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兩個女孩,一般高,一樣花式的毛衣,一樣盤在頭上的發(fā)辮,一模一樣的眉眼兒。
照相館師傅問:你們是雙胞胎?不是。親姐妹?不是。滿心奇怪。
她倆的家相隔不遠,一個是城市戶口,父母是干部;一個家在城郊,爸媽是農民。
姐姐記憶最深的是中學時上勞動課,在校外的機務段拉爐渣。眼尖的同學發(fā)現,一個正彎腰撿煤渣的女孩長得與她一模一樣。
妹妹也有同樣的經歷,走在路上,被從未謀面的陌生人拉住,親熱地說:“你是某某呀?!彼涿睢?/p>
終于有一天,雙方的熱心同學將她們拉到一塊兒,你看我,我看你,就像照鏡子。撲哧一笑,咱合個影吧。
兩個14歲女孩,就此結下了情誼。
按戶口本上的出生年月排了姐妹。姐姐家境好,做新衣時,總央求母親給妹妹也做一件,有好吃的,一定給妹妹留一份。
都有了小家庭,仍來往密切。姐夫中年因病去世,姐姐獨自撫養(yǎng)兩個孩子,還治病欠下的債,妹妹經常前去幫忙。妹妹下崗做小生意,每次進貨,都不忘給姐姐捎點日用品、小食品。
到底是不是親姐妹?姐姐說不可能,自己性格外向,大大咧咧,妹妹內向,與人處世小心翼翼。妹妹卻堅定地認為,兩人就是親姐妹。
到了新世紀,有了DNA鑒定一說,可經濟條件不允許。不甘心,偶然在報紙上看到電視上尋親的節(jié)目,兩人抱著試一試的念頭給節(jié)目組寫了一封信。
節(jié)目直播現場,姐妹倆心中忐忑,身世揭曉的時刻就要來臨。主持人撥通電話:經基因鑒定,兩人是單卵孿生姐妹!姐妹倆含淚相擁,這與她們14歲合影,已過去了34年。
這一刻,實在是太美好了。
更美好的是,幾經周折后,姐妹倆與家鄉(xiāng)的哥哥姐姐團聚了。
大哥還原了當年情景:家鄉(xiāng)鬧饑荒,家中六個子女,母親病重,實在無力養(yǎng)大雙胞胎姐妹,父親和大哥一人一個,抱走了姐妹倆,“給她倆找條生路”。母親雙淚長流,四個月后離開人世。
而究竟誰是姐姐誰是妹妹,大哥說:我記得老大頑皮摔了一跤,額頭有個疤。妹妹摸著自己額頭說,原來我才是姐姐啊。
剪不斷、打不散的孿生姐妹,即使成為陌路,也會憑著與生俱來的密碼在人海中認出對方,親如一家。
楊文朗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