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的枕頭,是居家必備的生活用品。因為司空見慣,似乎沒什么好寫的,但是聯(lián)友們題枕頭的聯(lián)作,俗中見雅,令人捧腹。今天我們就選錄幾副同題寫枕頭的作品來請大家品鑒:
一籮糠飽腹;三尺塌安身。
【吉林 白著榮】
此聯(lián)運用了擬人手法,詠物則成了陪襯,完全的借題發(fā)揮,讓我們想到了簡約的人生。雖然每天熙熙攘攘,仔細想來,似乎也只需要這簡單的十個字就夠了。
知我捫心如絮亂;教人伏首到天明。
【廣東 韓超】
此聯(lián)精彩之處在于上下渾然一體,因為枕頭的心如絮亂,所以才埋頭深思。承接得當,有可能是輾轉(zhuǎn)反側(cè),整夜未眠呢。寫枕頭不是目的,寫相思才是正題。詠物的精髓一定是小中見大,物后藏著一個我,才更耐品。
大肚天生,臥榻容人酣睡;小家恪守,草根保主安康。
【北京 祁靜】
此聯(lián)開篇明題,榻、人、酣睡,再加上大肚,儼然就是枕頭的自畫像。化用成語,點題,照應到人,只能是和美的夫妻了。下聯(lián)寫居家的草根,保健康,也都是枕頭的特征。由于大肚、草根二詞的雙關巧妙運用,我們感受到的是普通人家里賢妻良母持家過日子的安寧。
起于漢,延至今,縱然夜夜廝磨,有夢焉知無夢苦;
始為單,欲成對,未必人人得伴,無緣方覺有緣珍。
【浙江 白朝勇】
此聯(lián)的重字技藝非常到位。上聯(lián)的夢有無,下聯(lián)的緣有無,相得益彰。傳說枕頭是三國時曹操起的名,故曰起于漢。上聯(lián)發(fā)問:夜夜與枕頭廝磨,睡不著覺,失眠怎么回事?下聯(lián)作答:原來是想擺兩個枕頭來著,卻沒得逞。有無二字的異位重字,讓我們看到了哲理: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不要等失去后再追悔莫及。
成雙成對,放倒了美人體、君子身,總軟軟綿綿,腆肚相迎好給面;
或喜或憂,聽慣那耳邊風、夢里話,任真真假假,甘心被睡不多言。
【遼寧 王一中】
此聯(lián)幽默感十足,看似俚語入聯(lián),荒誕不經(jīng),然嬉笑怒罵皆可作文章。自對純熟,雙關巧妙,無一句不是寫枕,無一句不是寫人。腆肚、甘心,工而見趣,調(diào)侃味雖濃,然而這也是真正的人生百態(tài)。借題發(fā)揮,既貼切,又有趣,令人莞爾。
看大家都對得如此巧妙,本刊編輯一時手癢,也來個拋磚引玉吧:
笑世人來去匆忙,起早貪黑,醒猶未醒;
看老朽暮朝高臥,居家演夢,閑莫等閑。
【四川 吳世超】
此聯(lián)以枕頭自居,把世人的忙碌和枕頭的悠閑作了強烈的對比,賦予了枕頭強烈的人性。兩個醒、兩個閑并不一樣。醒猶未醒:身體醒了,心未醒;閑莫等閑:心閑不要等身閑。盡早遠離名利場,落得個清閑自在。
天下事了猶未了,向晚早抽身,且把我置之腦后;
夢中人來與不來,三更應聚首,似有風吹到耳邊。
【四川 吳世超】
如果說上面那副對聯(lián)是老朽版,那么這一聯(lián)就是青春版。詠物必及人,才見風骨。聯(lián)眼在置之腦后和吹到耳邊。睡覺可不得把枕頭置之腦后么?抽身其實是為了聚首,點題。就算夢中人沒有來,沾到枕頭,她也會在夢里出現(xiàn)。這里的枕頭和有情人似已合二為一,密不可分了。上下聯(lián)連起來,儼然就是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主兒。煩心事推到一邊,對著枕頭,多講點夢話吧。
(摘自《對聯(lián)》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