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換忍
摘? ? 要: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技術就是將施工過程分成預制和裝配這兩個方面進行,預先制作工程中需要的部件,然后進行組裝。這種施工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施工過程中質量較低并且施工周期較長的問題,對現代建筑行業(yè)有著重要意義。當前我國建筑行業(yè)內應用最為普遍的就是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技術,它在提升施工的整體質量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本文探討了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應用
1? 前言
預制裝配式建筑徹底的改變了傳統(tǒng)施工建設長周期,大勞動力使用以及質量缺乏保障以及安全性能低下的問題。使得建設以及工程整體的質量水平上升至新的臺階,滿足了現代社會人們對建筑的要求。其對環(huán)境的保護與節(jié)約資源的特點也符合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國策。對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研究是有著巨大現實意義的,我們因當仔細調研,認真分析努力優(yōu)化預制裝配式建筑體系。
2? 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特點
(1)預制裝配式建筑減少了材料的消耗。在建筑工程建設和施工中,裝配式建筑一般在工廠中完成內外墻板、梁、柱和板等結構的生產和加工,這種施工方式可有效減少模板用量。另外,在工廠內部完成構件的預制工作也可減少混凝土、鋼筋和水泥的用量,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一方面降低了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也減少了資源的消耗。
(2)縮短了工期。施工周期較短是裝配式建筑施工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吊裝梁、板和柱時只需要4~5 個施工人員就能完成所有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且單個構件組裝一般只需要0.5h。若工程量較小,則每天可完成2~3 層主體結構的吊裝施工。對于非大規(guī)模的建筑而言,裝配式建筑要比現澆結構建筑施工周期短6 個月。
(3)裝配式建筑施工可有效減少環(huán)境污染。傳統(tǒng)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會產生較為嚴重的污染問題,如噪聲污染,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等,而裝配式建筑能夠有效減少建筑施工中的污染問題。所有的構件均在工廠內預制完成,現場完成吊裝工作,施工時間短且噪音小。與此同時裝配式建筑還可避免傳統(tǒng)建筑形式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所造成的水污染。
(4)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形式更加多樣化。在工程建設和施工的過程中,裝配式建筑主要采用大開間和小隔斷的設計方式,其根據用戶居住的基本需求為基礎對房間進行規(guī)劃和布局。不僅如此,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室內墻體主要采用輕質隔墻,其也有效增強了空間分割的靈活度,滿足了人們對室內空間的個性化需求。
3?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3.1? 預制窗體施工
預制窗體的施工在整個建筑施工技術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有效的把預留螺母在窗體上連接起來,這樣就反映出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去大量的使用吊耳與螺栓。并且在進行實際的連接過程中,我們需要把窗體構件在相應的位置進行全面的連接。而且在連接過程中還需要去不斷的調整窗體的方向,把窗體螺栓準確的插入墻板上的孔內,這樣不但可以突出預制裝配式技術存在的優(yōu)勢,還可以讓施工質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3.2? 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
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工作,會對預制裝配式建筑的質量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應該嚴格控制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與工藝,保障施工過程符合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將預制疊合板與作業(yè)層的距離控制在300m左右,合理調整預制疊合板安裝的方向,并實現準確定位,減少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中存在的誤差。在安裝預制吊板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出現碰撞現象,對于預制疊合板進行有效保護,從而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安裝施工的質量。為了提升預制疊合板吊裝安裝的緊密性,可以在安裝施工過程中采用模數化吊裝方法。為了保障預制疊合板安裝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可以將臨時支架設置在底部。將臨時支架間距控制在150cm左右。等完成吊裝工作后,拆除臨時支架以便下次使用。在安裝雙層結構的過程中,可以將雙層支架進行有效設置,保障安裝施工的順利進行。完成上一層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后,開始澆筑混凝土,2~5天后進行混凝土強度的檢驗。拆除下一層支架的工作應等到混凝土強大達到70%時進行,實現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質量的提升。
3.3? 預制內剪力墻施工
只有提升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穩(wěn)定性,才能夠保障整個預制裝配式建筑的質量,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們的生活居住安全。為了提升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緊密性,需要用螺栓進行連接,避免出現螺栓松動或者缺失的狀況。在內墻預制預留板螺栓孔中插入預留插筋,也是提升構件之間連接緊密性的重要方式。將水泥砂漿灌漿料灌入到螺栓孔中,在連接各部分構件與剪力墻的過程中,也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能夠實現預制裝配式建筑整體穩(wěn)定性的提升。在整體結構的中心位置設置剪力墻的螺栓安裝位置,這是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保障后續(xù)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避免對剪力墻的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
3.4? 無腳手架多功能安全防護體系
為了保障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質量,需要建立無腳手架多功能安全防護體系,作為一種新型施工圍欄,在固定的過程中需要用到預制墻板的預埋螺栓,避免了重新開孔造成的資源浪費,無腳手架多功能安全防護體系的設置,實現墻體整體性的增強。連接鋼片在圍欄固定中應用之后,能夠為下一階段墻體安裝的定位提供有效幫助,提升墻體安裝的精度,提高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合理性。無腳手架多功能安全防護體系的安裝和拆卸都比較方便,本身質量也較輕且能夠實現重復利用,有效實現了施工材料的節(jié)約。
3.5? 預制承臺及預制梁的制作安裝
在安裝預制承臺的過程中,應該對承臺規(guī)格進行嚴格控制,一般控制壁厚為10cm,設置3級鋼筋網片。為了滿足承臺安裝的具體要求,需要預埋處理吊裝件。還應該嚴格控制預制梁的制作和安裝,需要根據現場施工的具體要求進行制作和安裝,將有型鋼連接件設置在預制梁兩端,保持連接件的T 字形,將通孔設置在梁軸上面,方便鋼筋的焊接。工字鋼應用于梁柱連接節(jié)點中,實現同軸線連接,對于受力桿件的抗彎、抗剪和承重性能進行分析,保障預制梁安裝的質量。
4? 預制裝配式建筑發(fā)展趨勢
我國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雖然有了一些新氣象,但還沒有形成規(guī)模和完整的產業(yè)鏈。為了不斷推動城市建筑的現代化以及產業(yè)化,我國需要參考西方國家做法,強化基礎性的研究,不斷完善健全裝配型建筑的技術規(guī)范體系,深入研究裝配建筑的推廣中對目前的施工設計帶來良性影響,學習成熟先進技術的應用,加大投入,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的裝配建筑體系,通過實施工程建設一體化、加大人才培養(yǎng)、提高技術管理、逐步完善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標準與法律法規(guī),保證預制裝配式建筑持續(xù)平穩(wěn)的發(fā)展。
隨著我國預制裝配式建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預制裝配技術在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領域、綜合管廊等方面的應用定會逐步增多,而且對造價較大的連接構件、預埋件進行經濟性優(yōu)化,降低套筒等預埋鋼結構的造價,此外針對常規(guī)的生產的流程形成流水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總之,為了滿足現代建筑業(yè)的發(fā)展要求,預制裝配式建筑逐漸取代了現澆式建筑。預制裝配式建筑具有施工簡單、工期短、綠色環(huán)保等諸多優(yōu)勢,但是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導致其推廣和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加強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研究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 施文龍.裝配式建筑質量影響因素分析與控制措施[J].科技經濟導刊,2019(3).
[2] 龔樂.裝配式施工技術在住宅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22).
[3] 肖建平.裝配式梁板吊裝方式綜述[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