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縉
摘 要:古有張三豐,今有“張三瘋”?!皬埲偂弊屛覑酆藿豢?。從教二十余載,張三瘋是少有的幾個特例,寫他的故事,甚覺有趣!“張三瘋”何許人也?其真名叫張珂浩,班級、年級組兩棲明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三瘋乃我私底下對其昵稱。
關(guān)鍵詞:教育故事;張三瘋;頑童
張三瘋的“瘋”是名副其實的。
一曰邋遢。每日晨間,最后到校,坐下即把所有的文具分散拿出來胡亂擱之,桌上物品皆亂七八糟,積壓成堆。書包無奈,咧嘴橫躺于地。其座四周三尺見方,桌歪,椅斜,廢紙、作業(yè)本、直尺、鉛筆、橡皮四處皆見。對此,我戲稱曰:“你處乃我班垃圾站也!”課堂上,萬物皆為玩具,常憑種種,自娛自樂。上課鈴畢,常不見其影,問其蹤,答曰:“出大恭去也?!蔽铱扌Σ坏?,乃用方言笑曰:“子乃放窩屎耙子是也?!奔爸练艑W,又見其雙腿跪坐于地,緩緩收之,常拖延至尾,遇教師例會,真急煞我也!
二曰懶惰。古有懶漢,圈餅于頸脖,數(shù)日餓斃,究其因,乃懶于動手,僅食嘴邊之餅。相比之下,三瘋雖不及之,卻雷同之處甚多。尤以學業(yè)之懶為重,課內(nèi)勿聽,課外勿做,書寫甚慢,玩鬧戲于間。曾聞檢測之時,有師以針相嚇,方勉強完成答卷。至于勞作,亦可謂從無參與。歷任師者,皆不可奈何,曰:“孺子不可教也!”
三曰獨尊。其性劣,生拒之,不與同玩,故常生是非。于室內(nèi)大呼小叫,全不顧它。師批之,如四季豆,不進油鹽,我行我素,拒責于人。無奈何,施懲戒,其嘴撅如豬唇,且聞哼哼唧唧之聲,真死皮賴也!我亦仰天長嘆:“撼天動地易,變其脾性難也!”
有生如此,不亦哀乎!然為人師者,應何為?厭之!拋之!棄之!皆與師道相悖,有違人性,不可取也!乃視其為常人,同守規(guī)則,當教則教,當批則批,當獎則獎,當懲則懲,不求速效,唯望日久漸改之。此乃師之責,反之,“教不嚴,師之惰”也。師者心平,再視三瘋其人,方顯可愛之處。
三瘋癡迷于書。謂讀書“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瘋乃讀書用心之人,對書是真愛。融進書海之時,其內(nèi)心的單純,細膩的情感盡顯。興頭上,或眉飛色舞,或喜笑顏開,或張牙舞爪,或哈哈大笑,或沉默不語……如許讀書,亦是一種境界!我常不忍擾之,即便是在課堂之上,我講的內(nèi)容算得了什么呢?不做作業(yè)又算得了什么呢?就讓他與書相伴吧!興許他會收獲更多。有空之時,我也常與他聊聊,天文、地理、火山、隕石、科幻,興趣之處,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不得不贊其廣泛的知識儲備,流暢的口頭表達。
三瘋也有馴服、溫順之時。往往此時,我喜歡捏捏他肉嘟嘟的小臉,或抱起肥肥的他試試斤兩,或趴于其肩上,看他能否背起我。無論我怎樣,三瘋皆無反感之意,只是一邊躲一邊問:“何故如此?”我笑曰:“平日你欺負老師,老師也欺負欺負你?!?/p>
張三瘋本身就是本教科書,我豈能浪費如此寶貴的教育資源。一日作文,學習寫人,我心暗忖,如此有特色之三瘋同學,在大家眼里是咋樣的呢?于是,乃定全班共寫一人,僅作一要求:突出特點,不能只看缺點。文畢,摘錄精彩如下:
他身材肥胖,圓圓的臉蛋肉呼呼的,上面鑲嵌著一雙細長的眼睛,嘴唇又厚又寬,肚子腆著,有時還會從衣服里露出來。
兩瓣厚得嚇人的嘴唇,滿臉長滿了肉,兩只肥嘟嘟的小手翻動著書頁,腳不規(guī)矩地跪在椅子上,專心致志看著一本書。這副樣子看上去十分憨厚,但實則不然。
他仰起頭,嘴角向下耷拉著,一臉倔強。哎,老師也拿他沒辦法。
書瘋張三瘋十分愛看書,就像老鼠愛大米一般。每當他捧起書時,一篇篇文章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
我們班有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張三瘋,令同學們十分苦惱,令老師十分頭疼。
只見老師怒視著張三瘋,重重拍了拍桌子,張三瘋卻置之不理。老師氣得渾身發(fā)抖,牙關(guān)緊閉。
張三瘋是我們班的一朵奇葩,雖然他已經(jīng)這樣了,但我們和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希望他努力學習,不要放棄自己!
只見張三瘋手捏直尺當劍,向小胡刺去,小胡靈巧一閃,朝教室外飛奔而去。張三瘋乘勝追擊,奔至門口一下撞在老師身上,哈哈,張三瘋又要倒霉了!
雖然張三瘋十分瘋狂、淘氣,但也有好學的一面。他十分愛看書,無論何時何地,老師上課時也不例外,是個名副其實的書蟲。
張三瘋上課時會像兩三歲的小屁孩一樣在地上爬來爬去,我真懷疑張三瘋是不是剛上了幼兒園回來?
唉!張三瘋啥時候才可以浪子回頭,改邪歸正呢?
為什么說張三瘋是奇葩呢?因為他說話做事總是跟老師和同學反著干。
我相信,張三瘋內(nèi)心還是純潔的,有時候我還很佩服張三瘋了!希望今后張三瘋繼續(xù)努力,早日甩掉奇葩這個辱名,讓我們刮目相看。
如此為師,也是一種樂趣吧!僅以此文,獻于張三瘋同學,感謝我的教學生涯中有你!
參考文獻:
[1]劉劍華, LIUJian-hua. 我的教育故事[J]. 中國教育學刊, 2006(12):68-70.
[2]張在軍, 高振國. 感動教師心靈的教育故事[M].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