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欣
女兒入學前,鄰居周末偶爾加班,就會將和女兒年齡相仿的琪琪托付給我。好客的女兒見有小朋友來,立刻取出所有的玩具和零食,和其分享,兩人邊吃邊玩。幾次托管后,鄰居認為我好說話,加班的次數(shù)便越發(fā)頻繁,托付孩子也越發(fā)理所當然。
我不勝其擾,女兒卻仍是好吃好喝地招待,就連她最愛吃的巧克力,也對琪琪拱手相讓。場景到最后,就成了琪琪吃,女兒在一旁看,饞得不行時,女兒才低聲說:“媽媽說巧克力不能多吃,吃多了長蛀牙。”說歸說,卻無法阻止人家照舊吃干抹凈。琪琪一走,留下女兒一臉不爽地看著空盒子發(fā)呆??粗@樣的女兒,我真不知該說什么好。
后來一次,我忘了備零食,琪琪來了沒吃到好吃的,就問女兒:“今天怎么沒有巧克力呢?”女兒跑來找我要,我隨口應付她:“這會沒空,等下去買?!眱扇送媪瞬坏?分鐘,琪琪就不耐煩了,毫不客氣地推了女兒一把:“你家一點都不好玩,連好吃的都沒有,下次再也不和你玩了?!?/p>
琪琪走后,女兒很不開心:“她只顧自己吃,都不知道給我留一顆,我也不喜歡和她玩。”看她那樣,我真是哭笑不得。趁她心疼,我正好多說幾句:“你用零食招待琪琪,是為了讓她高興,可是我們做事不只是為別人高興,也要自己高興,如果她不懂得分享和禮讓,你為什么還要不停地給予呢?你完全可以給自己保留些,用其余的零食去招待她,這樣她吃了,你也還有,大家就都開心了?!?/p>
女兒一聽,使勁點點頭。這之后,女兒總算懂得,對于不知感恩的人來說,熱心要有所保留。
女兒二年級時,班上一位同學患了急性白血病,要做骨髓移植手術,還差10來萬元的費用,學校為此號召各年級捐款。
女兒回到家,取出自己的存錢罐,嘩啦一聲把錢都倒了出來,她按面值分類,一邊數(shù)一邊自言自語:“把10元的捐給劉亮做手術,5元的給他買個生日蛋糕,剩下這些1元的,留給我自己買好吃的,好不好呢?”
看女兒要在這件事上實行“二分法”,我立刻過去開導她:“樂樂,媽媽以前教你要在不懂感恩的人面前有所保留,可劉亮的事情不一樣,他在等錢救命,你剩下的1元也買不了多少零食,這些零食你暫時吃不上也不影響什么,可是現(xiàn)在的每一元錢對劉亮來說都至關重要,如果你為了一點零食放棄幫助劉亮,即使以后你天天吃零食,又能快樂多少呢?”
女兒眨巴兩下眼睛,說:“媽媽,我知道這些錢可以救劉亮的命,放學路上我就想著把錢都捐給他,我就是在看到錢時有點舍不得,畢竟這錢是我平時刷碗掃地辛苦掙的,不過一想到以后我還會掙更多錢的,我還是決定把錢都捐了?!?/p>
看著懂事的女兒,我一臉欣慰,趴在寫字臺上和她一起數(shù)錢:“不錯啊閨女,給家里打工半年掙了500多塊呢,你幫助同學,媽媽也不能袖手旁觀,干脆給你湊成1000塊,明天一起捐給劉亮。”
“歐耶,媽媽萬歲?!迸畠焊吲d地捧著我的臉親了一下。
女兒三年級以后,上學放學就一個人坐地鐵和公交,冬天天短,有一天臨近天黑,我才在公交車站看見她的身影??此宦沸∨苓^來,我還是忍不住責備她:“怎么這么晚才回來,我給老師打電話說已經放學一個小時了?!?/p>
“媽媽,我和同學劉麗在地鐵站看見一個乞討的小姑娘,和我們年紀差不多,我給她5角錢,劉麗還說要把她送回家?!?/p>
聽女兒說要送陌生人回家,我立刻緊張起來,聲音也不由得提高八度:“你是怎么搞的,我和你說了多少遍,不要和陌生人搭訕,不要……”
我的話還沒說完,女兒就笑著補充道:“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跟陌生人走,這些話你都說八百遍了,我能不記得嗎?是劉麗要送她,最后還是我說,她家里人會來接她的,劉麗這才和我走的?!?/p>
雖然是一場虛驚,可我還是為女孩們的不設防感到后怕?!皹窐?,熱心是好事,可熱心是有尺度的,不是每次熱心都會有好結果,要有警惕心,熱心一定要建立在保全自己的基礎上?!?/p>
女兒聽我又在嘮叨,只好耐心地安慰我:“媽媽,我知道做事要辨別真假?!?/p>
看著熱心腸的女兒,我不禁笑了。能夠讓熱心與智慧并存,在付出的同時掌握好尺度,知道護得自身周全,才是對家人最大的愛護,也是對別人最好的幫助。女兒一定會做得更好。
(旺仔糖摘自《分憂》2019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