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偉 熊婷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淺靜脈輸液的留置針護理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 :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某院接收并采用淺靜脈留置針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給予常規(guī)組43例患者常規(guī)護理,給予干預組43例患者針對性護理。分析2組患者不同護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和護理滿意度的差異性。結果 :干預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為4.65%,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5.35%,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 針對性護理在年患者淺靜脈輸液的留置針護理過程中的效果顯著,能夠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患者;淺靜脈輸液;留置針;護理方法;臨床效果
引言
留置針可在患者血管內(nèi)長時間留置,操作簡便,導管較柔軟,易于穿刺,對血管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臨床主張對老年患者進行淺靜脈給藥及補液時宜使用留置針,減輕患者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痛苦,便于靜脈通道及時開通,滿足及時搶救及輸液的需要。
1對象資料和研究方法
1.1對象資料
從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在某院采用淺靜脈留置針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淺靜脈留置針輸液治療者;(2)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并發(fā)嚴重器質性病變疾病者;(3)有精神類疾病家族史及個人史者;(4)存在明顯溝通障礙者。86例行淺靜脈留置針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分為2組,常規(guī)組中,男20名,女23名患者年齡61歲~79歲之間,平均(67.88±0.34)歲。干預組中,男22名,女21名,患者年齡60歲到83歲之間,平均(67.09±0.26)歲。利用SPSS18.00軟件分析2組患者的資料,無明顯差異性(P>0.05),可進行比較研究。
1.2方法
給予常規(guī)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干預組針對性護理:(1)穿刺前針對性護理。穿刺前,臨床護理人員主動跟患者進行交流,向患者介紹淺靜脈留置針的優(yōu)點,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尊重患者,幫助患者對疾病治療的恐懼感、緊張感,消除內(nèi)心的壓力。另外,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和全身狀況,結合輸液藥物的藥性作用,為患者選擇最佳穿刺點、淺靜脈留置針的型號、以及穿刺部位,并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2)導管護理。使用透明敷貼將導管固定牢靠,并使用彈力繃帶進行輔助固定,保證導管固定良好。當導管不暢、每日靜脈輸液前及輸液后,對其進行沖管,保證導管通暢。每次輸液后進行封管,封管時使用5ml生理鹽水。每日對穿刺點進行觀察,觀察敷貼有無污染、潮濕及缺損,穿刺點有無滲血、滲液,并及時更換。若患者出現(xiàn)靜脈炎、滲出、導管堵塞、導管滑脫等并發(fā)癥,應及時向主治醫(yī)生報告,并立即處理。(3)皮膚護理,對皮膚進行消毒工作,用0.5%絡合碘進行消毒,觀察針頭位置有無變化,有無滲液現(xiàn)象發(fā)生。(4)維護留置針,貼膜保證平整,發(fā)生卷曲則需及時更換,每次輸液結束用肝素進行封管,拔針時按壓血管壁10min,拔針時需操作快速,不然易引起血管壁損傷。
1.3評價標準
1.4數(shù)據(jù)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2組患者不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
結果如表1所示。干預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為4.65%,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
2.2分析2組患者不同護理后滿意度的差異性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5.35%,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
3討論
老年人由于年齡較大,多病共存,且病情變化較快,對及時建立上肢靜脈通道具有較高要求,才能滿足及時搶救及輸液的需要。老年人機體功能逐漸衰退,易伴有動脈硬化,血流速度較慢,血管彈性較差,管壁較厚,輸液時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痛苦較大,若病情發(fā)生突變或危重,無法及時搶救及輸液,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較大威脅。因此,留置針在老年淺靜脈輸液患者中應用較為廣泛。近幾年,臨床護理發(fā)展迅速,越來越多的醫(yī)生和患者重視臨床護理,促使臨床護理逐漸成為輔助治療及操作的重要手段。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對留置針了解較少,易產(chǎn)生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心理負擔及思想壓力較大,不利于穿刺工作順利完成;留置期間還易引起導管不暢、靜脈炎、皮膚感染等不良反應,對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威脅。由此可見,對老年患者使用留置針期間,應做好相應護理,保證穿刺工作順利進行,提高患者配合度,減少不良反應。在使用留置針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體型較瘦的患者皮下脂肪較少,皮膚松弛,在對皮膚進行穿刺時需將皮膚繃緊,進針的方向以及角度需適宜。對于末梢循環(huán)功能欠缺患者,需在穿刺肌膚處進行熱敷,也可以使用拍打的方法讓靜脈充盈,再開始進針。對于肥胖患者,不易找準血管位置,在穿刺后需進行反復推壓,探明靜脈的深淺準確進針。(2)每隔6h需對患者的留置針進行檢查,若有異常立刻處理。(3)叮囑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如避免手提重物、避免穿刺部位潮濕等等。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針對性護理的患者護理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為4.65%,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的25.58%;采用針對性護理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為95.35%,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62.79%,可推廣應用。
綜上認為,針對性護理在老年患者淺靜脈輸液留置針中應用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姚倩,田甜.老年長期輸液患者應用淺靜脈留置針的安全管理[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8,44(3):233-235.
[2]周旭秀,章希婭,劉丹紅,等.老年患者使用留置針逆向靜脈穿刺輸液50例護理[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8,40(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