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摘要:隨著城市化建設和人類活動的加劇,我國的水資源出現了短缺的現象,加上雨水帶來的相關污染及洪澇災害,“海綿城市”的理念橫空出世。本文將根據園林植物景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進行總結,闡述目前園林植物景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擔當。
關鍵詞:園林植物景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花園
近些年來,城市化腳步逐漸加快,人們獲得了更加優(yōu)質的生活水平的同時,城市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受到了較大破壞,大大降低了城市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從目前來看,我國部分城市的旱澇災害比較明顯,個別城市甚至對于雨水的利用率極低,導致面對較大降水量時難以處理,出現洪澇災害。面對這樣的事實,“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便對城市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城市水資源應用提出了綜合指標。
一、何謂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賦予城市海綿一樣的特性,使其具備“吸水”和“放水”的能力。實際上,海綿城市是根據國外先進的雨洪管理經驗而總結出的新式城市管理方法,更加適合我國國情。它要求在雨水降下后城市對于雨水有較強的收集能力,并將這些收集來的雨水進行凈化,作為儲備水源儲存。當有干旱發(fā)生時,城市能夠將儲存的水源釋放出來,解除城市的干旱危機。
二、園林植物景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
以往對于城市中園林植物景觀的要求是美觀即可,對于其儲水能力和凈化能力并沒有太多人關注,而在“海綿城市”的理念提出后,人們便注意到園林景觀在海綿城市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海綿”兩字的含義便是對于水資源的存儲和利用,而園林植物景觀除了能夠對于雨水進行儲存、凈化,甚至還能夠凈化空氣,若針對園林植物景觀的這一特點加以利用,將城市和園林植物景觀有機的結合到一起,相信城市對于雨水的凈化和吸收能力將會大大加強,對于洪澇災害的發(fā)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還可以保障水源的儲備,避免城市出現干旱現象。由此看來,園林植物景觀的特點十分切合海綿城市的理念。
三、目前城市水資源面臨的問題
(一)人類活動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類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干涉十分嚴重,對于地表的改造使得雨水降下后不能夠快速滲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進行排除,而這樣便導致雨水降下后徑流面積大大擴張,一旦降水量超出了排水系統(tǒng)的承受范圍,便會導致雨水堆積,這也是我國許多地方城市面對龐大的降水量無法有效處理,出現內澇情況的原因。其次,以往的城市建設沒有對于周圍植被進行保護,導致植被大量減少,若降水量較大便會因為儲水功能的降低而發(fā)生洪澇災害。
(二)傳統(tǒng)儲水、排水理念的局限
在傳統(tǒng)城市的建設當中,對于城市儲水利用、雨水排放的理念還較為落后,絕大多數是利用埋設在地下的排水管道進行輸送,經由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后再利用,而這樣制式的管道設置和管理工作便導致水資源分割嚴重,使得水資源和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脫節(jié),水源無法進入土壤,雨水難以匯集到江河湖當中,使得整個城市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過于片面[1]。
四、目前園林植物景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擔當
(一)修復棲息地
海綿城市的建設需要保障城市水資源生態(tài)結構的穩(wěn)定,其目的主要是針對水資源污染,而傳統(tǒng)的水資源污染治理主要是依靠單調的措施進行治理,往往治理效果比較差,并不能很好地解決水資源出現的污染問題,而這些沒有經過徹底治理的污水再通過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排放入外界,便會對于周圍環(huán)境進行污染。對于這樣的情況,治理人員在近些年來逐漸發(fā)現通過在城市中建立濕地公園的方式能夠很好的處理水資源問題,這種園林植物景觀不但能夠處理水資源污染,還能夠對于城市氣候、水質、防洪等方面做出杰出貢獻。在濕地公園的設計上,能夠選用的植物種類豐富,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葉植物等能夠較大程度上滿足濕地公園的美觀建設,同時這些園林植物能夠保障城市的防洪、水質凈化、空氣凈化、氣候調節(jié)等功能,使得城市在具備良好的景觀供人觀賞之外還擁有較強的水資源凈化能力[2]。
(二)屋頂綠化
以往人們的生活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感受主要圍繞在身邊,因此在城市屋頂上進行綠化建設便常常被人們所忽略。屋頂相較于路面面積較小,但同樣能夠蓄積較大的水量,因此對于屋頂進行綠化工作同樣能夠對于海綿城市的構建做出貢獻。目前來看,大部分屋頂園林植物景觀的構建都是選擇使用較為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確保植物能夠在屋頂正常生長。其次,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一般選擇能夠耐得住風沙、高溫和干旱的植物,降低了管理的難度。如此一來,屋頂的園林植物景觀建設便能夠為海綿城市的建設出一份力,積少成多。最后,屋頂綠化建設必須要結合更加合理的排水系統(tǒng),在面對強降雨時能夠快速將雨水排除。近些年來,屋頂綠化建設的工程數量還是很少,施工方一般因為節(jié)約資金的緣故而將屋頂綠化工程大大簡化,因此希望有關建筑部門能夠重視屋頂綠化工程的建設。
(三)路邊小綠地建設
城市當中的小面積綠地能夠提高城市的觀賞性,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海綿城市的吸水能力,若能夠將其和人們生活、工作建筑結合得當,便能夠使得人們生活體驗更上一層樓的同時保障海綿城市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相比其他園林植物景觀工程,小面積綠地的建設更加靈活,合理的下凹深度以及較小的占地面積,使得這項園林植物景觀工程成為近些年來海綿城市建設的寵兒。相關的建設人員在設計以及應用路邊小綠地前需要保障降水發(fā)生時該地域的徑流量在小綠地的承受范圍內,且周圍的綠化建設能夠較好地消除該地域的洪澇現象[3]。其次,對于小綠地植物種類的選擇一定要選擇能夠適應水陸兩種環(huán)境的植物,以免植物因為在干濕兩種生存狀態(tài)切換的過程中死去。最后,選擇的植物種類最好能夠保障在各個季節(jié)都有一定的觀賞性,在保障其對于水資源的滲透能力和凈化能力的基礎上給予城市居民更良好的觀賞體驗。
(四)雨水花園
雨水花園被稱為海綿城市的小氣孔,同小綠地一樣被廣泛使用于如今的海綿城市建設當中,其維護簡單,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并且具備不錯的觀賞效果,成為海綿城市當中不可多得的靚麗風景。雨水花園通過采用觀賞效果好且對于雨水有較強儲存能力的植物進行設計,達到儲存和凈化雨水效果的同時還具備較強的觀賞性。其次,雨水花園的使用能夠結合其他生態(tài)景觀,構成較好的生態(tài)循環(huán),如將雨水花園和人工湖相結合,將雨水作為植物生長的水源,而植物也能夠保障湖中淤泥處于一個健康穩(wěn)定的狀態(tài),達到經濟和生態(tài)的共同勝利[4]。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表述,海綿城市的理念正在逐步落實,人們對于城市綠化以及雨水儲存及排放的關注也正在逐步提升。但我國目前所達到的園林植物景觀建設工作還遠遠沒有達到預期,部分地區(qū)城市的洪澇災害仍然嚴重,時常出現排水系統(tǒng)難以處理的雨水堆積,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出行。因此,相關人員需要更好地提高自己,在設計和建設當中貫徹海綿城市的理念,通過屋頂綠化、滲透路面、雨水花園等更多的園林植物景觀建設方式來減輕城市的洪澇災害,將已有的方式結合,創(chuàng)造出更加豐富多樣綠化工程結合模板,提高城市綠化水平且達到更好的雨水處理效果。
參考文獻:
[1]楊陽,周建華.園林植物在海綿城市生態(tài)基礎設施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10):93-95.
[2]段瑞.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園林景觀中的實踐[J].山西建筑,2017,43(2):209-210.
[3]陳子薇.園林植物景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有效運用[J].現代園藝,2017(14):138-138.
[4]田安康.植物景觀在海綿城市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現代園藝,2016(2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