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首好聽的童謠,透露出幾十年前的孩子們對吃的渴望。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人們的一日三餐可以保證吃得上,但如果小孩兒們嘴饞了想吃零食,那是沒有的。
五六十年前,正是各種票證流行的年代。糧票、糖票、油票、布票……要買什么得有票才行,只有錢是買不到東西的。當然,大部分人也沒什么錢。連基本的生活物資都要限量供應。那時候的孩子們能吃到的零食估計只有天然野生的水果了,比如酸棗、野山楂、野葡萄等。
20世紀70年代,我們國家的零食產(chǎn)業(yè)才開始起步。雖然市面上售賣的零食越來越多,但孩子們不是隨時都能吃到的。畢竟,家里的財政大權(quán)掌握在爸媽手里。比如,一個小朋友過年時得到一捧大白兔奶糖,會留著慢慢吃好長時間。更有甚者,會注意媽媽把剩下的糖藏在什么地方,趁家里沒人去“拿”幾塊。
20世紀80年代,物資逐漸變得豐富。城市的孩子,兜里都能有點零錢可自由支配。你猜大部分去買了什么?當然是零食。
娃娃頭雪糕是當時的高級貨,一般人就只能買得起基本由冰構(gòu)成的冰棍兒。
至今很多人也不知道“無花果”是用什么做的。反正,貪吃的小伙伴后果很嚴重,因為它是比較酸的。
橫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國魔水”健力寶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當時的各種小零食只賣幾角錢甚至幾分錢,而健力寶一罐賣兩元錢,絕對是孩子們的“奢侈品”。很多人第一次喝碳酸飲料時,“辣”舌頭的感受還記憶猶新。
20世紀90年代,我國經(jīng)過了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體制改革,經(jīng)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物質(zhì)豐富的時代到來了。90后獨生子女的零食變得五花八門。21世紀以后,我們的生活水平仍處于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人們開始從“饞”吃的,變得挑食,繼而追求好吃又健康了。
“再看,我就把你喝掉!”這句廣告詞是那個時候的小朋友都會背的。還有“Come on Baby”的旺仔QQ糖。
娃哈哈也是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飲品,它的廣告鋪天蓋地,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時隔多年,人們已經(jīng)忘卻了廣告內(nèi)容,但廣告片尾的“娃哈哈”三個字的音效在腦海中難以抹去。
大辣片是零食,也是佐餐。許多小朋友早晨會買一個剛出爐的燒餅或者煎餅,夾一片辣片,高高興興地上學去。
“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鍋米飯大盤雞……拜拜咖啡因,戒掉可樂戒油膩”,大家天天這樣吶喊著要減肥。各種高熱量的零食在超市里琳瑯滿目,吃得多了總會發(fā)胖,然而誰又忍心真的拒絕“神仙快樂水”呢?感謝祖國的繁榮昌盛吧,讓我們有那么多好吃的。在初中這個不怎么容易發(fā)胖的年紀,你們還是可以適量多吃些零食的。但也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才能讓身體發(fā)育得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