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由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社主辦的保護老年人權益法律宣講座談會隆重召開。
為更好地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社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整合社會力量,主動承擔起國家級老年媒體的社會責任,在北京偉博律師事務所的支持下,舉辦了此場保護老年人權益法律宣講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就老年人防范各類騙局提出專業(yè)建議,為積極養(yǎng)老、安全意識、房產(chǎn)公證等做出有益的講解,為我國積極應對老齡化的頂層設計貢獻才智,為老年人提供專業(yè)的法律護航。
光明日報《教育家》《新天地》雜志執(zhí)行社長兼總裁徐功明、中國文聯(lián)離退休干部局副局長麻振山,全國助老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臺恩普,北京偉博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偉民及其核心團隊成員,以及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特約讀刊員”楊金英、“攝影達人”孫健云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總編輯楊鳴旭主持。與會嘉賓圍繞老年法學、老齡金融、老年人公證以及與當下老年人權益保護相關的重點、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光明日報《教育家》《新天地》雜志執(zhí)行社長兼總裁徐功明認為:當下,社會和子女對老年人關心、關愛不足,對老年人索取太多,付出太少,導致有一些老年人因為孤獨寂寞,“心甘情愿”被騙子騙取信任和錢財。因此,我們將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策劃一系列選題,大力傳播正能量,體現(xiàn)中央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
在致辭中,李偉民主任首先對各位到現(xiàn)場的領導和朋友們表示感謝,對活動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李偉民主任表示,偉博律所從2008年成立至今已經(jīng)11年,在這11年當中,與光明日報的《教育家》雜志和《新天地》雜志、中央電視臺、西安電視臺、北京廣播電臺建立了常年的顧問合作關系。偉博律所不斷通過媒體發(fā)出正面聲音,傳播正能量,引導社會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李偉民主任介紹說,偉博律所的律師經(jīng)常受邀到電臺、電視臺去做節(jié)目,接受平面和網(wǎng)絡媒體采訪,對包括套路貸、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權利受侵害等社會熱點問題做一些公益性的節(jié)目。同時,偉博律所還走進社區(qū),宣傳老年人、未成年人保護的專題講座。他在致辭中感謝光明日報《教育家》和《新天地》雜志社舉辦這樣的活動,為保護老年人權益發(fā)出呼聲。
李偉民主任認為,由于當今社會的高節(jié)奏的社會工作方法、生活方式,造成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變得非常少。這種社會病被不法分子利用,他們抓住社會發(fā)展的特征,抓住老齡化社會的痛點,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點,針對老年人養(yǎng)老、理財,背后在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另外,很多老年人即使被騙,也不會告訴孩子。第三,老年人被騙后會發(fā)生嚴重后果,甚至無家可歸。
李偉民主任在致辭中承諾,偉博律所的團隊成員,經(jīng)過積極的努力,已經(jīng)發(fā)展了11年,偉博律所正在西安、成都、上海籌備分所,相信人數(shù)很快會更多,偉博律所將發(fā)動更多的律師團隊成員來支持公益事業(yè)。同時,偉博律所也將和簽約的媒體單位、顧問單位舉辦一些專題類的座談或者講座,來推動國家的法制進程。
最后,李偉民主任希望今后能與主辦方共同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共同推動全社會關心關愛老年人,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
中國文聯(lián)離退休干部局副局長麻振山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要求我們全面理解老年人的多元需求,深入研究如何滿足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要。我們要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養(yǎng)老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老年人積極投身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強身健體、陶冶思想情操、充實文化知識,不斷地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實現(xiàn)“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全國助老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臺恩普認為:老齡化社會給我國養(yǎng)老服務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這不僅是消費升級背景下服務供給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轉型期所必須解決的社會治理問題。據(jù)統(tǒng)計,2016年以來約有15萬老年人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高達幾千萬元。老年人一旦被騙對身心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患未然。面對騙子的無孔不入,老年人要做到以下幾點:一、經(jīng)常讀書看報,開闊自己的視野。二、克服貪欲心理,打消“用小錢賺大錢”的念頭。三、凡是要理財?shù)臅r候,要和老伴、子女、可靠的鄰居和朋友多商量多討論,需要報警時堅決報警。四、不要參加所謂的“免費”活動,不要相信有高額回報的各種投資,防止一葉障目。
偉博律所范秀霞、暢會肖、唐一力、黃寅超結合工作實際,多角度解析套路貸、以房養(yǎng)老、電信詐騙等案件,同與會嘉賓交流了幫助老年人維權的經(jīng)驗,并就進一步做好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與建議。
偉博律所副主任范秀霞律師為來賓講解常見騙局的法律漏洞,以及老年人一旦受騙,如何有效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
范秀霞律師表示,老年人權益保護問題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問題。它涉及到很多、很復雜的社會原因,包括在這里面其實還有一些心理問題。老年人退休回家,對周圍的環(huán)境,包括對社會相對來說都有脫節(jié)的狀態(tài)。老年人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比較單一,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老年人不跟子女一塊居住,或者與子女的溝通減少了之后,就更加減少了有效地獲取外界信息的途徑,加上現(xiàn)在不法分子的手段越來越高,往往采用合法的一些形式,來達到非法獲取利益的目的。
接下來,范秀霞律師從法律的層面出發(fā),通過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向大家講解如何識破這些不法手段。
范秀霞律師首先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為例介紹說,這類不法分子往往選擇在非常好的地段、比較高檔的寫字樓來注冊營業(yè)執(zhí)照,并且看起來規(guī)模很大。他們會推出一些項目,以高息回報對外宣傳,而且合同的內容都非常長,可能長達上百頁,對非專業(yè)人士就很難判斷。因此,老年人往往成為這類犯罪的受害人,甚至成為違法分子所針對的目標群體。范秀霞律師提示在場的聽眾,這種案件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違法分子承諾的利息太高,超出了正常的標準。通常情況下,正常的銀行貸款利率是每年百分之五點幾。一旦超過正常利率太多的話,那肯定是有問題的。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什么事都應該在一個常態(tài)的范圍之內,只要超出這樣一個常態(tài)的范圍,那就是有問題的。另外,在大筆資金出動的時候,不要一個人做決定,要和子女、親人、朋友商量,甚至可以告訴單位、社區(qū),從而尋求到他人的一些意見。
范秀霞律師還介紹了這兩年特別是在北京等大城市出現(xiàn)多起的以房養(yǎng)老騙局,違法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不熟悉法律程序,看不懂授權文件,表面說是替老人打理、裝修,但是根本就沒告訴老人這些文件里面包括了一旦逾期還款,違法分子可以將房子過戶變賣,甚至導致老年人無家可歸。范秀霞律師提示,涉及到這種大額財產(chǎn)的處理,必須要向專業(yè)人士咨詢。
范秀霞律師講述的第三個事例是關于電信詐騙的。范秀霞律師表示,這些違法分子往往先冒充公檢法人員進行恐嚇威脅,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心理會變得脆弱,一聽到這類電話之后就慌亂,一慌亂就容易失去理性,很難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和判斷。范秀霞律師提示大家一定要記住,公安機關或檢察院、法院辦案,從來不會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通知當事人,無論是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有非常明確的程序。相應的司法機關會有辦公電話通知相關人員到公檢法的辦公部門去辦理相應的事項,領取相應的文件,絕對不會在電話當中進行一些款項的轉賬、處理。
范秀霞律師最后指出,對老年人的保護,確實需要社會各界,包括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社區(qū),包括子女、家庭成員,這些都需要通過新聞媒體的力量來凝聚起來。大家一起發(fā)力,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身為律師也希望老年人被騙的事件越來越少,老年人都能夠安享晚年,享受幸福生活。
偉博律所暢會肖律師表示,對老年人權益的保護,確實應該多方聯(lián)動。老年人自身的防騙意識要提高,另外子女要多溝通,還有媒體的大力宣傳,律師參與普法,以及國家的法制構建。老年人防騙,不能僅靠單方的一個力量,需要全方位地組合在一起發(fā)力,才能把老年人受侵害的幾率降低。
偉博律所唐一力博士認為,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強,我國老年人問題日益突出,呼吁全社會關心老年人、關注老年人權益保護。作為法律工作者,一方面,要配合社會各個部門,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專業(yè)服務,將最新的法律知識、實際案例、防騙技巧、維權方式等及時普及給老年人,為老年人提供專業(yè)法律咨詢,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法律幫助。另一方面,要增強老年人問題的執(zhí)法強度和懲戒力度,在處理涉及老年人的投資、詐騙、保健品銷售等案件時,公檢法機關應加強重視,嚴格執(zhí)法,增強懲戒力度,增加違法成本,提高法律威懾力。
偉博律所黃寅超助理結合多年基層工作經(jīng)驗表示,老年人首先要注意自我保護,面對陌生人的時候,不要輕易透露自身和家人的信息,不然很容易被違法分子所利用。老年人還有要多跟家人溝通,多與自己的子女聯(lián)系。子女也應該多關心家里的老人。騙子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人文關懷,子女應該比那些騙子更關心自己的父母。子女如果比較忙,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自己父母,那么可以多跟社區(qū)交流,讓家里的老人有事情一定要找社區(qū)商量。老人的社會聯(lián)系隨著退休而失效,舊的社會關系失效之后就要建立新的社會聯(lián)系,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讓老人和社區(qū)建立一個新的關系。因為社區(qū)有l(wèi)較好的公信力。作為社區(qū)和媒體,也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一定要對活動、廣告、推薦做好把關。比如一些社會組織來到社區(qū)舉辦一些老年人的義診或者咨詢活動的時候,社區(qū)一定要關注這些活動組織者有沒有相關的資質,而且也要向街道備案。因為老年人是很相信社區(qū)的,社區(qū)在他們眼里它就是行政機關的一部分,所以社區(qū)在做這些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把關。同時,社區(qū)也最好能夠跟相應的律師事務所保持聯(lián)系,這樣也可以更加保障老年人的相關權益。
黃寅超助理表示,老年人的關注點,一個是長壽,這很容易陷入保健品的騙局。還有一個是對自己養(yǎng)老資金的擔心,就可能陷入以房養(yǎng)老的圈套當中,所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提升獲取信息的能力?,F(xiàn)在很多老年人也有手機了,但是網(wǎng)上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實的,它有很多是虛假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子女能夠給父母推薦一些比較靠譜的、比較權威的公眾號,這樣讓老年人多去看這些公眾號,比如《新天地》雜志的公眾號。
與會各界同仁表示一定要當好保護老年人權益法律宣講員,把黨的方針政策傳遞給老年群體,做好老年人和社會各界的互通橋梁,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進一步增進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文聯(lián)離退休干部局學習處調研員何洪波、光明日報《教育家》雜志外聯(lián)部孫現(xiàn)亮、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主編孫展等人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