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慶華
老媽的“創(chuàng)業(yè)史”
勤勞能干的老媽曾是我家那條街巷周邊的“名人”,親朋街坊所津津樂道的是她頗為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業(yè)史”。
老媽總說自己很幸運,生于1949年,與祖國母親同齡。我作為70年后,則有幸趕上了一個改革創(chuàng)新的偉大時代。
我家在滇東南一個美麗的小縣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年幼時因我們娘兒四個人屬于沒有戶口本的“黑戶”,需要買高價米油,也沒有各種票證。老媽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初中生,是公認的“文化人”。雖然有想法也肯干,無奈受當時形勢所限,苦于英雄無用武之地。老爸是建筑工,每天早出晚歸掙來微薄收入艱難支撐家用。我懂事時雖已過了憑票購買的年代,但市場剛剛開放,吃穿用度什么都緊巴巴的。一些有點經濟頭腦的人就開始嘗試著做小生意補貼家用,成為當時的“能人”,老媽就是其中的一員。
老媽心靈手巧,最初看到市場上成衣需求量大,她就自己手工縫制衣服賣。那時經濟條件一般,人們沒有更多的閑錢花在穿著打扮上。逢街天經常跟她一起“出攤”,生意很是冷清。城里農村的都是過年才給小孩老人買身新衣服,年關臨近的那幾個街天生意就異?;鸨?,每套(件)價格6-10元,收入尚可。因為要先趕著縫制售賣的衣服,每年年三十晚我們三兄妹就眼巴巴守著老媽趕制我們的“年衣”,年三十晚上響至深夜的縫紉機嗡嗡聲是我們三兄妹兒時最動聽的音樂。而在年初一早醒來時,必定能看到放在枕邊的新衣服,那種幸福感和滿足感多年后仍充盈熨貼心間。好景不長,我上小學后,受到廠家生產的大量廉價且樣式新穎的成衣上市的沖擊,自制的衣服沒有了市場,老媽只有無奈而惆悵地結束了她的“服裝業(yè)”。
她又敏銳地把目光瞄準“飲食業(yè)”。因為隨著經濟情況有所好轉,不少學生開始有錢在外購買早點。老媽利用家在學校附近的優(yōu)勢,先后在縣二小、縣一中學校門口租店擺攤賣起了包子、豆?jié){、油炸粑、卷粉、米線、糯米粑、小冰棍等食品。
后來發(fā)現不少家長有閑錢給孩子零花錢了,老媽又逐漸拓展到“零售業(yè)”,批發(fā)作業(yè)本等文具及小食品、小玩具在學校旁售買,賺點小差價。
“大顯身手”的老媽像上了發(fā)條,一刻也不肯閑著。就連學校放寒暑假她也忙著趕工制做手工刺繡的嬰兒背帶,自制麻花送貨到商店,只要有市場、能賺錢的她都不放過。
記得當時無論做哪個“行業(yè)”,都十分辛苦且競爭激烈。很長一段時間老媽的“經商”收入成為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生意的好壞就是家庭幸福的晴雨表。生意好時,她笑容滿面,回家就能按時吃上可口的飯菜;生意不好時,臉上沒笑容,我們在家里都小心翼翼??恐蠇尩摹敖浬獭鳖^腦和老爸的苦干,日子在小康和溫馨中安然度過。當時家里的餐桌上每星期能見二、三次油葷,小伙伴們很是羨慕。80年代我家建蓋了磚混瓦房,90年代陸續(xù)供養(yǎng)出兄妹三個大學生,在當時是很了不得的,在我們那一帶一時傳為美談。
但是老媽始終認為自己掙錢辛苦且沒保障,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們三兄妹都能當上體體面面領工資的“公家人”,不像她們這輩人一樣辛勞。她十分重視我們三兄妹的學業(yè),一直對我們耳提面命:要好好學習,才能有好工作,過上好日子。所以,年少的我執(zhí)著的夢想,就是努力讀書,過上好生活,讓媽媽高興。
外面的世界
我自小除了寒暑假到鄉(xiāng)下外婆家探親外,基本就沒有離開過縣城半步。16歲時陪高中畢業(yè)的哥哥才第一次到了當時的州府——文山。19歲才到昆明上大學。通過觀看電影電視和閱讀報刊書籍,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無限憧憬和向往!北京神圣而遙不可及,桂林仙境只存在于夢境中,“花花綠綠”的國外那是無從想象的!外出是我們那輩人最渴望的事。可那時就連到外婆家探親三兄妹都要排隊。再說到生活質量,當時一年基本上就兩身衣服換洗,過年才能穿新衣服。有一年媽媽把時新的可愛小動物圖樣縫制在我和弟弟的衣服上,收獲了小朋友們無數羨慕嫉妒的目光。進入了青春期,有了自尊心,女為悅已者容,看到很多同學平時都有新衣服,自己也十分想有一兩身新衣裳,但體諒父母打拼生活的不易,只能望而興嘆。上中學時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開始擁有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覺得他們騎自行車好拉風,擁有一輛漂亮的自行車是渴望至極的。后面迷上了看電視,縣城開通閉路電視時常到同學家蹭看,結婚時能攢錢買臺29吋大彩電是最大的愿望??吹綀D畫上窗明幾凈的房屋更是向往不已。而想要實現這些夢想,一直不變的初衷就是通過努力學習,過上好日子。
作為“千禧寶寶”的女兒,則處在了幸福的好時代。為了彌補兒時的遺憾,每逢假期我們都約她出去走走看看。她小時候不太樂意出游,只想舒舒服服窩在家里玩電腦,每次叫她出門都嘰嘰歪歪,要各種威逼利誘,雖然出去后比誰都玩得歡。身邊很多同學朋友也有同樣的感嘆:現在的孩子怎么都不愛出去了?外出也是一天盯手機,玩電腦!上大學前她已經去了昆明多次,到過北京、四川、貴州、廣西、海南、西藏、青海等10多個?。ㄊ校┖褪却罄?、麗江、西雙版納、曲靖、玉溪、紅河等地,飛機、高鐵、輪船都坐遍了。她越來越喜歡出游,旅行成為她成長過程中的寶貴體驗。
老媽的“工資”、我的“清單”
和女兒的“三件套”
我們三兄妹大學畢業(yè)后,都完成了老媽當“公家人,領工資”的夢想。義不容辭的承擔起贍養(yǎng)年老體弱的爸媽責任。但要強的老媽總認為自己沒有退休工資,擔心兩老的養(yǎng)老問題,特別是看病拖累兒女。雖然我們一直開導,她始終心結難解。
沒成想,隨著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的出臺,老爸老媽陸續(xù)實現了多年夙愿!2005年國家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解決了老媽最擔心的看不起病這個“心頭大患”。2011年,國家開始實施城鎮(zhèn)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三兄妹高高興興地湊錢為兩老買了保險,老爸還擁有工齡工資,隨著退休工資的不斷上調,如今兩老每個月可領到4000元的工資。老媽合不攏嘴,總說沒成想老了老了能圓了一輩子心心念念“領工資”的夢想。這幾年,她腰板硬了,走路帶風了,精氣神更足了!她現在的夢想變了:希望身體好好的,多領幾年工資,趁著能走動時把沒去過的地方都逛一逛,看著孫子孫女們都上大學。2018年9月大女兒考取了心儀的北京理工大學,老媽更是豪爽地給外孫女發(fā)了1萬元的獎學金,我們也約著她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北京、華東等地耍了一圈。
我1999年結的婚,新房設在單位臨時職工宿舍,面積20平方米。在親朋的支援下,按當時流行的婚房標配,購買21吋彩電、超級DVD、單開門冰箱、半自動洗衣機、沙發(fā)等,還跟風拍了美美的婚紗照。2年后購置代步摩托車一輛。
2008年,我終于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日子,高高興興地遷入了新居!新家為傾盡所有積蓄加上貸款自建的258㎡房屋。家里添置了52吋彩電、筆記本電腦、雙開門冰箱、全自動洗衣機、組合皮沙發(fā)等。2010年,因身邊親朋陷入購車潮,在我家那口子的軟磨硬泡下舉債購置了轎車一輛。
20年來,我們每年至少出門旅行一次?;蚺c兄弟帶上父母,或約上三五好友,或自駕或跟團或自由行,足跡遍及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湖南、陜西、甘肅、重慶、廣東、深圳等20多個省市及香港等地,目前正在策劃全家國外游一次。
2018年9月大女兒上大學,除了按現在的行情給她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老三件套”外,還購買了藍牙耳機等,外加全家北京華東游玩一圈,1歲多的小女兒也興奮地坐上了飛機、高鐵。大女兒現在的夢想就是努力讀書,考研,將來有機會爭取出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