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異
總以為,蘆荻花開,時光忘卻駐足等待,自去追逐它的繁華、它的遠方。千百年前那種詩意的文化,在歲月的轉角漸行漸遠,為眾人遺忘,卻為我所信仰。
不知何時起,我對文字有了執(zhí)著。像是前世未了的宿緣,留著今生用一世來償還。
最早的時候,原是單純地為詩中意境所吸引。仿佛在那個清晨,東方既白,天邊最后一顆星子也將沒入隱約的晨嵐。彼澤之陂,春走夏留。塘里的荷花都綻放了,塘邊的蒲與蘭草,也都綠意迸發(fā)。四周氤氳著淡淡薄霧,紅與綠在其中一隱一現(xiàn)。當?shù)谝豢|陽光照在露珠上,折射出透亮的晶瑩,便成了朦朧畫面里的幾點清晰。
我就站在這樣的池塘邊,站在遙遠的詩經(jīng)年代,吸進自然的清香,吐出的,也是芬芳。無需錦衣玉食,無需高車駟馬,只是在這樣的情境中,靜立一會兒,已是十分好了。
印象中鄉(xiāng)下外婆家的夜晚,大抵也是詩意橫生的。
常愛避開眾人,當夜色降臨時獨自上樓。捧一杯香茗,以茶代酒,學著古人對月而飲。輕吹一口裊裊熱氣,它便向兩邊暈開,繼而又悠悠然上升。月光溫柔地映襯著天地,讓人不禁想知道,幾百年前的月色,是否也是這般令人心醉。在這樣的夜晚,一切喧囂,都是罪過。風吹得墻上陰影搖曳,偶爾幾只流螢飛過,半明半昧。
無言夜,海天冰輪,明星煌煌。
我的思緒,也緩緩飄散,漫溯在這時間的長河。多少年前,也是這輪月,引發(fā)了文人騷客萬千遐想、萬千感悟。而今,月又是穿越了多么漫長的時空,來與我相見。想起倉央嘉措的那句“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只得輕嘆,世間相逢,多是命中注定,又豈是這般容易掌控?那么,千里共嬋娟吧,與詩意,與古人,與自己。
后來,慢慢地長大,了解了些許歷史背景。再讀詩文,為其中純粹的至情至性癡迷。現(xiàn)代社會的雕鑿和附會,為我們增添了不少言不由衷的話語和笑容。于是乎,我們中的大部分,習慣了偽裝,習慣了隱藏,仿佛只有自己的心房,才是情感唯一安全的儲存?zhèn)}。我們看似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實際上都做了那株叫獨活的植物,在自己的河邊,遙望著彼岸的炊煙。
可古時,詩人們卻勇于釋放自己最真切的情感??鞓妨?,就叔兮伯兮唱吧,眾人相和,無關世故人情;想念了,就采擷些紅豆吧,此物最是相思;悲傷了,就痛快淋漓地哭一場吧,總有青衫因泣濕。他們像是一棵棵參天之樹,頭頂蒼穹,腳接大地,不論四季更迭,年輪漸長,永遠能展現(xiàn)各自的生姿。他們因貼近自然而充滿野性,他們因敬畏自然而更具靈性。而我們,自稱掌握了更多知識和技術的現(xiàn)代人,為什么只是蝸居于防盜門后這一間小房,對著電子產品做些廉價的哭笑呢?
歲月依舊長青,是我們將它蹉跎。我們追求著生產效率以及物質上的燈紅酒綠,而那些詩意的文化所表現(xiàn)出的美好,卻總是被拋諸腦后。文字背后的光陰不可重回,我想我們能做的,唯有為麻木已久的心,增添一道與詩意相接的門。讓感官漸漸復蘇,讓單純的人性再次顯露,而那些功利的笑顏冷語,與重金屬般的冷漠防備,則應減得少些,再少些。
一生只是在有限而短暫的時光里,做一場結局已定的夢。既是如此,何不讓生命如曇花一現(xiàn)、流星劃月呢?多聽一闋古曲,多看一縷桑煙,即使做不到閑云野鶴,做不到徐志摩的雨后等虹,也能在尋常的歲月里,與詩意的美景不期而遇,與真實的自我對酒當歌,把一段煙火日子過得活色生香、落落大方。
是的,讓我們去信仰詩意吧。就像我,終是兩相增減,兩相戀。
‖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指導教師:顧亞琴
你的信仰是什么?很意外的,作者給出了這樣的一個答案——信仰詩意。說是意外,但細細想想,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答案!在當下,當大多數(shù)人的腳步都匆忙得不能再匆忙,唯有作者感悟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漫步在時間的長河里,古代的人生活得是那樣踏實而愜意,他們用歌唱表達快樂,用紅豆詮釋思念,他們貼近自然而又敬畏自然,不論四季如何更迭,他們就像一棵棵大樹般,永遠能展現(xiàn)著各自的生姿。可眼下的我們呢?掌握了更多知識和技術的現(xiàn)代人,為什么只能蝸居于防盜門后這一間小房,對著電子產品哭笑呢?說到底,不是歲月蹉跎了我們,而是我們蹉跎了歲月,過分地追求速度、追求效率的生活習慣,早已讓我們忘了一朵花是怎樣開的,一片云是怎么飄的,一場雨是何時停的,長此以往,我們的心靈變得干枯且無色。所以,醒醒吧,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吧,嘗試慢一點,聽一闋古曲,看一縷桑煙,如此,在尋常的歲月里,你就會與詩意的美景不期而遇。
【適用文題】信仰;詩和遠方;總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