“不死了?”
“沒法死。”
我并不知道她到底叫什么,她沒有說,我沒有問。王石頭這個名字,是我在心里給她取的。原因很簡單,她坐下來的時候,土灰色的羽絨服隨著身體的松懈,在沙發(fā)上攤成一堆,就像一疙瘩圓滾滾的石頭。
“死都沒法死,我憋屈?!?/p>
我在一家自媒體公司工作,說起來是記者,其實就是接聽電話,解答投訴,甚至遇到像王石頭這樣的,做一個蹩腳的心靈按摩師。誰的頭頂都是一會兒藍(lán)天,一會兒烏云的,我還一肚子憋屈呢。
之前王石頭不停地給我打電話,說活不成了,要跳樓,要上吊,要吃老鼠藥。每次,我都苦口婆心地勸她,給她找出一萬種活下去的理由,說得腦袋缺氧。但過一段時間,她又會打來電話,我一接,她就不由分說地哭起來:“這回我是真真活不成了,你別勸我,我現(xiàn)在就吃安眠藥。”
最后一次打來電話時,我剛被頭兒訓(xùn)過。原因是我提出要調(diào)部門,我受夠了每天的雞毛蒜皮,我不是在媒體上班,更像一個居委會大媽。頭兒說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做不好,到哪兒都是一堆廢材,說得我滿腔怒火,又無處發(fā)泄。正好,王石頭打來電話,說她不得不死。
“要死就趕緊。跳樓、上吊、臥軌、吃安眠藥、點煤氣、抹脖子,哪種方法都行?!蔽覑汉莺莸卣f。
王石頭大概沒想到我會這么回答,她愣了一下,喉嚨里發(fā)出不停噯氣的聲音。
“報警找110,死不了傷了找120?!蔽也挥煞终f掛了電話。
過了幾天,頭兒說有人找我。在會客室,我見到了王石頭。她一開口說話,我就知道是她,一個多少次要死而沒死的女人。我說:“要死肯定有死的理由,為啥?”
王石頭說:“日子過不下去了,哪條路都堵死了?!彼械穆范际怯梢粭l路引出來的。起頭是她得了乳腺癌,還好發(fā)現(xiàn)得早,沒有擴散,切了一個乳房就完了,連化療都不用??伤诘膯挝徽伊藗€借口把她開除了,她丟了工作,天天在家穿著睡衣,愁眉苦臉,老公看了心煩,回家就發(fā)脾氣。閨女讓她檢查作業(yè),她心不在焉,總是弄錯,閨女也嫌棄她。她更是心懶,屋子也不收拾,飯也做得七生八熟。老公開始跟她吵架甚至動手打她。于是,她開始一次次地想一死了之。
最后一次給我打電話的時候,老公在外面幾天不回家,一回來又打了她。她真的想死,就死在家里,割腕,讓家里變成一片血海,讓老公一進(jìn)門就害怕。念著我以前對她的好,她想給我說一聲謝謝。誰知我劈頭蓋臉一頓吼,反倒讓她不知所措。
我的臉紅了一下:“真抱歉,我那天心情不好。”
她說:“也就是那天,我愣怔了好半天,這世上竟然沒有一個人關(guān)心我的死活,我死了又有啥意思?”
“這是你不死的說法?”
“不是。是我閨女的辮子?!?/p>
那天上午,她一直坐在屋里想死不死,咋個死法,飯也沒做。閨女跟她爸買了涼皮和燒餅在客廳吃,說下午要排練節(jié)目,老師讓統(tǒng)一梳新疆辮子。她老公說不會,閨女飯也不吃了,抽抽搭搭地哭。聽見閨女哭,她心煩,沖閨女吆喝:“別號了,我給你梳?!?/p>
想到馬上要死了,這是給閨女最后一次梳辮子,她的心還是疼得不行。一根根辮子編得很認(rèn)真,編到最后淚都滴到閨女頭上了。辮子編好了,閨女照照鏡子,轉(zhuǎn)了一圈,讓滿頭的小辮子飛起來,開心地說:“媽,你手真巧,編得真好看?!闭f著摟著她脖子,在臉上親了一口:“媽,我以后每天都要編這種辮子?!?/p>
呼啦一聲,好不容易堆起來的石頭塊壘全倒了。她嘆口氣:“還真死不成了,死了誰給閨女編辮子?”
“就是,起碼你編的辮子好看,你閨女離不了你?!?/p>
“可我還是憋屈啊。”
“誰不憋屈?要是憋屈都去死,那世界上人早都死絕了。”
“唉……也是啊?!?/p>
王石頭臨走的時候從包里掏出一個塑料袋塞給我,臉憋得通紅說:“這是我腌的泡菜,你嘗嘗?!?/p>
我接了,她臨出門的時候,我問她:“還不知道,你叫什么?”
她說:“我叫祝紅梅。”
我笑著說:“嗯,比王石頭好聽?!?/p>
她大瞪著眼:“王石頭是誰?”
摘自《海燕》
名師導(dǎo)讀
選的兩篇小說,都表現(xiàn)了文中人物在生死面前所做出的選擇,讓我們見識了人性中的微妙一面。
《生死抉擇》中的牧師邁克,原本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固守其所信奉的“除了上帝誰也不能奪走他人的生命”的觀點,為此和醫(yī)生喬伊成為了觀點上的死對頭。但在肝病面前,他最終選擇了妥協(xié),主動向格林太太表示,她可以捐獻(xiàn)腦死亡的兒子的器官。《論王石頭的重要性和非重要性》中得了乳腺癌而被單位找借口開除的祝紅梅,原本已經(jīng)做出了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計劃,但因為幫女兒編辮子而被女兒夸贊并要求“媽,我以后每天都要編這種辮子”而放棄了原先的計劃。
由此看來,人性中是有著脆弱的一面的,一旦這根脆弱的弦被撥動了,這個人原有的思想與觀念或許就會發(fā)生某種程度的改變。對此,人們無需去揮舞道德的大棒,用道德綁架這些做出了某種改變的人。因為,生死是一個嚴(yán)肅的課題,面對死亡,人還是會流露出平時不易流露的東西。古人都曾說過:“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彼?,當(dāng)我們在小說中讀到人物因為生死考驗而發(fā)生了某些變化時,不要感到不可思議。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也不僅僅屬于當(dāng)事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