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演:西蒙·柯蒂斯
語言:英語
片長:107分鐘
制片國家:英國
上映日期:2017年9月29日(英國)
你知道《小熊維尼》及其背后的故事嗎?快來看看這部由真人真事改編成的電影,了解一下吧!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作家艾倫·米爾恩回到了原來的生活。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喚醒人們的反戰(zhàn)意識,卻一直飽受戰(zhàn)后心理創(chuàng)傷的困擾。于是,他舉家搬往鄉(xiāng)下,以便潛心寫作。
一次爭吵,米爾恩的妻子離家。保姆也因為母親病重不得不暫時離開,家里只剩下米爾恩父子。在與兒子的相處中,米爾恩的心理創(chuàng)傷逐漸被治愈,他也從兒子及其玩具身上找到了創(chuàng)作靈感。
米爾恩找來了自己的插畫家朋友,共同記錄兒子克里斯托弗·羅賓在森林玩耍的場景。由此,米爾恩創(chuàng)作了《小熊維尼》,還在書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與兒子同名的小男孩形象。
《小熊維尼》一問世便大受歡迎,年幼的克里斯托弗成了最矚目的明星,可負(fù)面影響也接踵而來。他要與陌生人拍照,出席各種活動。他的玩耍時間越來越少,還要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童年。
米爾恩意識到兒子成長的重要,于是不再創(chuàng)作《小熊維尼》,并把兒子送去了寄宿學(xué)校??煽死锼雇懈s因為其身份遭受了校園暴力。成長過程中,他一心要擺脫自己的名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克里斯托弗要去當(dāng)一個有編號、無名字的士兵。正在和米爾恩給房子做防護的達芙妮看到一身軍裝的兒子,表情逐漸凝固。
從戰(zhàn)場回來的克里斯托弗再次和父親來到了兒時玩耍的森林深處。米爾恩對兒子表達歉意,克里斯托弗卻表示,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他已經(jīng)明白了《小熊維尼》對于世界的重要性,而他,也與自己的名字和解了。
電影對白
Milne
Daphne
場景一:米爾恩太太因為生了一個兒子而感到傷心。
Milne: You know, Daph, boys can be fun too,you know. I’m a boy.
Daphne: I just keep thinking. It’s such a terrible feeling. He’s a boy. He’ll grow up. He will put on a uniform and he’ll go off to war. And
I will be waiting again like I waited for you.
Never knowing.
Milne: You listen to me, I just fought in the War to End All Wars. There won’t be another one.Daphne: I couldn’t stand to love someone who was going away again, Blue. Not like that.
米爾恩:達芙,男孩也不差,我就是男孩啊。
達芙妮:我只是在想,這感覺壞極了。他是男孩,他會長大,他會穿上制服走上戰(zhàn)場。我會再次等待,就像等待你一樣,生死難卜。
米爾恩:聽我說,我剛打完的是最后的世界大戰(zhàn),不會再有戰(zhàn)爭了。
達芙妮:我無法再次忍受心愛的人離開,布魯。戰(zhàn)爭還會有的。
場景二:年幼的克里斯托弗·羅賓向保姆諾訴說自己的心事。
Robin: Why does everyone like Winnie the Pooh so much? He’s my bear. Why don’t they get their own bears?
Nou: Well… You see, after the war there was so much sadness that hardly anyone could remember what happiness was like. Then Winnie the
Pooh came along and he was like a tape. You just turned it on and happiness came out.
Robin: But I’m not Christopher Robin, really. I’m Billy Moon.
Nou: That’s right.
Robin: And you don’t have to share me with anybody.
Nou: Except Mummy.
Robin: Yes, but that’s only a little bit.
羅賓:為什么大家都這么喜歡小熊維尼?他是我的熊,為什么他們不能有自己的熊?
諾:嗯,戰(zhàn)后,大家都很傷心,幾乎沒人記得幸福的樣子,這時有了小熊維尼,他就像一個水龍頭。一打開,幸福就流出來了。
羅賓:可我并不是真的克里斯托弗·羅賓,我是比利·穆恩。
諾:沒錯。
羅賓:你也不用跟任何人分享我。
諾:除了媽媽。
羅賓:對,可是只有一點點。
場景三:從戰(zhàn)場回來的羅賓向父親講述自己的感受。
Robin: You reminded people what happiness was, what childhood could be when everything else was broken.
Milne: But your own childhood…
Robin: Was wonderful. It was growing up that was hurt.
Milne: Who would have guessed that
bear would swallow us up?
Robin: Exactly. This was all ours, wasn’t it? Before it was anyone else’s.
Milne: Yes. And it always will be.
羅賓:你讓人們想起什么是幸福、童年可以是怎樣的,當(dāng)其他所有的東西都破碎的時候。
米爾恩:可是你自己的童年……
羅賓:非常美妙。痛苦的是成長期。
米爾恩:誰想得到那頭熊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羅賓:沒錯。這一切都曾屬于我們,對吧?之后才屬于別人。
米爾恩:對,以后都會是這樣。
電影中的這些事兒,你知道嗎?
真實的米爾恩父子
影片中的米爾恩父子
其實,在生活中,家人會叫米爾恩“Blue”(布魯),叫克里斯托弗·羅賓“Billy Moon”(比利·穆恩),他們覺得,相比Christopher Robin,Billy Moon 則更為真實親切。
因為戰(zhàn)爭的原因,米爾恩太太想要個女兒,她買了很多女孩子的衣服,即使在兒子長大后,也把兒子打扮成女孩的樣子。
Winnie the Pooh 名字由來:Winnie 是Winnipeg的簡稱,它是比利·穆恩參觀動物園時看到的一頭熊的名字。比利的熊叫Edward(愛德華),是媽媽取的。Pooh則來自一只天鵝。比利和父親在森林中遇到了一只天鵝,比利希望父親給這只天鵝取一個名字,米爾恩叫它“Pooh”,他說,如果那只天鵝不理你,你就可以假裝在說“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