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yī)院(457000)馬文俠
輸尿管結石行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常伴有較長時間的疼痛感,影響傷口的愈合,還導致感染及出血等不良情況[1]。臨床研究表明,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不良情緒,進而加快患者的康復[2]。本研究探討了循證護理干預應用在輸尿管結石患者中,對其術后疼痛、情緒及康復的影響,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輸尿管結石的患者隨機分成對兩組,各45例。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53.46±8.79)歲。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34~76歲,平均年齡(52.13±8.06)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以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指導患者均衡膳食、增加患者疾病知識、臨床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成立干預小組:選取臨床經驗、學歷較高的護理人員成立干預小組,對其進行專業(yè)知識及臨床護理培訓,并進行考核;②循證問題:干預小組根據輸尿管結石疾病的特點,查找相應的文獻以及結合自身的臨床經驗,提出循證問題,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③循證支持:根據總結的問題,結合患者病情發(fā)展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④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及接收新知識的能力,采用視頻或者小冊子等方式,對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注意事項、預防措施等,并列舉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自信心;⑤心理干預: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采用針對性的干預方法,緩解患者焦慮、不安的情緒,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⑥疼痛護理:謹遵醫(yī)囑對患者使用鎮(zhèn)痛藥物,并采用分散注意力及放松療法,減輕患者的疼痛感;⑦生活干預: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干凈整潔,營造舒適的氛圍。
1.3 評價指標 ①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分。滿分1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強烈;②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定,該表包含20個條目,采取四級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慮程度越高;③康復效果:觀察并記錄患者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VAS、SAS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VAS、S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患者VAS、SAS評分對比,觀察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康復效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2.07±0.82)d及住院時間(5.97±0.84)d均低于對照組(2.84±0.83)d、(6.89±1.13)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兩組患者VAS、SAS評分對比(分,)
附表 兩組患者VAS、SAS評分對比(分,)
組別 VAS SA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45) 8.11±0.91 5.23±1.04 68.09±7.58 43.64±2.97觀察組(n=45) 7.92±1.03 3.24±1.02 68.82±8.07 23.45±2.65 t 0.927 9.164 0.442 34.027 P 0.356 0.000 0.659 0.000
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在患者入院之前成立干預小組,對其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查閱相關的醫(yī)學文獻及結合自身的臨床經驗提出循證問題,當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醫(y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家庭及經濟等情況,制定符合患者情況的護理措施?;颊咭驅膊≥^少的認知度,使其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醫(yī)護人員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恰當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同時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習慣,給予緩解疼痛方法的指導及生活干預,促進患者的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疼痛程度與觀察相比,疼痛程度較為明顯,患者焦慮程度比觀察組嚴重,且患者術后恢復較慢,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比觀察組所用時間較長,表明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對輸尿管結石患者術后疼痛、情緒及恢復情況均起到改善作用,利于預后。
綜上所述,輸尿管結石患者采用循證護理干預模式臨床效果較為顯著,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