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民醫(yī)院(450000)張艷麗 路廣利 趙紅霞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臨床致死率、致殘率均較高,既往臨床主張早期絕對臥床休息,以緩解心臟負荷[1],但近年來,隨著臨床對AMI病理研究及心臟康復訓練研究的不斷深入了解,有研究指出[2],對無合并癥的AMI患者進行早期適量活動訓練有助于降低致殘、致死風險。對此,本研究將對近年我院收治的78例AMI患者于住院期間開展I期心臟康復訓練,并取得滿意度干預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6例AMI患者,均符合《內(nèi)科學(第八版)》中的診斷標準[3],且經(jīng)心電圖、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檢查及超聲心動圖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經(jīng)急救處理后無其他合并癥,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史、意識障礙、言語理解功能障礙、對本研究訓練依從性較差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8例,其中觀察組男40例,女38例;年齡45~78歲,平均(56.3±2.5)歲。對照組男43例,女35例;年齡46~80歲,平均(57.9±2.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急救處理,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活動護理,即第一周絕對臥床休息,第二周適當活動,但仍以臥床休息為主;觀察組在治療基礎(chǔ)上由專職護理人員對患者開展I期心臟康復訓練,具體操作如下:①入院當日。指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12h,引導患者進行各項常規(guī)檢查,對心理過度緊張者予以必要的心理安撫;指導家屬為患者進行床上被動訓練,活動各關(guān)節(jié)、上肢伸展、屈伸下肢、下肢直腿抬高等,被動訓練幅度易緩慢、訓練幅度不宜過頻。②入院2~3天。向患者講解心肌梗死的相關(guān)疾病知識,并接受早期康復訓練的價值,列舉成功治療案例,提高訓練依從性;指導患者主動床上運動訓練,動作內(nèi)容同入院首日,以患者耐受為佳;指導患者早床上自行洗漱、進食、床上排便。③入院4~5d。指導患者進行下床活動準備,由坐臥于床上、床邊坐,逐步過渡到下床站立、由他人攙扶下在病房內(nèi)緩慢行走,訓練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過渡勞累;向患者講解誘發(fā)心肌梗死的風險因素,如吸煙、飲酒、熬夜等,為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④入院6~10d。引導患者在脫離他人攙扶下能行走15min,或可上下2層樓,且能完全或大部分生活自理;向患者宣教心肌梗死日常用藥,使患者了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和用藥方法。⑤入院11~14d。為患者制定有強度的活動計劃表,模擬出院后活動,并協(xié)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對患者進行出院前指導,宣教出院后的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記錄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②記錄兩組康復恢復情況,包括左室功能(LVEF)、心功能、心絞痛程度、6min步行距離、生活自理能力及住院天數(shù)。
1.4 評定標準 采用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提出的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評定心功能;采用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制定的勞累性心絞痛(CCS)的分級標準評定心絞痛程度;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評定生活自理能力,其中100分為無需依賴,61~99為輕度依賴,41~60分為中度依賴,≤40分為重度依賴。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s標識,比較用t檢驗。P<0.05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3.84%,低于對照組的24.3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康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LVEF<50%率、NYHA分級Ⅰ級率、CCS分級Ⅰ級率、生活無需依賴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6min步行距離多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康復情況比較
AMI起病急驟,病情進展快,易出現(xiàn)各種心血管不良事件,既往因AMI疾病特征,臨床常要求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待病情緩解后,在進行運動康復指導,但長期臥床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增加冠脈血栓形成的風險,且會降低心臟儲備能力,不利于心功能的恢復[4]。近年來,隨著臨床對AMI康復訓練的不斷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對無合并癥的AMI患者早期適度活動,有助于擴張冠狀動脈,對建立冠狀動脈側(cè)枝循環(huán)有積極作用,從而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動脈壓,減慢心率,提高心臟儲備能力,且還可減少血小板聚集,減少冠脈血栓形成,繼而有助于促進心功能的恢復,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5]。
近年來,隨著PCI廣泛應用于臨床,AMI病死率已經(jīng)顯著下降,但如何盡快恢復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血管結(jié)局則成為臨床醫(yī)護人員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本研究對經(jīng)積極搶救的AMI患者,在無復發(fā)缺血性不適、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等合并癥基礎(chǔ)上開展I期心臟康復訓練,在入院當日臥床休息12h后,即予以被動訓練,再通過漸進性低強度的運動訓練,逐漸過渡的到有強度的主動活動;在運動指導基礎(chǔ)上,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及心理疏導,使患者在運動康復中,逐漸掌握疾病相關(guān)知識、用藥知識、誘發(fā)疾病的因素等,以穩(wěn)定患者情緒,改善日常生活習慣,提高日常生活能力[6]。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各臨床康復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果提示,對AMI患者進行I期心臟康復訓練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率,并有助于促進患者臨床康復,縮短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對AMI患者于入院后開展I期心臟康復訓,可提高康復質(zhì)量,減少不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