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揚(yáng)
回首崢嶸歲月稠,風(fēng)光無限上層樓。大河?xùn)|去天邊涌,勝景西來眼底收。撲面粵風(fēng)情駘蕩,沁人桂韻意綢繆。
才驚江壁想神女,又見海帆撩白鷗。塔聳錦屏文脈秀,橋橫天塹彩虹浮。銀鷹托起騰飛夢,高鐵拋開羈旅愁。合作園區(qū)襟粵桂,聯(lián)通絲路寫春秋。豈唯醇茗列方貢,更有珠光耀極洲。麗港標(biāo)箱頻吊運,騎樓長鋪任盤游。東融西拓臻佳境,移縣增區(qū)豁遠(yuǎn)眸。天馬凌空蹄踏燕,龍舟擊水槳爭流。鰲峰羽筆生琴劍,云海鵲橋呼女牛。云嶺煌煌三寶殿,叢林緲緲?biāo)亩麾印?yīng)知菩薩現(xiàn)昭世,且看春陽踵僻陬。粉著桃花蜂點贊,紅分仙跡袂雙投。窮根除罷小康至,故壤振興嘉愿酬。免費黌堂逾盼想,廉租屋宇足需求。欣欣民本連霖灑,莽莽森城啄木啾。山水同歡八彩日⑴,干群共舞五星旒。環(huán)城綠肺長滋養(yǎng),廣信公園正籌謀。下俚歌飛霞漸蔚,禤獅樁舞藝殊尤。嶄新時代添華彩,文化名城致令猷。
七里系龍渾砥柱,九嶷擎幟亦昆丘。莫疑桑海猛陵野,系老虞翻知縣舟。北沐南熏彰地望,撫今思昔數(shù)箕裘。但憑文思百千載,難計儷辭完滿逑。因我庸庸修尚淺,為君戚戚說難周。
茶山桂水好依傍,雉堞土城宜卜修⑵。即使殘垣苔影綠,依然王氣劍芒留⑶。夢中每仰六賢像⑷,敬上還需三美篘。陳氏春秋悲已佚⑸,人文淵藪喜長遒。陳臨喻猛堪為范,賜子贈芻誠載幬⑹。世有杏壇民萬幸,生逢董奉體全瘳。保民興學(xué)士名燮,研佛傳經(jīng)子姓牟。二馬姓揚(yáng)登甲第⑺,三元亭立鏤蟠虬。呂仙靈阜行吟朗⑻,韓將浮橋橫渡悠⑼?;春9盘僖勺砭疲C江春雨認(rèn)鳴鳩⑽。坊訛荔火蘇仙笑⑾,窖出蛇醅黃福謳。烈烈錢監(jiān)掀焰旺,清清冰井漫泉柔。門樓曾為陽明造,書院難忘廷舉籌。崇煥驅(qū)金燃炮引,冕鈞鋪軌立潮頭。通商何止千年越,關(guān)口早將百票郵。嚷嚷物流交割地,熙熙漓水往來艘。圮傾文廟復(fù)遷建,崇敬欞星未歇休。管控西東三總府,輝煌嶺表一交州。政聲昭譽(yù)蒼梧播,景物幽奇妙筆勾。
漢宋唐明俱往矣,風(fēng)云潮浪尚來否?
逸仙駐節(jié)討軍閥,言志任公輕貴侯⑿。濟(jì)濟(jì)芳鄰?fù)ó惔苄艹嗑婢弁瑑?。常懷遠(yuǎn)志宜乘勝,永葆初心屢創(chuàng)優(yōu)。在水一方都會美,連天五嶺舜風(fēng)裒。于斯敢問何能爾,海納百川爭上游。
注:
⑴八彩——王充在《論衡·骨相》中說,堯眉八彩。
⑵雉堞土城——蒼梧王城,由趙光興建,為梧州建城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據(jù)清同治《蒼梧縣志》記載,王城初為土城,“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繞其前”。
⑶王氣劍芒——梧州八景之一的“火山夕陷”,與越王埋劍的故事有關(guān),前人有詩云“埋劍吐芒宵燭漢”。
⑷六賢像——古蒼梧有六賢祠,祀漢代三陳三士。
⑸陳氏春秋——西漢廣信(今梧州)人陳欽,屈大均稱之為“粵人文之大宗”?!蹲笫洗呵铩分匾獋魅?,一生研究《春秋》、《左傳》,著有《陳氏春秋》。
⑹賜子贈芻——賜子,民謠頌漢代蒼梧太守陳臨,“蒼梧府君惠及死,能令死人不絕嗣”。贈芻,為勉勵他人從小善做起之意,在此以贊漢代另一蒼梧太守喻猛。他清白為治,禮化教民,受到百姓稱頌。
⑺二馬——馮字,指三元及第狀元馮京。
⑻呂仙靈阜行吟朗——梧州阜民山舊有朗吟亭,又名呂仙亭,為紀(jì)念呂洞賓而修建。據(jù)雍正《廣西通志》載:朗吟亭,在城東,元至正間建,內(nèi)有呂仙像,故取“朗吟飛過洞庭湖”之句(呂詩)。
⑼韓將——明代兩廣總督韓雍,提督兩廣軍務(wù)。
⑽淮海、春雨——世稱秦觀為淮海居士。解縉號春雨,詠《竇家寨》詩中有“豆蔻花開鳩亂鳴”句。
⑾荔火——梧州坊間有“一只荔枝三把火”之說,乃訛傳蘇東坡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而來。
⑿逸仙駐節(jié)、言志任公——孫中山為北伐事曾三次駐節(jié)梧州,商討北伐事宜,并從梧州揮師桂林欲北上。李濟(jì)深字任潮,人尊稱任公。李濟(jì)深小時在村中讀書時寫過《呈師》一首:馬叟知天命,謂吾貴可求,但令身許國,何必列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