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鐘起源于詩歌之“擊缽詩”?!皳衾徳姟庇志売谙迺r作詩。作詩講求文思敏捷,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早最有名的限時作詩是三國·魏國曹植的“七步成詩”。雖然七步成詩是被逼的,但是其中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卻成為了詩歌名句。以后,限時作詩成了文人爭奇斗勝的手段。
據(jù)明·蔣一葵著《堯山堂外紀(jì)·卷十四·六朝(齊)》云:竟陵王字云英,武帝第二子,嘗夜集學(xué)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蕭文琰曰:“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乃與江洪等共叩銅缽,響絕則成,詩皆可觀。證之以《南史·王僧儒傳》,兩者大致相同。
竟陵王是指蕭子良(460~494)字云英,今江蘇常州人,南齊宗室、詩人,被封為竟陵王。限時是以一寸之燭燒盡的時間為限,即所謂刻燭賦詩。
蕭文琰是南齊時蘭陵(今屬山東省臨沂市)人,太學(xué)生。所謂“擊缽詩”是指“叩銅缽立韻,響絕而詩成”,后來就有了“擊缽詩”。擊缽詩當(dāng)作于南齊的國都南京(金陵)。這種方式極具儀式感,經(jīng)唐宋至清末,代代相傳,不絕于史。
詩鐘的創(chuàng)作是先于詩鐘之名的。最早的嵌字體詩鐘或來源于酒令。據(jù)《堯山堂外紀(jì)·卷五十二·宋》記載:
老泉(蘇洵)一日家集,舉“香冷”二字一聯(lián)為令(酒令),首倡云:“水向石邊流出冷,風(fēng)從花里過來香?!睎|坡(蘇軾)云:“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蘇)小妹云:“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p>
酒令是酒宴上的一種勸酒助興游戲,也是中國民俗之一。酒令其源最古,據(jù)稱出于西周,備于唐而盛于清代。宋代有酒令是一定的。律詩大盛于唐代,以律詩的一聯(lián)作酒令也是可能的。
但最讓人存疑的是蘇小妹其人。托名蘇軾,其實是南宋無名氏所作《東坡問答錄》(又名《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中云,“東坡之妹,少游之妻也?!比欢鴵?jù)考證,東坡無此妹,少游也無此妻。《醒世恒言》里有“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那也不過是明末清初的馮夢龍的小說家言。
然而《堯山堂外紀(jì)》是明代中期所作。因此,論定明代中期就有嵌字體詩鐘的創(chuàng)作是言之有據(jù)的。
分詠體詩鐘可追溯到明代中期。雖然那時的詩鐘還處于不自覺時期。據(jù)明代楊慎的《升庵外集》載:李西涯,齋中偶集湘湖士人,席間以荔枝、奶酥為題,各賦五言對句二,不工者罰三爵。有嘉魚進士某句曰:“甘宜妃子笑;香入長公詩?!痹缙诘姆衷侒w詩鐘是五言的。
楊慎(1488~1559)號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人,明代正德六年(1511)狀元。李東陽(1447~1516)號西涯,是神童也是才子,客居北京,祖籍茶陵(湖南長沙),曾官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謚文正。嘉魚進士是指湖北嘉魚籍進士,姓名待考。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