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乃慧 張一鳴
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各個地區(qū)在初高中數學教材上進行了一定的改革與調整。眾所周知,在以往的教學教材中,初中與高中的數學有著很大的區(qū)別,然而學生在步入高中階段后,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以往的數學學習方法需要很長時間調整,另外對于新課程的學習方式也需要很大的精力去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學生調整這一過程的重要因素,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縮短初高中數學之間銜接的適應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注重初高中數學教材上知識的連續(xù)性以及整體性,轉變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過程。
關鍵詞 新課程背景下 初高中數學 銜接 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當學生從初中步入高中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學習方式方法上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有效地被解決,會導致學生成績下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因此,初高中的銜接教學對解決以上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銜接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對學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思維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老師們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方式,將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如何提升學生們的個人思考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上。
1初高中數學銜接的重要性
參加過高考的人都知道,數學在高考成績中占據一百五十分的分值,也就是說,數學不管是在初中,還是高中的學習階段中,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老師以及學生的關注。由于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將來遇到思維性的問題可以輕松解決。學生在初中階段對數學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他們進入高中階段后的學習水平,然而高中對數學的掌握程度則影響到學生將來對高數的理解和學習,每個階段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傳統(tǒng)的教學屬于應試教學,老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一味地只講解教材習題,導致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沒有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效的發(fā)揮出來。在以往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并沒有鼓勵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得學生學習變成了被動學習,嚴重導致學生在遇到新的例題的時候束手無策,無法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思考能力,從而影響了學生提升邏輯思維的能力。所以,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數學學習,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老師們應該完善教學計劃,在不違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調整數學教學的方式,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綜合能力作為教育的重點,引導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和思考能力開展對數學的學習,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銜接的有效措施
2.1掌握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習慣
老師在做好銜接工作之前,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以及他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為以后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堂都有著很大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有: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課堂上做好知識筆記,課后對知識點進行復習,以及課前的預習等等,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搞好初高中的數學銜接,老師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以及掌握他們的學習基礎,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規(guī)劃自己的教學方案,結合學生們的思維實際,做到師生同步、教學和諧,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
2.2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
一方面,初高中的數學之間是有很多聯(lián)系的,只不過高中數學是把有的初中的知識點更加擴大化,更加具體化了,所以,老師在講述部分知識的時候,要讓學生聯(lián)系初中學過的知識點,就拿函數或者平面幾何來說,高中加深了對這些知識的研究,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老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巧妙的結合,并對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加強理解,就一定能夠做好初高中數學之間的銜接;另一方面,針對高中剛接觸到的難以消化的知識,比如線性空間,學生在掌握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都會覺得很困難,尤其是剛步入高一的學生,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掌握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把教材內容進行分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或實例引入知識點,然后再延伸到難點知識,逐層進行分析解讀,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
2.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高中數學觸及的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集合符號和邏輯運算。因此,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與初中階段截然不同,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老師給學生建立的是統(tǒng)一的思維模式,比如對于解方程,一般老師貫徹的解題思維是該方程分幾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等,導致學生形成了一種比較機械的思維模式。但是高中的數學在解題步驟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可能一道題會有多種解題方式,每種方式的之間出錯的機會也不一樣。很多的學生在初中學習成績都是拔尖的,可是步入高中后沒有重視起步階段的銜接,導致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老師們應該注重初高中數學之間的銜接問題,結合實際教學中遇到的情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總結教學經驗,提升老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鄭玲薇.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銜接的實踐反思[J].數學學習與研究,2008(10):59.
[2] 賈春艷.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課程銜接問題的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