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慶市北碚區(qū)氣象局的前世今生

2019-11-07 04:05:10吉莉
關鍵詞:北碚北碚區(qū)氣象局

■ 吉莉

(作者單位:重慶市北碚區(qū)氣象局)

重慶市北碚區(qū)位于重慶市區(qū)西北郊的縉云山下,嘉陵江畔,東接渝北區(qū)、南連沙坪壩區(qū)、西界璧山區(qū)、北鄰合川區(qū),是重慶都市功能拓展區(qū)和兩江新區(qū)的重要板塊。幅員面積755 km2,常住人口80萬人,轄9個街道、8個鎮(zhèn)。北碚區(qū)于20世紀20年代末,由愛國實業(yè)家盧作孚先生開拓,抗戰(zhàn)時期為陪都遷建區(qū),又被譽為“陪都的陪都”,是重慶的歷史文化名城。

北碚氣象局同樣擁有悠久的建站歷史,歷經(jīng)多次搬遷更名,隨著近百年歷史的變遷,在見證歷史的同時,也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

1 “中國西部科學院”測候所的建立

北碚氣象局的前身是“中國西部科學院”(圖1)下設的農(nóng)林研究所附設的氣象測候所。“中國西部科學院”是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實業(yè)家盧作孚在1930年9月中國西部地區(qū)的第一家民辦科學院。成立之初,下設機構只設有工業(yè)化驗所、農(nóng)事試驗場、博物館、兼善中學四個單位,后來相繼成立了總務處和理化、地質、生物、農(nóng)林四個研究所。

圖1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

西部科學院農(nóng)林研究所于1931年4月成立,當時稱為農(nóng)事試驗場。農(nóng)林所設主任1人、助員4人、工役3人,下設各部由事務員和技術員若干人組成。所主任為劉振書,聘請劉雨若(農(nóng)學家)主持研究工作。測候部(氣象測報)作為農(nóng)林研究所下屬機構,主要作用是為改進農(nóng)業(yè),以便安排農(nóng)事活動。

“中國西部科學院”農(nóng)林研究所下屬測候部在1931年開始進行了持續(xù)3年的氣象觀測。于1934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測候所并開始氣象觀測與記錄工作,并將每月氣象情況匯總,上報四川省建設廳,以便安排農(nóng)事活動。另一說法根據(jù)北碚氣象局本局的歷史沿革記錄,北碚氣象局的前身“中國西部科學院”北碚測候所,正式成立于1935年1月1日(表1)。

北碚測候所最初建立的時候,位于重慶北碚的東陽鎮(zhèn)石子山(29°49′N、106°20′E;海拔298.2 m)上,地勢開闊,便于觀測。后來與1942年初遷至朝陽鎮(zhèn)的水嵐埡山頂(29°50′N、106°25′E;海拔258.5 m),持續(xù)觀測到1945年底。1946年1月1日,“中央氣象局”正式接管“中國西部科學院”附屬的北碚測候所。

1935年北碚測候所成立后,每天除觀測天候、雨量、濕度、溫度外,還將每月氣象情況匯總,上報四川省建設廳,以便安排農(nóng)事活動。同時還編輯出版16開本的《氣象月刊》 ,主要刊載當月所測的北碚氣象實況。

表1 1937年四川氣象測候所名冊(共計151個)

2 “中央氣象局”北碚測候所的合并

1939—1946年,北碚地區(qū)的氣象機構同時存在的還有一個“中央氣象研究所”(原南京北極閣氣象臺)。它成立的背景是:由于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中央氣象研究所”被迫從南京遷至漢口,由于漢口租住的廣東銀行四樓12間房已不夠用,加上敵機常來騷擾,工作受到影響,氣象研究所決定分批次遷往重慶,同年11月,南京北極閣氣象臺停止氣象觀測。1939年,日本侵略軍對重慶實施的“五三”“五四”大轟炸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重大損失。因工作需要,除天氣預報部分暫留穎廬外,“中央氣象研究所”其余部分于5月11日從重慶市區(qū)撤離,13日抵達郊區(qū)北碚,暫借西部科學院圖書館辦公?!爸醒霘庀笱芯克痹谥貞c北碚張家坨租賃三棟房屋作為臨時辦公地點,并設有測候所,進行了兩次短期的連續(xù)氣象觀測。大氣組因為設備較多、搬遷不易,仍然留在重慶市區(qū)。后來因為與北碚的機構聯(lián)系不方便,大氣組也于1939年10月2日遷至北碚,由于大氣組負責的氣象觀測所需觀測場有特殊要求,因此也只得暫時借住在“中國西部科學院”。

1940年3月,竺可楨先生到北碚視察工作,決定在北碚象山購買土地,修建辦公用房、宿舍及觀測場。同年11月全部竣工,命名為“象莊”。1940年12月,氣象研究所由北碚張家坨遷入水井灣象莊,12月30日,氣象研究所建立的水井灣象莊地面觀測場(29°50′N、106°25′E)正式啟用,每日觀測6次,觀測時間為120°E時區(qū)標準時的05、08、11、13、17、20時。1946年元旦起,“中央氣象局”正式接管“中國西部科學院”附屬的北碚測候所。5月18日,北碚測候所遷至北碚象莊氣象研究所原址。并且在當年的元旦起觀測時間改為105°E時區(qū)的07、13、21時三次。這些測候所統(tǒng)稱為“中央氣象局北碚測候所”。

1940年“中央氣象研究所”在北碚縉云山設立測候所(表2)。1946年1月20日,“中央氣象研究所”在北碚縉云山設立的測候所轉交“中央氣象局”北碚測候所管理,改名為北碚測候所縉云山分所。

表2 民國30年(1941年)四川氣象測候所名冊(共計149個)

3 北碚氣象局的現(xiàn)代轉型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后,在當時的背景下,氣象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為軍事和航空服務。1950年1月重慶市軍管會接管北碚測候所,隸屬西南軍區(qū)航空處,撤消辦事處,保留重慶氣象臺(今沙坪壩氣象局),北碚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測候所; 8月16日西南軍區(qū)司令部氣象處在重慶氣象臺的基礎上成立,1950年8月20日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司令部北碚氣象站。根據(jù)四川軍區(qū)第4號命令,1953年1月1日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軍區(qū)北碚市氣象站。1953年8月1日,中央決定各級軍事氣象組織逐級分期轉到政府系統(tǒng)建制,配合國民經(jīng)濟建設。1954年1月1日更名為重慶市北碚氣象站(圖2)。

圖2 北碚區(qū)氣象局五十年代的辦公樓

1956年11月1日,國務院第七辦公室批復中央氣象局,同意將所屬各中心氣象臺劃歸各省氣象局建制。1958年6月1日更名為重慶市北碚區(qū)水文氣象站;1964年10月1日更名為四川省重慶市北碚氣候站;1966年1月1日更名為四川省重慶市北碚氣象站;1969年5月1日更名為四川省重慶市氣象臺革命委員會北碚氣象站;1971年9月1日四川省重慶市北碚氣象站;1990年6月14日更名為重慶市北碚區(qū)氣象局至今。

4 北碚氣象精神的傳承

北碚氣象在經(jīng)歷了艱難曲折、不平凡的近百年歷史之后,在戰(zhàn)爭、動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仍然堅持中長期的連續(xù)的觀測,并保存下來,是北碚氣象人的寶貴遺產(chǎn)。在北碚氣象發(fā)展的過程中,大量的老一輩氣象工作者做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和杰出的貢獻(圖3)。他們是北碚氣象的寶貴財富,也是北碚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時代的北碚氣象工作者更應該繼承他們?yōu)闅庀笫聵I(yè)奮斗終身的可貴精神,繼續(xù)推動北碚氣象事業(yè)發(fā)展。

圖3 北碚局預報員正在使用高頻電話

深入閱讀

吳增祥, 2007. 中國近代氣象臺站. 北京: 氣象出版社.

曾旭, 2012. 四川氣象事業(yè)近代化的歷程——以四川氣象測候所為中心的考察. 成都: 四川師范大學.

趙宇曉, 陳益升, 1991. 中國西部科學院. 中國科技史料, 12(2): 72-83.

竺可楨, 2005. 竺可楨全集(第7卷).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北碚北碚區(qū)氣象局
重慶市北碚區(qū)儀器儀表行業(yè)協(xié)會
重慶市北碚區(qū)儀器儀表行業(yè)協(xié)會
北碚: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fā)展最亮底色
當代黨員(2022年9期)2022-05-20 13:35:21
重慶市北碚區(qū)儀器儀表行業(yè)協(xié)會
黑龍江省氣象局組織參觀黑龍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黑龍江氣象(2021年2期)2021-11-05 07:07:08
中國新詩創(chuàng)研中心在重慶北碚揭牌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6
前進中的重慶市北碚區(qū)中醫(yī)院
遼寧省環(huán)境保護廳與遼寧省氣象局進一步深化合作
梁漱溟在重慶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動
敢問天公脾氣幾何?——寶山氣象局參觀記
小主人報(2016年9期)2016-12-01 06:23:20
南澳县| 克什克腾旗| 涿鹿县| 洪洞县| 巢湖市| 枞阳县| 哈巴河县| 丹棱县| 卢氏县| 静宁县| 株洲县| 个旧市| 黄浦区| 将乐县| 吴川市| 改则县| 涞源县| 柯坪县| 东乡| 达日县| 青铜峡市| 大埔区| 湟源县| 澳门| 策勒县| 治多县| 南投市| 万盛区| 瑞金市| 湄潭县| 昌黎县| 济南市| 云南省| 讷河市| 高州市| 甘德县| 正蓝旗| 武川县| 唐海县| 贡嘎县|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