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靜(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提到學校體育,就不得不提中學體育。中學階段學生正值身體和心智發(fā)育的迅速增長期,在這一階段,中學生將完成從幼兒到青年的身份轉變。擁有極強的個性和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是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然而傳統(tǒng)中學體育課課程,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略顯單一。在這一前提下,街舞進入中學體育課程的課題就應運而生。街舞作為一種充滿活力與時尚感的運動,可以直接激發(fā)中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本篇論文以太原市四十八中學的150名不同年級的學生和10名體育教師為樣本,進行調查和研究、旨在研究街舞引入中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
(1)街舞的起源。
街舞運動的源頭最早在美國,源于美國黒人的街頭舞蹈。輕松的狀態(tài),自由的靈魂、高強度的爆發(fā)力是街舞運動的最大特點。在進行街舞運動時,它所需的肢體運動幅度更大。街舞通過日本、韓國的流行文化,不斷演變,近幾年來傳入中國,在我國盛行一時。年輕人很容易被它輕松而又自由的個性所吸引。在街舞運動的演變過程中,頹廢和夸張的部分漸漸淡去,更加強調自由輕松的街舞運動在健身房中盛行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健身街舞。
(2)街舞的特征。
街舞既是體育項目,又是藝術活動,去比區(qū)別于其他的各種項目,街舞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自發(fā)性,街舞通常不由任何組織的發(fā)起,它發(fā)源于民間,又在民間廣為流傳。不了解街舞的人經常將街舞和健美操混淆,但不同于健美操,街舞的強度更大和節(jié)奏方式更加靈魂活。放松和自由是跳好街舞動作的關鍵,雙膝要盡可能的保持彎曲的彈性狀態(tài),頭、頸、胸、腿、踝等部位也是街舞運動的側重點,街舞運動中肌肉和關節(jié)部分的小變化很多,這也使得街舞運動更加多變有趣,從而讓運動者忘卻運動本身的疲勞,反而樂在其中。
通過調查目前中學體育課程中街舞的開展情況,了解體育教師以及學生對街舞進中學體育課程的態(tài)度,結合街舞進中學課程的理論依據(jù),并在實際調查中檢驗理論依據(jù)的可靠性。探究中學體育教學加入街舞運動的可操作性,力求使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更加有新鮮感和變化,達到提高興趣的目的,從而推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目前中學體育課程中街舞運動的開展情況,包括中學體育教師和中學生對街舞運動的認知程度、街舞運動基礎、學習街舞運動的動機、對街舞運動課程的喜愛程度等。
(1)國外開展現(xiàn)狀。
街舞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街舞最早是屬于美國黑人城市貧民的舞蹈,到了70代它發(fā)展成為嘻哈文化中的一部分,表現(xiàn)性、參與感和獨立性是它的三大特點,身體的協(xié)調性是街舞最注重的一點,在早期后街男孩、邁克·杰克遜等人的MTV中,都可以看到很多關于頭和手關節(jié)部分的細微律動,這都是街舞早期的形態(tài)。
(2)國內開展現(xiàn)狀。
我國首先引入街舞的城市多為經濟發(fā)達的沿海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和廣州,此外還有首都北京。街舞在我國的發(fā)展速度極快,傳播范圍很廣,滲透的元素較多,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但也存在著發(fā)展不夠深入,發(fā)展受限過多等問題。中國人本身比較傳統(tǒng),老一輩的思想也較為正統(tǒng),這就使得街舞的傳入不被理解。
本文以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學高中部15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通過10名體育老師研究調查采集必要的信息。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我校圖書館有關舞蹈教學以及目前中學生體育教育的相關文獻書籍,了解21世紀以來街舞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明確目前中學體育教學的內容方法模式。通過對35篇研究成果和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總結,進而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2)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現(xiàn)有文獻和理論依據(jù)設計了相關問卷進行調查,向太原市第四十八中不同性別的教師和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其中體育教師問卷發(fā)放10份,回收10份,有效問卷10份,有效率為100%。學生問卷發(fā)放150份,回收146份,有效問卷142份,有效率為95%。
(3)訪談法。
通過對太原市第四十八中體育教師進行訪談和深入交流,了解街目前學校的街舞開展情況以及未來開展可行性。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相關軟件對問卷搜集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歸納總結,再結合理論依據(jù),對現(xiàn)有結果進行探究。
(1)學生及教師對目前體育課的感受。
表1的調查結果表明,142名學生中僅有16人表示喜歡目前的中學體育課,所占比例僅為11.3%;有29名學生持中立態(tài)度,所占比例為20.4%;有97名學生表示不喜歡體育課,所占比例高達68.3%,遠遠過半,說明當前大多數(shù)中學生對中學體育課感到不滿意。
表1 學生是否喜歡目前的中學體育課調查統(tǒng)計表
表2 學生認為目前中學體育課存在的問題調查統(tǒng)計表
表3體育教師認為目前中學體育課存在的問題調查統(tǒng)計表
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生不滿意目前中學體育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是認為體育課內容形式過于單一,這部分有35名學生選擇,所占比例為24.6%;二是認為體育課存在過于偏重某一項目的問題,這部分僅有16名學生選擇,所占比例11.2%;三是認為體育課運動量過大或過小,這部分有69名學生,所占比例48.6%,接近半數(shù)。四是認為體育課沒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這部分學生選擇最多,高達103名,所占比例72.5%,遠遠超過半數(shù)。
表3的結果,也側面印證了表2,其中有8名體育教師認為學生積極性不高,所占比例竟達到了80%,問題亟待解決。
(2)學生及教師對街舞的了解。
表4學生學習街舞的情況調查統(tǒng)計表
表5 學生對街舞了解的程度調查統(tǒng)計表
表6 學生對街舞內涵的理解調查統(tǒng)計表
表4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學習過街舞的僅有6人,僅占4.2%,學過一點的有14人;沒有學過的有122人,占85.9%,超過三分之二。表5的結果也與表4一致,結合表6的結果,可以看出雖然學生對街舞不是很了解,但街舞給絕大多數(shù)學生留下的印象都是好的,除了7人覺得街舞是一種不正經的娛樂以及16人對街舞沒感覺外,其他的印象都是積極正面的。從而可以看出街舞引入中學體育教學有足夠的學生基礎。
表7教師學習街舞的情況調查統(tǒng)計表
表8 教師對街舞的了解程度調查統(tǒng)計表
從表7和表8的結果,可以看出,教師對街舞的了解程度也很低,10名教師中,僅有1名表示了解和學習過街舞,根據(jù)后期調查發(fā)現(xiàn),這名教師的年齡在30歲以內??梢栽俅巫C明街舞目前還沒有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開展。
表9教師對街舞內涵的理解調查統(tǒng)計表
表9中,有5名教師認為街舞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很健康,所占比例為50%,是調查人數(shù)的一半;有2人認為街舞是屬于年輕人的運動,有2人認為街舞是不正經的娛樂,這一部分共4人,所占比例為40%,接近半數(shù)。由此可以看出,一半的教師認為街舞是有利的運動,而另一部分則對街舞存在負面印象,所以街舞引入中學課堂在教師基礎上還存在不少阻礙。
(3)學生及教師對街舞作用的看法。
表10學生認為學習街舞后能提升自己哪方面能力調查統(tǒng)計表
表11教師認為街舞引入到體育教學的作用調查統(tǒng)計表
表12 教師認為街舞引入體育教學會為其他哪些課程起到促進作用調查統(tǒng)計表
通過表10-12來看,學生對于街舞能夠提升自己協(xié)調性的人數(shù)有96,是所占比例的67.6%,能夠提升自身自信心和審美能力的比例也都超過了50%,由此可以看出街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生理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心理能力,為街舞在中學開展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礎。
(1)目前中學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程度偏低,調查表明,當前的中學體育課程往往比較單一枯燥,抓不住中學生的興趣點,體育課程教學氛圍也較死板;
(2)街舞運動是深受年輕人喜歡的運動。作為一種時尚和前衛(wèi)的符號,在街舞運動中,年輕人張揚的性格,自由的個性和放松壓力的訴求都可以被滿足。所以,街舞運動也深受中學生的喜愛,大多數(shù)中學生都對街舞引入中學體育課程有著較高的期待;
(3)當前,中學體育課程中還沒有全面的引入街舞運動,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街舞引入課程的標準沒有制定完善,另一部分原因則是中學體育教師大多沒有學習過街舞,甚至不是很了解街舞,一小部分還對街舞持懷疑態(tài)度。這些都導致了目前中學體育教學無法真正的引入街舞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