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效英
有一次,乾隆故意問紀曉嵐如何解釋“忠孝”二字,紀曉嵐答道:“所謂忠,是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所謂孝,是謂父讓子出,子不得不出?!?/p>
乾隆哈哈大笑著說:“那么現(xiàn)在就是要你表忠心的時候了,我讓你現(xiàn)在馬上奉旨而亡,宮外有護城河,你去跳河吧!”紀曉嵐磕頭跪拜后轉(zhuǎn)身走向殿外,群臣們無不替紀曉嵐捏了一把汗,可沒過多久,只見紀曉嵐又跑回來了,并且全身濕答答的。乾隆故作生氣地問:“愛卿為何又回來了?難道你想抗旨嗎?”紀曉嵐緩緩回答道:“皇上,臣剛跳進河里,屈原就從水底游了過來對我說:‘紀曉嵐,我當年跳河是因為楚懷王是個昏君,可如今的皇帝是個好皇帝,你要是跳河死了,后人豈不說皇上是昏君,誅殺忠臣嗎?你這不是忠義,你這是陷皇上于不義呀!臣覺得屈原的話有道理,就又爬上岸來了,臣不能做那種不仁不義的事,請皇上恩準!”
乾隆明知紀曉嵐是在胡扯,但聽著非常高興,但他又故意刁難說:“那么朕今天就是要當一回昏君,就是要誅殺你這個忠臣,你快去跳河吧!”紀曉嵐只能又垂頭喪氣地離開了,但他很快又回來了,乾隆故意臉一板說:“紀曉嵐呀,你怎么又回來了?難道你又見到屈原了?”
紀曉嵐跪在地上說:“是呀,屈原問我怎么又來跳河了,我說我們的皇帝今天就是要做昏君,所以我非死不可,可屈原又說:‘人世間有哪個昏君會說自己是昏君?有哪個醉鬼會說自己喝醉了?更何況就算是昏君,你也不能學我呀,你應(yīng)該努力幫助皇上變成一個明君才對呀,否則皇上要你有什么用呢?我聽后覺得有道理,就回來了,我不僅不能死,還要好好活在皇上身邊替皇上排憂解難?!?/p>
紀曉嵐巧妙地借“屈原之口”,不僅間接地稱贊了乾隆是個難得的明君,而且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活下去的“重大意義”,乾隆聽后不禁龍心大悅,對紀曉嵐的智慧和口才更是佩服不已。
【談古論今】
紀曉嵐一生詼諧、幽默,機敏多變,才華出眾,給后世留下許多趣話。從本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紀曉嵐對皇上忠心但不“愚忠”,聽君指令但又不把指令聽死,他善于運用自己的智慧來化解君臣關(guān)系中的陷阱。從群臣的反應(yīng)可以得知,這件事在其他人的眼里是要掉腦袋的一件事,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早就跪地求饒了,但紀曉嵐卻進退有度,同時傳遞給我們一個道理:很多時候,你以為的死路可能并不是死路,轉(zhuǎn)個彎也許就能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