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思
毛澤東很喜歡《三國演義》,1957年舉三國故事為例:赤壁之戰(zhàn),程普四十多歲,周瑜二十多歲。程普雖是老將,不如周瑜能干。大敵當前,誰人掛帥?還是后起之秀周瑜掛了大都督的帥印??酌?7歲成名,也未當過支部書記、區(qū)委書記嘛!也是個新干部嘛!古時候可以破格用人,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源竽懱岚?
毛澤東對劉備的贊賞,主要集中在他善于用人,善于團結(jié)各方人士,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但毛澤東認為,劉備的缺點也很明顯,最顯著的是他不能區(qū)分主次矛盾。在三國成鼎立之勢后,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孫劉的矛盾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nèi)部的矛盾。劉備急于為關(guān)羽復仇,打得大敗,其原因就在于沒有區(qū)分與處理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guān)系。
從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方面,毛澤東對曹操“抑制豪強,發(fā)展生產(chǎn),實行屯田制,督促開荒,推行法制,提倡節(jié)儉”及“不殺降”的政策均十分認可。然而,毛澤東對曹操也有過一些批評。1966年,毛澤東曾說,曹操打過張魯之后,應該打四川。劉曄、司馬懿建議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幾個星期,后悔了。毛澤東以此為例批評曹操剛愎自用,不能采納良策。此外,毛澤東還曾批評曹操不能嚴于律己?!度龂尽分械摹段涞奂o》中,講述曹操“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澤東圈畫了這一段,并寫道“赤壁之敗,將抵何人之罪?”赤壁之戰(zhàn),是曹操親自領(lǐng)軍,親自決策的一個重大失誤。曹操卻又未能自罪,可見他寬己嚴人,處事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