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夢卿
摘要:《變形記》主要圍繞著格里高爾悲傷而奇異的異化經歷情節(jié)展開,整本書的故事線索十分的簡單,通過這個人物的各種異化經歷來充分展現他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的真實法國社會文化生活。通過認真閱讀本書具體內容,運用現代馬克思主義國家社會經濟科學發(fā)展方法論研究中的以實踐經驗為理論基礎的問題研究理論方法和現代社會矛盾問題研究理論方法,對《社會變形記》的內容和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有利于挖掘著作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人性內涵,以及深刻的社會現狀。
關鍵詞:《變形記》;異化;人性;實踐研究方法
一、卡夫卡《變形記》簡介
卡夫卡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造就了他思想上的奇特和后來具有獨特的寫作表現手法,父親的性格專橫粗暴,母親的氣質則多愁善感,也正是因為父母的影響使得卡夫卡的性格內向憂郁,表達的作品也多傾向于悲傷和痛苦。他的作品形成時期也正好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社會的經濟蕭條和各種腐敗現象叢生。這一切也都使得卡夫卡的作品表現了一種獨特的孤獨感和悲傷之感。
卡夫卡的《變形記》中主人公變成了臭蟲,這種使得人物異化的特殊表現手法著實有些“荒誕”。但這種荒誕派的表現手法卻在卡夫卡的筆下生動的表現了人存在的一種異化過程和虛無的現實。它清楚地講述了主人公從家庭的頂梁柱成為了讓家人厭棄的臭蟲的整個過程變化,親情在他眼中的轉變和淡漠,即使他在異化之后仍然想要與家人溝通,但只能夠使得其反,使得關系更加惡化,感情更加淡漠。一次次失敗之后,讓主人公悲痛欲絕,最終面臨的只有死亡。整部作品所反映的正是當時人們生活的一種狀態(tài)的隱射,這不僅僅只是異化了主人公,而是通過主人公的異化反觀了人性的另一面,在異化的軀殼之下看清楚了即使是家人也會拋棄自己??ǚ蚩ㄍㄟ^這部小說并不只是單純?yōu)榱岁U述這個事實,而是為了反抗這個現實世界,追尋著對人類原本人性的不斷完善,這也是這部著作一直流傳至今的最大意義和價值所在。用不一樣的表現方式來充分揭露了人性的原始本真面貌。用不同的視角揭示了人性的真面目。
二、以社會科學方法論淺析變形記
(一)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對于《變形記》這部著作而言,本身其實是一部科幻小說,人變成甲蟲的樣子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但是這個故事又能真實的揭露人的本性。這些來源于現實的情感表露,也是對生活的真實寫照,主人公變成甲蟲以后家里人對待他的反映就是當時社會的寫照和縮影。那么也就可以看出這本書運用了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實踐理論是研究社會科學存在和自然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人們認識自然發(fā)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科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方法論研究基礎。在實踐中不斷發(fā)現實際問題和不斷提出解決問題,對理論實踐成果進行有關理論的基本概括和實踐總結,通過理論實踐不斷檢驗新的真理和不斷發(fā)展新的理論。這些故事源于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就是生活實踐的必然產物,卡夫卡將這些通過各個人物來展現,使人們更加能夠接受,看似一個荒謬的虛構故事,確是對當代人性的深刻剖析。從《變形記》中,我們不僅可以明顯看出,作者卡夫卡是一個非常具有強烈社會主義責任感和社會同情心的現代作家,面對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艱難疾苦,卡夫卡認真的進行思考,在這部作品中卡夫卡對格里高爾悲慘個人命運的真實描寫深刻的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殘酷現實的殘忍和悲哀。
這部作品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把作品放在現實中來看,任何人都無法想象自己的家人竟為何變成了臭蟲,但在作品中的那個最令人無奈的就是沒有人關心主人公是如何能夠變成臭蟲,更不要提想讓他再變回去。家人關心的只是頂梁柱無法工作了,自己的生活該如何進行下去,但沒有一個人會考慮到主人公的真實處境。作品將不真實的異化和家人的真實反映對比來表現現實中的人物心理狀態(tài),比直接進行現實派的描寫更能夠反映現實中人與人關系最陰暗的一面。作品的表現手法其實是具有實踐與現實的基礎,異化的蟲子不可能出現,但異化的蟲子就像是生病的人。人總會生病,這里對于異化后的主人公正是相當于生病后的人,當家里的頂梁柱不再能賺錢養(yǎng)家后,面臨的也同樣是不管不顧、厭棄,甚至到最后的不理會生死。作品中看到了人性的陰暗面,現實中也就自然引發(fā)了讀者們的思考,是否人與人之間就像文中所說的這樣,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將會被最終遺棄。
(二)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理論研究基本方法主要是通過理論研究人類社會矛盾及其發(fā)展運動,揭示現代人類經濟社會的一般矛盾結構、普遍矛盾本質及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一般基本規(guī)律,為研究解決人類社會矛盾而研究提供的基本理論原則和基本理論方法。社會矛盾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社會主義并不是矛盾的一個絕緣體。但是一些社會矛盾也是具有其中的特殊性,要我們學會具體地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1.人與社會的矛盾
隨著西方工業(yè)革命的迅速到來,社會上的競爭激烈,外界環(huán)境帶來的巨大壓力,導致當時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不斷惡化,生存環(huán)境狀態(tài)的不斷惡化,社會中的那些小人物為了改變生存環(huán)境只能更多地拼命的從事工作,否則人類社會自然是不會真正允許那些最低在底層的小小人們通過生活生存下去的,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不斷失去了真感情,成為了一種真正的社會工具。《變形記》中格里高爾所不能一腳邁出的就是臥室,面對他四周的腿自己無法控制。就像人不能完全成為自己的精神主宰,這也反映出這個高度物化的世界和社會對于人們的自我限制。所以,當"大家相信他有什么地方不太妙"、"他覺得自己又重新進入人類的圈子"。很顯然不能,這不僅僅因為他已經蛻變成一只甲殼類昆蟲,更因為殘酷的人類現實生活使他越來越多地遠離了人類社會的這個中心。其實這些現實就是那些在格里高爾變成一只甲殼蟲后讓他無法真正實現的很多事情,比如說他艱難的活著想從躺在床上想爬起來卻不能,他艱難的想想走到門口,想開門卻不能。現實對現代人的心理束縛拉得太深,壓抑太重,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永遠都被這個社會所迫和控制,這就必然使得現代人與整個社會的矛盾更加的復雜深化。
2.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變形記》中,人際關系之中矛盾的開始,就是在主人公變成甲殼蟲后發(fā)生了大轉變。格里高爾變成一只甲殼蟲后妹妹的行為轉變,這其實反映了格里高爾與他的妹妹之間關系的逐漸疏離。社會環(huán)境給予了人的巨大心理壓力,而這些又恰好表現了社會的不公和無法改變,它反映了我們人際關系的一種異化??ǚ蚩ㄔ谶@里將人與人之間矛盾激化的點放在主人公變成臭蟲之后,家人逐漸的行為和語言變化上。這點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反差實際上也是卡夫卡想要表現得自己同家人相處的處境。著作中原本和主人公關系最好的妹妹也在最后無法忍受他,等他死后內心充滿了釋懷。然而在父親的眼中只把他看做是一個有用或者無用的工具。這一切都和現實中的卡夫卡有著相似的經歷,卡夫卡一生熱愛寫作,但死后卻希望將自己所有書稿銷毀。很顯然,卡夫卡內心是自卑的,現實中他與父親的關系也并不那么美好,他意圖將自己比喻成文中的臭蟲,父親對待自己就一如文中的父親形象??ǚ蚩▽⒆约罕扔鞒沙粝x一樣的形象實際上他內心十分脆弱,臭蟲的存在原本就令人厭惡,但卻又出現在家人身邊,讓自己最親近的人一步步厭棄自己,直到自己的死亡。社會的環(huán)境已經使得卡夫卡無力,但現實的家庭又更是雪上加霜。親情本來就應該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潔最無雜質的一種情感,但是在濫用金錢和無情社會的面前依然可以變得冷漠與自私。
參考文獻:
[1]張思茂.從另一層面解讀《變形記》[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6(01).
[2]梅進文.《變形記》研究綜述[J].大眾文藝,2011(07).
[3]楊華娟.異化的人群 絕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說中的異化主題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年會交流論文文集[C].2003.
[4]王蔚.卡夫卡在中國的譯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