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作良
我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京郊山村,對于車的概念,別有一番深刻和不同的記憶。
兒時,自己曾有個玩具車。這輛車是父親用木頭做的,一個木車斗,兩只木轱轆,拴上一根細麻繩,我用它在滿是泥土的門前運土、運石子,多拉快跑,樂此不疲。我還玩過一種風車。在一根稍短的高粱稈上固定好兩個指向不同的硬紙片,再在這根短高粱稈中間挖出一個小洞,用一根細木棍通過小洞插在一根長高粱稈上,作為手柄,這樣風車就做成了。這種小風車,你跑得越快,它轉(zhuǎn)得就越快,既可以自己玩,還可以跟小伙伴一起比賽,很受孩子們青睞。
那時,母親也有一輛車,應(yīng)該稱一架車,那就是紡車。天冷了,別人冬閑了,母親卻閑不下來,那架紡車就該轉(zhuǎn)個不停了。因為全家穿的衣服、用的布料,都是母親用紡車搖出來的線做成的。當時剛剛通電,雖然有電燈,但經(jīng)常停電,暖暖的被窩里,閃閃的油燈下,媽媽的紡車聲是最好的催眠曲。
爸爸的車,則是一架扇車。金秋時節(jié),在生產(chǎn)隊的場院里,爸爸用鐵柄手搖把,搖起這架木制扇車的風扇,分離出谷糠、秕谷,讓金燦燦的谷子堆成一座小山。我們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在谷草垛、玉米皮堆里摸爬滾打,與那些大人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交相輝映。
上小學的時候,村子里買了一臺手扶拖拉機。這個車既可以跑運輸、運東西,還可以耕地、發(fā)電,用處頗大,鄉(xiāng)親們對它也著實愛護有加。每當我們這些不知深淺的熊孩子靠近,就會受到極負責任的拖拉機手的監(jiān)視甚至呵斥。偶爾這個拖拉機手“善心”發(fā)現(xiàn),笑瞇瞇地讓我們接近一下,甚至坐進車斗,搖響發(fā)動機跑一陣,那簡直是莫大的榮幸。至于那個拖拉機手繪聲繪色地講述開著這臺拖拉機進北京城拉貨,“突突突”從天安門前經(jīng)過的情景,更是讓我們垂涎三尺,羨慕不已。
由于村子在半山腰,我們上高中需要到十里外的鄉(xiāng)中學。當時,最大的愿望是有輛自行車。家長們每天能掙三兩毛錢,干上一年,也剩不下三五十元,還要留作下一年的全年支出,買自行車簡直是遙不可及。上下學的路上,同學們基本都是仨一群,倆一伙地步行。由于路上只有一天兩趟的白色公共汽車經(jīng)過,砂石路倒顯得很寬敞。高中快畢業(yè)時,在縣里玻璃廠上班的姐姐買了一輛自行車,自己舍不得騎,為讓我好好準備高考,把車子讓我騎,使我一下子從“陸軍”變成了“騎兵”。就是這輛自行車,帶我走出了閉塞的山溝溝,走向了更加廣闊的天地。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春風習習吹來,人們生活逐步有了巨大改觀。田間的爛泥路變成了水泥路;手推車、小驢車也逐漸變成了“三馬車”、農(nóng)用車;鄉(xiāng)間公路也由坑坑洼洼的砂石路變成了平坦的柏油路。路上車水馬龍,村村通公交,半個小時一趟,把小山村跟外面的世界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家里的自行車基本成為使用率不高的過去時,取而代之的是私家轎車、兩輪或三輪電動車,九十多歲的老母親也用上了老年代步車。就連一歲多的小孫子,也擁有嬰兒車、學步車、滑板車等四五輛車,小家伙儼然成了“車老板”。
車在路上行,全靠馬路平。愜意的鄉(xiāng)村路、平展的大馬路、順暢的高速路以及正在修建的城鐵路,讓京郊走上了快車道,全區(qū)物流及綠色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方興未艾,宜居宜業(yè)宜游成為京郊閃亮的名片。我們相信,只要路往前走,車往前開,就一定能步入新的天地,走向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