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忠
主動投身到祖國醫(yī)療建設中去
于載畿從小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男女平等,讀書學習,服務社會。但是,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社會,女性如果想自立,一是當老師,搞教育;二是當醫(yī)生,濟世民。因此,于載畿姐妹3人先后進入北京大學醫(yī)學院讀書,畢業(yè)后都留校工作。
于載畿師從我國婦產科學的開拓者,被譽為“萬嬰之母”的林巧稚。林巧稚規(guī)范的醫(yī)療技術和高尚的醫(yī)德品操對于載畿的影響很大,所以她決心以畢生精力奉獻于醫(yī)療事業(y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49年,國家號召支援地方醫(yī)療建設,29歲的于載畿主動請纓,要投身到祖國醫(yī)療建設中去,她義無反顧地坐上火車來到山西太原市。當時山西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差,由于營養(yǎng)缺乏,骨軟化的病人特別多,骨盆畸形變樣,子宮破裂極為常見。前來就診的婦女患婦科病的人較多,因婦科炎癥疾患而導致宮外孕的病人尤其多,一旦確診為宮外孕疾患,就必須做手術治療。多數(shù)前來就醫(yī)的患者生活困難,高昂的手術費用讓患者望而卻步。于載畿覺得當務之急是迫切需要找到不用做手術而治療宮外孕的有效方法。
首創(chuàng)不開刀治療宮外孕的新方法
1958年,她與人合作,成立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宮外孕科研小組,主攻非手術治療宮外孕。于載畿在6年時間內,用研制的中藥和西藥,結合病人的自身現(xiàn)狀,對600多例宮外孕女性進行了醫(yī)治,獲得顯著療效。首創(chuàng)了一種不開刀,就可以治療宮外孕的新方法,這項研究成果轟動醫(yī)學界,并在全國推廣。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提高,宮外孕非手術治愈率達95%以上。
工作狂人,工作起來不要命
于載畿屬于典型的“工作狂人”,不分晝夜,也沒有節(jié)假日和休息日,白天看病治病,晚上還要編寫教案,指導教學,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20小時。年輕時,也因為夜以繼日的工作,不知疲倦的操勞,而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在當時,有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來,找她看病,她不忍拒絕,這讓她日夜操勞,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最初懷孕時,于載畿一心撲在工作上得不到休息,因過度勞累導致流產。第一次流產后,也沒有臥床靜養(yǎng)休息,僅過了幾天就又投入到工作當中。幾番輪回,多次懷孕,也多次因操勞過度而導致流產,而習慣性流產又導致她終身不育,這讓她傷心了好久。
于載畿常說,我們要有同情心,把更多的愛奉獻給患者。我們要集中精力,為患者診病治病,傾注心血。有一次,于載畿碰到一個外地農村婦女前來診病,于載畿仔細檢查之后說:“這是宮外孕引起的病癥,不用手術,我給你開點藥,慢慢服用,就可治愈。”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轉,沒多久即獲痊愈?;颊叻耆司椭v:“我在外地一家醫(yī)院住院治療,花了1萬多元,也沒治好,在于大夫這里治病,只花了60多元錢就治好了我的病?!?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9/12/05/qkimagesjkrsjkrs201903jkrs20190309-1-l.jpg"/>
1980年,于載畿光榮退休。但她選擇了退而不休,只要看到有人求她診病,她就會打起十二分精神,為患者看病。
拒收紅包,收了就不值錢了
于載畿從醫(yī)70多年來,從不收病人的紅包。外省一位張姓患者風塵仆仆前來診病,在診病之前,悄悄地把一個紅包塞到于載畿的衣兜里,于載畿很客氣地說了一句:“謝謝!”隨后,她把紅包送回了患者手中,并對患者說:“看病是我的工作,我不能收你的紅包。如果收了你的紅包,我就不值錢了?!?/p>
于載畿告訴身邊的醫(yī)護人員說:“患者四處奔走,求醫(yī)買藥。我們是醫(yī)生,是治病救人的,如果收了人家的錢物,我們就變得不值錢了,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在診病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從農村來的病人,因為收入低,生活困苦,于載畿就會拿出錢來,為患者墊付檢查費或醫(yī)藥費。于載畿常說:為病人診病治病,我們醫(yī)生活著才有意義。
這輩子唯一會做的事情是治病
已經99歲高齡的于載畿,仍堅持每天出診,這在中國也十分罕見。有時遇到大雨大雪等極端天氣,同事們怕她路上出事,不讓她來,但是,她還要堅持就診。她說:“病人等著我給他看病,那是信得過我,我們不能讓人家失望?!币蚰晔乱迅撸谳d畿的視力和聽力都大不如前。問診時,都是由助手王利花當“翻譯”,跟于載畿大聲說話,把患者的主訴病情告訴她,再由她做出診斷。在書寫病歷時,于載畿都是親力親為,不用別人代勞,因為視力不好,就用尺子比量著書寫病歷。
于載畿窮盡畢生精力,救治過成千上萬的女性,給人們帶來了福音。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仍然工作在第一線。于載畿說:“為患者診病治病,是我這輩子唯一會做的事情,這也是我活著的價值所在,我希望我在沒倒下之前,仍在為患者服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