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從寧 編輯/秀婷 設(shè)計/龐婕 供稿/父母邦
睡眠周期是生物的本能,人類如果一路深層睡眠不醒,在過去蠻荒的時代,恐怕寶寶半夜被獅子老虎叼走了還在睡,那可就危險了。因此每當回到淺層睡眠時候,寶寶就會睜眼抬頭,看看現(xiàn)在所處的環(huán)境安全否,如果感覺很安全,就可以安心地進入下一個熟睡期。寶寶睡眠的差異除了個體不同,還有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
寶寶睡得好或不好,如果去尋找背后的原因,應(yīng)該可以歸納為下列五大因素:
1.社會文化的差異;
2.父母行為模式的差異;
3.嬰兒先天氣質(zhì)的差異;
4.嬰兒的年齡與發(fā)展程度;
5.嬰兒的睡眠周期不同。
舉個簡單的虛構(gòu)例子,比如說一雙表兄妹相差一年出生,一個生在中國,另一個生在外國;中國的父母和公婆同住,外國的父母則自己獨立組成小家庭;中國的寶寶遺傳了爸爸的神經(jīng)質(zhì)壞脾氣,外國的寶寶則是天塌下來也不會醒的粗線條;中國的寶寶因為年齡還小,睡眠周期是四十分鐘,每四十分鐘會醒一次,而外國的寶寶已經(jīng)長大一歲,也因此睡眠周期可以長達一個半小時。
如果把上述兩位寶寶同時拿來比較睡眠品質(zhì),你一定可以想像彼此之間會有巨大的差異!但是究竟誰是所謂正常,誰又是所謂不正常?這恐怕很難定義。
當新手父母碰到半夜不斷醒來,無法睡過夜的寶寶,第一個解決的辦法,通常是上網(wǎng)找答案,看書,或者問自己的媽媽。結(jié)果媽媽跟你說:“你小時候半夜一直哭的時候,我就抱著你哼歌,然后坐在客廳沙發(fā),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比欢惴_代表“科學育兒”的書籍,書上卻說:“寶寶哭的時候,要讓他自己安靜下來,不要過度干擾,要讓他學習自己睡回去?!边@下好了,我該聽誰的呢?
別急著感到困擾,先把這些育兒書籍的封面拉頁翻開,看看此書作者是誰。你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是美國人,德國人,或者是受歐美教育的專家。而我們自己的長輩們,所傳承的卻是另一套文化,自成一格。這就是影響寶寶睡眠型態(tài)的另一大因素:文化差異!
其實,基于不同社會文化的育兒方法,對于“寶寶睡的好”的定義也就會不同的!比如說:在親子共眠的文化中,寶寶半夜翻身吸奶,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根本不會有人擔心這樣的動作是中斷睡眠,干擾作息;反之在分房分床睡的文化中,寶寶半夜只要啼哭太久,都算是沒訓練好睡眠習慣,爸媽還要繼續(xù)努力加油。事實上,“寶寶分房單獨睡眠”是西方工業(yè)革命后才開始的新穎文化!若以全世界大部分的文化而言,基本上以“親子共眠(co-sleeping)”為主的還是比較多,甚至這幾年在推行母乳政策之后,連美國“親子共眠”的家長比例,也再度逐年增加,而反對的聲浪也日益高漲。
雖然同床共眠的寶寶的確半夜起來次數(shù)比較頻繁,然而這世界上有沒有任何標準數(shù)值,告訴我們寶寶半夜起來幾次以下是正常,幾次以上則是不正常呢?答案當然是沒有!也就是說,即使你沒看過任何育兒書籍,你所居住的環(huán)境中身邊所有人都采取親子同床,躺著親喂母乳,寶寶一個晚上起來喝奶五次十次都稀松平常,也沒人抱怨,在這樣的文化下,你還會覺得自己的寶寶特別難睡,特別磨娘嗎?當然不會!所以說外來育兒文化的輸入,其實是導(dǎo)致父母焦慮的一大元兇。
既然我們已經(jīng)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育兒模式,于是這就產(chǎn)生了第二個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家長的個性與行為模式。
剛才說到親子共眠的寶寶,半夜起來次數(shù)會比較頻繁,于是延伸出有名的“哭聲免疫法”,這是一百多年前,由霍爾特醫(yī)生(Emmett Holt)所提倡的,他發(fā)明了一個詞叫做cry it out,也就是“哭完就好”,這個詞在中國被很多育兒書籍發(fā)揚光大。
相信大家對“哭聲免疫法”都不陌生,他們所提倡的是:既然家長越介入寶寶的睡眠,寶寶就越依賴父母來幫助入睡,那么我們就應(yīng)該懂得訓練寶寶一個人入睡。所以喝完睡前奶,不要等到寶寶睡著,父母應(yīng)該就先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說完晚安之后,迅速離開房間,讓寶寶哭,哭到累了,漸漸就學會安撫自己入睡。容許寶寶吃奶嘴、聽音樂、抱玩偶,總之“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只要確定床上沒有蛇,家長就可以放心了"。
而現(xiàn)實中,忍耐寶寶的哭聲,通常爸爸比媽媽在行。并不是說父親比較狠心,而是對于寶寶的哭聲,爸爸相對比較容易覺得“聽起來還算正?!?,而媽媽則較容易擔憂“聽起來寶寶身體不太舒服”。兩位都是想當然!而當寶寶哭一陣子之后,通常都是媽媽受不了,開門進去探個究竟,這時候母子四目相對,寶寶更是沖上前去和母親相擁而泣....
這種故事我聽太多了,幾乎所有嘗試“哭聲免疫法”的父母都有經(jīng)驗,更慘的是因為每天晚上總以相擁而泣收場,夫妻之間還會因為挫折感而爭吵,導(dǎo)致產(chǎn)后抑郁惡化,連帶也造成夫妻睡眠品質(zhì)惡化。
根據(jù)現(xiàn)有的研究證據(jù)顯示,一旦寶寶被訓練成功自己入睡,半夜起來的頻率還真的比較低,不管是在6個月,1歲,2歲,還是3歲,皆是如此。但是反過來說,家長也別太高估自己,以為是你教養(yǎng)有方,其實也許只是因為你運氣好,生出了氣質(zhì)比較溫和的寶寶,放棄跟你抗議倒頭就睡,而不見得是父母的功勞!如果今天寶寶是情緒比較激動的,哭起來聲嘶力竭的,而且可以持續(xù)一兩小時不停的,通常表示這樣的寶寶在依附感的需求上,也是比較焦慮的。有一項研究顯示,晚上睡眠品質(zhì)較差的寶寶,他們的媽媽自己有57%,在童年時期也屬于焦慮依附型的氣質(zhì),顯示嬰兒的氣質(zhì)與依附感也許根本是與生俱來,是很難一視同仁被訓練的。
不過寶寶對依附感的需求,并不是說媽媽白天多滿足一點,晚上就可以少滿足一點。根據(jù)觀察研究顯示,結(jié)果竟是完全相反:全職媽媽因為白天陪伴時間很多,會成為寶寶唯一的依附對象,如果晚上睡覺時剛好不在家,寶寶失去唯一的安全感來源,反而會哭的更慘,睡的更糟。這結(jié)論肯定會讓很多媽媽感到沮喪,覺得白天已經(jīng)無時無刻的陪著寶寶,怎么晚上想換個手休息一下也不行,搞的好像我背叛孩子一樣,真是沮喪到極致。很可惜事實就是如此,對寶寶的依附感而言,送佛就要送到西,沒有中途換手這種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