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876年初,從法國進修歸來的畫家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創(chuàng)作出了一系列影響廣泛的作品,一躍躋身一流畫家的行列,名聲大振。
一天,一位商人找到列賓,表示愿意出比別人高一倍的價錢,購買列賓當時剛剛創(chuàng)作完的一幅作品。說實話,這名商人出的價錢確實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對于急需用錢的列賓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脫貧”機會。然而,令許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列賓竟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對方。就算對方最后將價格再抬高一倍,列賓還是不為所動。
對于眾人的議論,列賓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既沒有解釋不賣畫作的原因,也沒有辯解。
在幾天后的拍賣會上,列賓再次讓眾人大跌眼鏡。這次,他竟然毫不遲疑地將當時那位商人打算高價收購的作品,無償捐獻給了當?shù)氐囊凰W。他的這一系列行為,在畫界引起軒然大波。
很快,便有記者采訪列賓,詢問他為何當初沒有將自己的作品高價賣給商人,而現(xiàn)在卻無償捐獻給了學校。列賓聽后,淡淡一笑道,“說實話,如果當初我將那幅畫作賣給對方,確實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也能讓我擁有一間真正的畫室。不過,當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位比我還要貧窮的小男孩,一連好幾天偷偷地趴在我的窗戶前,悄悄模仿我畫畫的樣子時,我就知道,自己應該作出什么樣的決定了”。說到這里,列賓嘆了一口氣,最后真誠地說道,我覺得自己唯一有能力幫助他們的,就是去教導那些孩子們學習繪畫,這比一大筆錢更能讓我內(nèi)心踏實和愉悅。
人生中,當你為別人點亮一盞燈的時候,不僅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來源/《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