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文淵
摘要:110kV高壓電纜是現今我國采用的主要的高壓輸電線,這種電纜可以承受110kV的高壓電,且電能在傳輸過程當中損失的能量最小。本文主要是對110kV高壓電纜的施工技術展開分析,探討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110kV;高壓電纜;施工技術
通常110kV高壓電纜都是架設于高壓電塔之間,作為地區(qū)之間的電能輸送通道,而且傳輸電能的量較大。輸電距離在100公里左右時采用的一般是110kV電壓進行輸電,而我國目前輸電距離很大一部分都是在100公里左右,因此110kV輸電電纜的使用也就較多。110kV高壓電纜的施工機械設備主要包括電纜輸送機、控制電纜與動力電纜、總控箱和分控箱、滑車、牽引機、電纜放線架等,相關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如下。
1、110kV高壓電纜的施工技術分析
1.1 電纜輸送時方向的選擇
在進行電纜敷設前,首先應確保敷設現場的溫度及敷設時的平均溫度在0℃以上。其次,注意電纜輸送方向的選擇,所選的電纜輸送方向應當以電纜排管時的順方向為主,這樣既能節(jié)省時間,又能保證電纜的安全。同時,合理設置好輸送順序,最好按照按連續(xù)輸送區(qū)段進行輸送,這樣既能降低輸送機搬運頻率,又能提高輸送效率。最后,在設計施工方案時應事先將施工路徑圖設計好,且在圖中將電纜通道的頂管位置明確標記出來。
1.2 管道的清理和電纜敷設
在進行電纜敷設前,還應將保持電纜溝、排管內壁干凈無雜物,避免管道中的雜物,如石頭、硬塊等堅硬物損傷電纜,影響電纜的正常運行。尤其是預埋已久的管道必須清理干凈,可將鋼絲刷捆綁在牽引繩上,對管道進行穿通清理。在敷設電纜時,最好從上到下進行敷設,這樣有利于保護已完成敷設的電纜免受破壞。采用機械敷設電纜時,應在牽引頭與牽引繩之間或鋼絲網套與牽引繩之間,安裝與電纜頭相連接的活節(jié),這樣以防止電纜發(fā)生扭曲。在進出電纜井口時,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可在電纜井口處安裝牢靠的入井導向裝置,或在電纜管口處安裝涂有黃油潤滑劑的喇叭形保護裝置,以免電纜受到損傷。電纜放線架應注意保持穩(wěn)定,鋼軸的長度和強度應與電纜盤寬度與重量相一致,同時,檢查電纜敷設機具,確保正常運行。進行電纜敷設時,不能將電纜置于地面上或支架上摩擦,檢查電纜是否有壓扁、扭曲、絞擰等損傷現象出現。在電纜敷設后,安排人員測量金屬護層對地絕緣電阻,測量工具以2500V搖表遙測為好,如發(fā)現電纜外護套破損引起金屬護層對地的短路現象,則應及時給予處理。
1.3 電纜敷設完畢后的調整
當電纜敷設工作結束后,為了避免溫度變化引起的熱脹冷縮現象,通常情況下,不宜將電纜拉太直,現場的技術人員還應將每段電纜敷設后的順序及排列方式核實清楚,并在電纜的重要部位做好標注,如在拐彎處、工作井處、首末兩端處做好電纜編號登記,便于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進行。待電纜調整后,應使用單相卡具及橡膠墊將電纜固定于電纜首末兩端處,且固定所用的夾具不能組成閉合磁路。
1.4 電纜接頭的制作安裝
電纜接頭的制作安裝是110kV高壓電纜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其制作安裝質量直接關系到電纜線路的暢通與安全。因此,在進行電纜接頭的制作時,應確??諝庀鄬穸缺3衷?0%以下;進行塑料絕緣電纜中間頭和終端頭的制作時,溫度應為10℃~30℃,同時搭建臨時工棚,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通風性好。制作電纜終端頭時,應根據規(guī)定要求以及安裝工藝圖紙予以操作,確保電纜終端與接頭的安裝質量。此外,在制作電纜接頭前,還應加熱電纜,以消除電纜展放過程中因扭曲時而形成的機械應力和因絕緣熱收縮而引起的尺寸變化。電纜加熱時,其溫度應控制在70℃~75℃,加熱時不能超過3h。電纜中間頭從剝切到制作的全部過程必須保證一次性完成,以防止受潮。
1.5 電纜現場試驗
電纜現場試驗主要是指進行電纜交流耐壓試驗以及外護套試驗,具體表現為:①當運輸電纜到現場,將包裝拆除后應進行外護套泄漏試驗,以外護套對地為施加位置,通常情況下,泄漏電流不會較大,如果泄漏電流穩(wěn)定性低,那么試驗電壓將會不斷升高,試驗時間將會不斷延長,因此,必須立即查明原因,否則會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工序的進行。正常情況下,對交叉互聯箱連接片的接觸電阻進行測量,所測的接觸電阻應保持在20μΩ以內。②當電纜展放進入管道,位置完全固定時,應適當地進行外護套絕緣電阻試驗,仍以外護套對地為施加位置,但是所測出來的數值僅供參考,不能作為判斷依據,試驗只是作為檢驗電纜在展放過程中是否出現外皮損傷的憑證。③當電纜中間接頭、終端頭安裝工作結束后,應再次進行外護套泄漏試驗,且操作規(guī)程仍與前兩次試驗保持一致。④在實施主絕緣交流耐壓試驗時,試驗電壓應為132kV,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h,一般而言,電纜只有在空載耐壓時才會出現較大容抗,因而試驗設備需要充足的電感,電纜長度越長,所需要的電感便越多。如果因電纜長度過長而無法進行交流耐壓試驗時,可以通過對電纜施加正常系統對地電壓24h的方法進行代替。
2、110kV高壓電纜施工應注意的事項
進行施工前,應認真分析設計圖紙,并加以熟悉了解,掌握設計說明及關鍵部位施工的質量要求,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并予以處理。施工過程中,應重視施工現場的技術指導,并對現場施工情況及施工技術資料加以記錄,確保施工技術資料的完整。同時,編制準確、完整的施工計劃,力求施工工序緊密銜接,合理有序,施工人員分工明確,促進工程的順利實施。
進行電纜敷設前,應勘察所有的電纜路徑,尤其是頂管處的電纜通道。倘若施工現場條件與設計要求相符,則電纜敷設位置應處于頂管入口處附近的兩端,只有這樣才能使輸送機直接將電纜輸送到頂管管道的最底部位,以方便牽引機的啟動,防止牽引繩對頂管管道的破壞,減少電纜損傷。在電纜接頭制作的過程中,最好安排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這樣可以縮短絕緣電纜表面的暴露時間,同時,在此過程中,技術人員應注意電纜接頭的清潔,最好戴上纖維手套,避免灰塵、雜物落入絕緣電纜內。在安裝電纜接頭的過程若發(fā)現一些質量問題,如電纜操作困難,防塵效果低,安裝時搭建的防護棚太過簡單等,應及時反映上報,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在各項電纜施工進行前,應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措施培訓,使其掌握較高的技術水平,并制定作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活動中未按照技術要求執(zhí)行或者未經安全技術部門許可,均不能進行施工。電纜施工未能在工程規(guī)定的期限內進行過交流耐壓試驗的,應通過工頻正常系統電壓對電纜進行直接充電,若風險難度過大,盡量改進試驗設備,使其達到試驗要求。施工過程還應努力貫徹施工質量體系,使電纜工程施工質量滿足國家標準及設計要求,杜絕返工現象出現。
合理配置人員,制定工程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權責,并作出相應的獎懲措施,調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對電纜工程施工加強監(jiān)督與管理,確保電纜建設安全、穩(wěn)定、快速、有序地進行。
在電纜建設竣工驗收前,應制定必要的防護措施,進行現場試驗驗收,確保工程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及設計要求,同時,做好有關工程交接的準備工作。在電纜建設竣工后,按照施工合同規(guī)定應在驗收前15天提交完整的竣工資料,驗收前5天將驗收報告及時提交。
110kV高壓電纜作為現今我國電力輸送的主要渠道之一,其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必須得到施工人員的重視。本文主要是從110kV高壓電纜的施工過程出發(fā),探討相關注意事項,為相關工程實際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黃銘燊.110kV變電站進線電纜工程的施工工藝與方法探討[J].科技風,2016(23):126-127.
[2]王彬賢.110kV交聯電纜安裝及運行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2(1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