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性別平等在中國教育史中的發(fā)展

2019-10-21 04:16閔丹琪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9年44期
關鍵詞:性別平等教育史教育公平

摘? 要:從封建社會到五四運動再到新中國成立,思想文化,法律政策,教育教學本身等因素都推動了中國教育中性別平等意識的發(fā)展,男女應當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也被社會所認同。然而當今的中國教育依然存在著女性入學率相對較低,重男輕女思想無法根除,教學內容存在對性別的刻板印象等問題。為此,應當深入完善相關法律政策,保障女性入學權利,營造性別平等的社會風氣和校風家風。

關鍵詞:女性教育? 性別平等? 教育公平? 教育史? 受教育權

夸美紐斯曾在教育學著作《大教學論》中說:“所有男女兒童都應該上學,教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必要的?!倍缭诠畔ED時期,柏拉圖在其《理想國》中也同樣提出了女子應該和男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權利的觀點。教育中性別平等的重要性及如何減輕教育中的性別歧視,一直是古今中外探討的焦點問題。縱觀千年,教育公平發(fā)展史作為中國教育發(fā)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在教育振興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隨著中國社會性別平等意識的增強,教育中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現(xiàn)代中國女性因此擁有更多的受教育機會。中國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問題,不僅與每個中國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更是建立良性教育氛圍的保障,是創(chuàng)建公平公正、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社會的基石。

一、性別平等在中國教育史中各階段的發(fā)展

(一)封建社會的中國教育

盡管中國的教育歷史可以追溯到夏朝,中國女性的教育在近三千年來卻幾乎從未存在過。這與中國的文化思想和男權制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古代中國,儒家文化在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漢朝儒家推崇“三從四德”,宋朝儒家則推崇女性貞節(jié),這些思想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社會對于女性及其受教育權的定位。除此之外,男權制度中重男輕女的思想也決定了女性在家庭中扮演了做家務、照顧丈夫和撫養(yǎng)孩子的角色——“一個完美的妻子永遠不會像男人一樣去學校學習”。

到了晚清時期,雖然西方世界自由、平等的思想已經傳入中國封建社會,但“女子應該遵守婦道”“女子無才便是德”等傳統(tǒng)思想卻依然扎根于人們的心中。纏足習俗在清朝社會的流行便是這一社會現(xiàn)象的深刻體現(xiàn)。這種習俗不僅滿足了男性畸形的審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活動范圍,使她們無法上學。

(二)教育性別平等的轉折點

1900年后,中國女性的受教育權利逐漸提高,幾個沿海城市開辦了一系列私立女子學校。中國政府也在1907年正式支持女性上學。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壬子癸丑學制”,女性第一次被允許和男性上同一所初等小學,男女同校教育首次在公立學校推行。雖然男女同校的舉措并不意味著男女教育上的平等,卻成為性別平等發(fā)展在中國教育史進程中的重要轉折點。

(三)新時代新思想

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相繼爆發(fā),使社會中涌現(xiàn)出一些新青年。他們傳播民主和自由主義的新思想,挑戰(zhàn)中國舊倫理,促使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一些女子學校。1919年,一些國立大學首次招收女性,當時此前不招收女性的北京大學首次錄取了9名女子。之后民國政府又頒布了“壬戌學制”徹底消除了性別界限,使小學男女同校成為普遍現(xiàn)象。這些學校為中國女性接觸西方先進思想提供了平臺,也為各個領域培養(yǎng)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時代女性,如宋慶齡、林徽因和張愛玲等。然而,這個時代,男女青年受教育的目的和程度是不同,女性的教育旨在培養(yǎng)“好妻子”。對于女性來說,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他們能夠照料丈夫,增進家庭幸福。除此之外,很明顯,能享受到教育權利的女性大多來自思想開放或顯赫的家庭,而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的女生仍然缺少上學的機會。雖然全國女性受教育水平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在一些農村和偏遠地區(qū),女性受教育程度仍然很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教育性別公平的發(fā)展,然而這樣的公平是具有局限性的。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思想開辟了中國女性教育的新篇章。“女人能頂半邊天”“婦女是一支偉大的人力資源”等毛澤東語錄不僅肯定了中國女性在社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鼓勵更多中國女性為自己爭取包括教育權在內的諸多權利,改變自己長此以往受壓迫的局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女性受教育的權利更加重視,政府頒布了一系列促進性別平等的政策和法律。如“女性不能因性別而拒絕接受教育”這條規(guī)定在《中國女性發(fā)展綱要(2001—2010)》被明確提出。2000年,99.07%的女性都接受了初等教育。國家和政府的力量在推動中國男女平等教育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性別平等基本國策實施情況》和《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手冊》相繼編撰完成。此外,中國女性受教育權的問題不僅受到政府政策的關注,也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大多數(shù)中國家庭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女孩的教育,鼓勵其女兒參加各種興趣班,如鋼琴班、繪畫班、舞蹈班等,與男生共同競爭。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無論是女孩還是男孩,只要他們的家庭經濟實力允許,都會支持孩子的教育。女學生也同樣擁有出國深造的機會,甚至在近幾年女留學生人數(shù)遠超男學生。

二、當今中國教育中的性別不平等現(xiàn)象

然而,中國實現(xiàn)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統(tǒng)計學和社會的角度來看,教育領域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依然嚴峻。具體表現(xiàn)在:

其一,全國女性入學率依然小于男性。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顯示,2018年,6歲及以上未上過學的女性占全國6歲及以上女性的約7.85%,而6歲及以上男性未入學率僅有3.03%。雖然全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教育法》中也明確規(guī)定了平等入學,但是由于政策落實、社會偏見、家庭等各種原因,女性在平等享有教育權利中仍處于不利地位。

其二,教育中的性別不平等現(xiàn)象在一些農村和貧困偏遠地區(qū)尤為嚴重。這不僅與其教學水平相對低下,教學資源相對落后有關,也與部分家庭仍秉持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關,不愿意將資金和時間投入到女孩的教育上。教學資源的有限和家庭的不重視導致農村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既少于農村的男性,也少于城市的女性。

其三,中國高等教育存在學科上性別比例不均衡的現(xiàn)象。一些專業(yè),如力學、計算機科學和物理學等,女生遠遠少于男生,而語言文學,外國語,歷史等學科則受到女生的青睞。專業(yè)上的性別分布不平衡阻礙了女性平等地接受教育及參與社會發(fā)展。

其四,在教學內容和教師育人等方面,仍然存在性別歧視現(xiàn)象。對于教學內容來說,一些教材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不僅影響了學生對性別平等的看法,更破壞了教育公平的原則。比如,中小學教科書插畫多將警察、醫(yī)生、宇航員以男性的形象展現(xiàn),而將教師、護士以女性的形象展現(xiàn)。而教師育人方面,一些教師仍懷著重男輕女的舊思想,無法做到以身作則、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有色眼鏡傷害了學生的心靈,阻礙了學生形成良好的性別平等意識。

三、推動中國教育中性別平等發(fā)展的建議

縱觀性別平等在中國教育歷史中的發(fā)展,國家支持力度,社會整體氛圍(對女性的態(tài)度,對女性身份定位),家庭氛圍(重男輕女思想)和教育教學本身等因素都影響了其發(fā)展。因此針對不同的方面提出解決措施如下:

(一)保障女性義務教育,重視女性高等教育

政府和教育部門通過完善相關法律,出臺鼓勵女性入學的優(yōu)惠政策,落實九年義務教育,切實保障女性的受教育權利。雖然僅僅靠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思想,但是其有利于提高女性入學率,營造重視教育公平的社會氛圍。除此之外,根據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母親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就越健康。與受過高等教育的父親相比,受過高等教育的母親對家庭和社會來說都顯得更加有必要。因此政府在保障女性基礎教育的同時,也應給予高等教育足夠的重視。

(二)合理分配城鄉(xiāng)教學資源,改變農村重男輕女思想

消除農村教育中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一方面要投入更多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另一方面則要加大教育公平政策的宣傳力度,改變偏遠貧困地區(qū)和農村家庭輕視女性教育的固有思想,使農村女性享有和城市女性同等的入學機會。

(三)宣傳性別平等意識,營造人人平等的教育風尚

各級教育管理者、教師隊伍做好宣傳工作,在一言一行中堅持性別平等的原則,讓性別平等意識滲透到日常的管理和教學活動中。通過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諄諄教導,讓學生耳濡目染,自覺形成平等意識。

(四)提高教材質量,提升教師自身素養(yǎng)

首先教材和學生課外讀物中應當杜絕一切關于性別歧視的內容,體現(xiàn)性別平等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其次,在招聘教師時,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因性別而歧視任何一名應聘者。并且嚴格把控教師的個人素質,通過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影響學生和校風。

參考文獻

[1]唐婭輝.論教育政策與性別平等[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05):27-29.

[2]郭冬生.從教育中的性別問題談完善我國公共教育政策[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1,23(04):31-34.

[3]孫國鋒,鄭憲恒,皇甫亞楠.清末民國時期“賢妻良母”女子教育觀回顧——以性別平等為視角[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63-64+68.

[4]程思雨.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公正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7.

[5]吳式穎,李明德主編.外國教育史教程(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1+140-145.

[6]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7]徐愛新.中國女性教育主流化的歷史進程與發(fā)展特征[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8(05):44-47.

作者簡介

閔丹琪(1999.8—),女,漢族,籍貫:湖北省鄂州市,本科,教育學,在讀學生。

猜你喜歡
性別平等教育史教育公平
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學模式在教育史課程中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淺析中國教育史學科發(fā)展現(xiàn)實路徑
蔡元培構建教育民主決策制度的嘗試
中國婦女發(fā)展與性別平等問題分析
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雙性同體意象及其嬗變
教育公平視角下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視角的少數(shù)民族義務教育發(fā)展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從伊甸園故事看男女性別和身體的處境
歐內斯特·卡倫巴赫生態(tài)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和性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