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兵
原題呈現(xiàn)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要對這殘缺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自己的完美。
——卡爾·榮格(瑞士)
名師解題
本則命題材料,由兩個分句構(gòu)成。
第一分句為“要對這殘缺的世界保持耐性”,里面有三個核心詞語:殘缺、世界、耐性。審題時,首先要對其中的核心詞語進行分析,吃準詞語的內(nèi)涵和外延?!皻埲薄笔侵覆煌暾虿煌昝??!笆澜纭笨梢允亲匀唤?,可以是人類社會,可以是社會形勢和風氣,也可以是個人的某種活動范圍?!澳托浴笔侵改苋棠汀⒉唤乖甑男愿?。可見,“殘缺的世界”是對象;是背景;“保持耐性”是一種態(tài)度、方法乃至品質(zhì)。
第二分句為“也別高估自己的完美”,其中的“也”表明第二分句與第一分句為并列關(guān)系?!巴昝馈笔侵竿陚涿篮谩]有缺陷,與前句的“殘缺”相對,但“別高估自己的完美”其實是指出了一種現(xiàn)實,即人們往往過高評價自己,認為自身沒有缺點,是完美的,忽略了個人的殘缺性。
綜合起來看,材料強調(diào)的是個人應(yīng)持的態(tài)度:無論是外在的“世界”還是內(nèi)在的“自己”都是殘缺的,要理性對待,即對外要有耐性,對內(nèi)要客觀評價。立意時,可以選擇其中的一點,也可以綜合考慮。辯證的分析更容易讓文章有深度。
記敘類文章要形象鮮明、感情真摯,切忌平淡敘事;議論類文章要言之有據(jù)、辯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談。
【佳作示范】
可以“看得慣”?
孫玉承
拉斯科爾尼科夫看不慣。他一槍了結(jié)了放高利貸的老太,旋即長吁一口氣,總以為這輕巧的一個槍子能償?shù)闷鹱约洪L久的忍耐了。這一刻,對偽善者的憎惡得到了發(fā)泄,對資本主義的控訴終被訴諸槍口,痛快!
可他一槍真的痛快了?《罪與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給青年戴上了永久的鐐銬,警示道:自詡正義為非正義,失去耐性即失格于人世的賭場。時尚本就充斥著諸多殘破與原罪,倘若自詡無垢,自封救世主,凡事看不慣,是要蒙受“罰”的。
時下,有如此之多的憤青,他們聞風而動,一旦看不慣,就蠢蠢欲動,拔刀相助,唇槍上陣,刀光劍影,雞犬不寧。殊不知,殘缺不為一人之力所化解,破陋的修補往往靠的是大海的包容,天空的平靜。把“看不慣”稱作“看得慣”,實是一種自我修正的境界。
國學大師錢谷融向來主張“事外遠致”式的寧靜。老人家舍了創(chuàng)作激情,擱筆十年,把滿腔的牢騷硬是釀成了月光,正合了他學生時代的試筆之作所言:“狷者有所不為?!边@成了錢老一生的準則。在那動蕩的歲月,知識分子被這殘破的世界壓倒,而錢老以水之靈動,將百煉鋼化作繞指柔。也正是他謙遜之忍、淡泊之忍,將一切的“看不慣”磨成了“看得慣”,把一切的“坐不穿”笑成了“坐得穿”。
我們感動于錢谷融的看慣風雨,更感動于他能于十年后,笑談道,他不必為了一時的硬抗或是妥協(xié),對自己的言論大動干戈??梢哉f,“看得慣”也不是一味地退讓,而是在世俗塵埃中一絲溫存,好使殘缺不要再多侵襲于自己身上。人本身殘缺,既不能對同樣受難的世界冷眼相看,又不能向庸人拙劣的補丁頷首投降,那便只好做自己的維納斯,既看得慣憂傷,又守得住原來的光芒。
何以看慣曾經(jīng)看不慣的殘缺?我們興許不會有季羨林式的“不坐噴氣式”的詼諧,不會有卡夫卡式的“笑傲迎面黑浪”的凜然,不會有加繆式“堪作局外人”的泠然一瞥。但耐性仍在,謙遜仍在,卑微的種子便可以在白玉瑕縫中綻出炫目的花。
看不慣的拉斯科爾尼科夫終將看慣,《罪與罰》也終以中年的自首、出獄與幸福生活落下帷幕。陀翁的哲學就在這里。
【名師點評】
文章由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中的故事入手,引出要“看得慣”“殘缺的世界”的觀點,然后聯(lián)系當下,再以錢谷融的事例詳細論證,最后以《罪與罰》中的故事收尾。全文結(jié)構(gòu)完整,論述充分,文氣充沛,氣象宏闊。特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錢谷融、季羨林、卡夫卡、加繆……中外名人素材被作者信手拈來并巧妙勾連,顯示出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和閱讀積累,是一篇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