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河南豫劇院三團的賈文龍,我今天匯報的題目是《小舞臺唱出大天地》。
我是一個幸運兒,在黨和人民的培養(yǎng)下,我入了黨當上了干部,創(chuàng)作演出了《村官李天成》《焦裕祿》《重渡溝》《能人百不成》等數(shù)10部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優(yōu)秀劇目,并為習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現(xiàn)場演唱,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我個人也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全國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2016年第十次文代會,當習總書記接見我們時,我說:“習總書記您好!我代表蘭考縣85萬人民向您問好!我主演的《焦裕祿》剛剛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jié)文華大獎?!绷暱倳浳兆∥业氖终f:“你演唱得入心入理!”2018年,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演唱了習總書記的詞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全國政協(xié)還向河南豫劇院寫了感謝信。多年來,我始終在踐行著初心和使命,為人民而歌,為人民服務,觀眾就是我的衣食父母。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講幾個小故事。
我是如何走進劇團的
我出生在紅旗渠故鄉(xiāng)林縣,因家里窮,10歲那年,父親為了讓我找一碗飯吃,就送我到林縣豫劇團學戲去了,那時候農村誰家的小孩兒不聽話,大人就嚇唬小孩兒:“再不聽話就送你到戲團學戲”!學戲的確吃苦受罪,劈叉、下腰、倒立、翻跟頭,天不明起來喊嗓子,一天三練功,晚上學唱,動作做不好或偷懶,老師就要責打懲罰,有時累的尿血。因受不了這份苦和罪,不到一周就偷跑回了家,父親見我二話不說,拿起棍子就是一頓痛打,對我說:“你是想在家挨打受氣啊還是回劇團吃公家飯?”我知道父親的脾氣,他老人家認定的事,不會半途而廢的,我只好硬著頭皮回劇團了。
從失敗走向成功
15歲那年,老師給我排了一出折子戲《南陽關》,一上舞臺,鑼鼓一敲弦子一響,一看臺下那么多觀眾,立馬心里緊張起來,干張嘴唱不出聲,滿頭直冒汗,臺下觀眾忍不住了,一陣倒好夾雜著磚頭把我轟下了舞臺。吃飯時做飯師傅對我說:“你還有臉來吃飯,鍋都被你砸了!”失敗的痛苦,折磨了我好長時間。后來,在父親和老師們的勸導下,我漸漸地振作起來,沉下心去偷學苦練。機會終于來了,林縣召開三級干部會,讓我團演出《樊梨花歸唐》和《程咬金照鏡子》服務大會,飾演薛丁山和李世民的演員突發(fā)情況不能出演,可把團領導急壞了,這是政治任務,完不成是要追責的。這時有人見我經常學,就給領導推薦讓我演,并確定下午排練,晚上就上臺。兩場戲演下來轟動了整個林縣城,都說咱縣又出了個好唱文武小生哩!從此,奠定了我在林縣豫劇團唱主演的基礎。
創(chuàng)造人物的艱辛和樂趣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十年磨一戲,功到自然成。戲曲演員不但要具備唱、唸、做、打堅實的基本功,而且要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去塑造人物。我們三團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有個優(yōu)良傳統(tǒng),每排一個戲都要下基層體驗生活,與老鄉(xiāng)同吃同住同勞動,力求從中尋找人物種子。我們創(chuàng)排《焦裕祿》就在蘭考近兩個月,與當?shù)馗刹咳罕娏慕乖5?,尤其是他那張掐腰照,我每天都要去揣摩人物內心世界,有時為了一句臺詞深夜打電話與編導研討,有時為了一個動作,帶病也堅持排練。正值關鍵時刻,我的聲帶因用聲過度長出息肉,醫(yī)生讓我休聲治療,聲帶是第二生命,怎么辦?我太喜歡焦裕祿了,如果休聲治療,可能將來無緣再演焦裕祿,如果堅持排練,后果不堪設想,苦苦斟酌,最后決定賭一把:演。有時為了烘托人物營造舞臺氣氛,冒險去練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村官李天成》中的“拉車舞”、《焦裕祿》中的“抗洪舞”,都使用了吊毛磕子、肘棒子、滑叉、跐跪等高難度動作。尤其是創(chuàng)演的《重渡溝》,我運用了空中飛人、吊威亞、硬拔磕子、烏龍攪柱等年輕人一般都不敢使用的動作,訓練時磕破頭扭傷腰是常事,導演為了保護演員,勸我找替身,我堅決反對,成龍不找替身,我憑啥找替身?為了觀眾為了藝術,我就是要去拼??罩酗w人及吊威亞都是懸空5米多,說實話,第一次練確實害怕,身上打顫頭發(fā)蒙,感覺會從空中摔下,在信念的支撐下,我戰(zhàn)勝了恐懼,精湛的演出讓觀眾驚呼震撼!臺下有幾個觀眾打賭,說賈文龍是替身,他們直言不諱地詢問我,我拿出當時練功和舞臺錄像讓他們看,他們驚訝了!說:真不敢相信,你都55歲的人了,為了藝術還這么拼命!千金難買啊!我演英雄,更要學英雄,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通過自已的作品去引領社會風尚,鼓舞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去干事創(chuàng)業(yè),讓李連成、焦裕祿、馬海明等英模人物的吃虧奉獻、務實擔當、開拓進取、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當一個問心無愧的戲曲演員
為人民而歌是我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最高體現(xiàn)。無論在什么地方演出,條件多么艱苦,我們都能夠認認真真地把戲演給老百姓,孤寡老人行走不便,就把戲送到家里,讓他們近距離聽戲看戲。有的觀眾高興地說:“經常在電視里看到你們,今天可算見著活哩了!”這些樸實的語言,充分體現(xiàn)了老百姓對我們的親熱和期盼,我們也感到從事文藝工作的重要性和人生價值。我父親是教師,經常教育我:干啥說啥,賣啥吆喝啥,咱就是唱戲的,把戲唱好,唱出名堂來,要向常香玉大師學習,戲比天大,觀眾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父親的話常在我耳邊響起,可是父親病危時我卻未在床前進孝,留下終生遺憾!2012年,三團攜《村官李天成》到清豐縣進行惠民演出,演出前一天,接到弟弟的電話:父親住院了。當晚,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父親來到我跟前喊我的名字,我突然驚醒,這個夢讓我異常焦慮擔心。第二天早起正要開戲時,弟弟又打來電話:“趕快回來,父親快不行了?!边@突然的噩耗讓我情不能已,然而演出馬上開始,臺下廣場上幾千觀眾拭目以待看我的演出,怎么辦?停演對不起觀眾,演出對不起父親。自古忠孝難兩全,我毫不猶豫選擇為觀眾演戲。我把電話交于服裝師,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投入了演出,第一場下來又接到父親病故的消息。聽完腦子一下蒙了,父親就這樣撇下我走了!轉念又想,這可能是父親用這種行為來成全我的美名。戲比天大,觀眾是我的衣食父母,這是父親對我的最后囑托。我要振作起來,堅持演下去,父親在天之靈也會欣慰的。當演到第四場李天成看到帶大自已的老根叔,帶病吃力地在黃河大堤上拉磚掙錢供養(yǎng)孫女上學的情節(jié)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父親起早貪黑給人家干活,累的精疲力盡,還把干糧給我們吃,自已卻喝點稀湯淹菜來充饑,此時我已跳出戲外,把劇中的老根叔當成了父親,哭得非常悲傷,演員們也為之動情落淚。戲一結束,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已的感情,淚水和汗水交織在了一起,把襯衣全浸透了,沒卸裝就匆忙回林縣為父親奔喪。在這件事上,我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但我卻做到了一個稱職的演員!我想父親的在天之靈也不會責怪我!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創(chuàng)作是文藝工作者的中心任務,作品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河南豫劇院三團是從戰(zhàn)火中走出來的,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以《朝陽溝》為代表,幾十年來一直堅持排演現(xiàn)代戲,被譽為“演現(xiàn)代戲的一面旗幟”。我們始終緊跟時代步伐,關注時代焦點,深刻表現(xiàn)新時代優(yōu)秀群體和時代典范,真正踐行著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以才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歡。做為三團的負責人,我將懷揣明亮初心,牢記光榮使命,深入生活,為民而歌,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做一個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