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應用型本科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

2019-11-12 07:45:07葉琳吳競姜國銘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9年8期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改革

葉琳 吳競 姜國銘

摘 要 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之一。考慮到應用型本科的學生畢業(yè)后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盡快結合,通過在本科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翻閱規(guī)范、圖集,到施工單位了解工程項目的實際操作流程,并自己動手完成簡單的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計算和模型制作,探索新的授課方法,對該課程的教學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 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思維;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08-0093-03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Architectur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YE Lin, WU Jing, JIANG Guoming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For the student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nsidering that after graduation, students can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work practice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e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read the specifications and atlas, go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and do the design calcula-

tion and model making of the simple concrete structure by them-selv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new ideas to the teaching cours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thinking

1 前言

為了響應國家對于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土木工程專業(yè)本科培養(yǎng)計劃中,對于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這一必修課程,針對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對課程的授課方法進行教學改革,讓學生在通過書本學習專業(yè)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翻閱規(guī)范、圖集的習慣,同時鼓勵學生到施工單位了解工程項目的實際操作流程,并讓學生動手完成簡單的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計算和模型制作,實現(xiàn)從結構設計、計算到模型制作的一系列操作,盡量模擬現(xiàn)實生產(chǎn)活動的流程[1-2]。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些對學生畢業(yè)后盡快服務于社會是非常有意義的。

2 實踐方案

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中樓蓋結構和框架結構兩部分是本科生應重點掌握的內(nèi)容,而對于初學者,特別對于未接觸過實際工程的學生而言,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六個人一組,每組給定結構設計的任務書,包括以下內(nèi)容。

1)工程概況:基于一個假想工程的兩層兩跨框架結構及建筑物平面圖、立面圖及剖面圖。

2)設計資料,包括結構形式、水文地質(zhì)、樓屋面做法、材料選用等。

3)設計內(nèi)容:按建筑功能要求確定主要承重體系,選擇結構方案;假定主要構件的截面尺寸;結構構件的設計與計算;結構施工圖繪制。

4)設計要求:了解結構設計的基本內(nèi)容;訓練結構設計的基本技能;掌握結構設計的基本方法;理解結構設計的基本原理。

按照任務書中的已知條件,查閱規(guī)范和圖集確定未知參數(shù),進行結構的計算和結構施工圖的繪制。

施工圖完成后,考慮到模型制作突出板、梁、柱、基礎、樓梯等構件鋼筋的布置、搭接、錨固等構造要求,并考慮模型與真型的比例(1/10)問題,不進行模板搭設、混凝土澆灌等工藝的模擬。在模型制作過程中,對于不同構件處鋼筋的連接和錨固,需要學生查閱圖集并走訪工地后完成。

3 實踐過程

結構計算 根據(jù)建筑施工圖,確定結構的承重體系,完成平面布置方案,對結構各主要構件的尺寸進行估算。為了節(jié)省時間且能掌握基本的計算過程,要求每組學生分工完成框架體系中單榀承重框架的計算(可分為邊榀、一般中榀、樓梯榀),包括板(彈性方法、塑性方法)、次梁、主梁、柱子、基礎、樓梯的計算。計算過程中學生應經(jīng)常查閱規(guī)范,除滿足相應的計算公式和驗算條件外,還應滿足規(guī)定的構造要求和抗震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在計算時明確各個構件大概的受力圖(包括彎矩圖、剪力圖、軸力圖),以更加深刻明了地理解結構受力形式而非單純套用公式。

結構施工圖繪制 根據(jù)結構計算結果,完成標準層及屋面結構平面布置圖、次梁配筋圖、主梁配筋圖、柱平面布置圖及配筋圖、基礎平面布置圖及配筋圖。繪圖過程應嚴格按照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及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系列圖集的要求完成。

模型制作 根據(jù)已繪制的結構施工圖,考慮到整體制作的難度以及觀賞效果確定模型的制作比例為1:10。用不同粗細和顏色的鐵絲來表示不同的鋼筋,如圖1所示。

由于1:10的制作比例,構件的截面較小,選取最具代表性,荷載種類較多,包括了樓梯的一跨。同時,為了方便模型制作,采取先制作基本構件再進行組合的方法。

為了保證整體穩(wěn)定性,使鐵絲間不容易產(chǎn)生滑移、錯動的現(xiàn)象,用錫焊的方法進行鐵絲的連接,如圖2所示。

為了整體連接以及模型的穩(wěn)定性,結構的節(jié)點處也用焊接的方式,如圖3所示。

4 教學探索

傳統(tǒng)的教學以課本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將知識點理解透徹,即使是很認真的學生,在很多情況下也是靠記憶力來學習,所以知識在大腦里留存的時間比較短暫。而靠理解力得到的知識則能保留很長時間,且學生能靈活應用。文字形式的內(nèi)容不夠直觀,難以理解。本科階段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如認識實習、生產(chǎn)實習等,雖然相對課本比較直觀,但學生沒有親自動手,還是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結構設計中復雜的理論和構造要求。

針對這一問題,引入教學模型的制作,不考慮模型與實際結構應力相同的力學性能,僅考慮構件的受力而使鋼筋的布置不同,為理解基本原理和構造要求而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主觀能動性,如在模型制作過程中開始采用銅絲綁扎,結果效果很差,容易出現(xiàn)滑動的現(xiàn)象,所以改用錫焊解決這一問題;培養(yǎng)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如樓梯柱的基礎處理,由于采用獨立基礎,樓梯柱的基礎需要另行計算,但考慮到樓梯柱的荷載較小,學生經(jīng)過討論和查閱資料,確定按照構造進行配筋,框架柱基礎的處理也簡單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r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切身體會將圖紙變?yōu)閷嶓w的過程,實時解決問題,建立學習的興趣,真正實現(xiàn)產(chǎn)學研的結合。

5 結論建議

對初學者來說,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或熟悉混凝土結構是困難的,需要讓他們對將要學的知識有一個初概念十分重要,而在教學過程中制作結構模型恰恰為學生提供了這種機會。制作模型的過程是學生自主思考、相互協(xié)作以及與教師探討的過程,他們可以在學習本門學科中提前了解結構內(nèi)部構造,分析各節(jié)點的受力情況,同時為之后的計算設計打下基礎,了解結構受力不僅是套用公式,還需全方面考慮。

建議是在最初時先讓學生做一個自己所理解認識的混凝土結構節(jié)點模型以及CAD圖,在后期結束時將初模型與參考正確圖紙所做的模型進行對比,找錯誤并理解為什么,在改變學生的固定思維認知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查找規(guī)范和翻閱圖集的能力。最后以答辯的形式結束,讓每個學生充分思考并歸納總結,對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行反饋。

參考文獻

[1]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混凝土結構(中冊):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2]楊先奎,楊軍.框架輕板建筑和裝配式大板建筑的工業(yè)化施工方法[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4-58.

作者:葉琳,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土木工程系,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吳競,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工程結構防災減災;姜國銘,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土木工程系(314051)。

猜你喜歡
應用型人才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改革
藝術設計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探索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8:32
在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4:22:47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29:27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57:22
基于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6:17
巧用“錯誤”激活數(shù)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5:16
培養(yǎng)職校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9:04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shù)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職業(yè)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宣恩县| 宝鸡市| 乐亭县| 阜宁县| 香港 | 吉安市| 漯河市| 承德县| 宿迁市| 拉萨市| 奎屯市| 宝清县| 亳州市| 江门市| 平顶山市| 建水县| 昂仁县| 上林县| 亳州市| 文安县| 达日县| 金华市| 迭部县| 儋州市| 镇平县| 顺义区| 乐至县| 芜湖市| 龙陵县| 黑山县| 乳山市| 三台县| 靖西县| 温宿县| 黑河市| 恩施市| 保山市| 府谷县| 盐亭县| 滕州市|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