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每年秋天,院子里的葡萄樹便結(jié)滿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綠葡萄,在秋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在巴掌大的綠葉的襯托下,宛如一顆顆綠瑪瑙,在秋風(fēng)中搖曳。
夏末秋初時,綠葡萄還不太成熟,淘氣的孩童就忍不住偷偷跑到葡萄藤下摘兩串。觀望沒人,一把塞入嘴中。一開始還有些酸爽,到了后面更全剩苦澀。少年的不懂事就像這夏末秋初的葡萄,辛酸而苦澀。而到了秋日中旬的葡萄就滿口甘甜了。
正如錢鐘書在《圍城》中寫到的兩種人:一串葡萄,一類人先吃好的,再吃壞的;而另一類人卻把好的留在最后。如果你問我會選擇哪一類,那我告訴你,我選后者。嘗盡了葡萄的苦澀,好葡萄就會更加美味。而嘗盡了甘甜便咽不下苦澀,人生就是如此吧。
遇到的困難就如同苦澀的葡萄,沒人想要。得到的幸福卻如同甘甜的葡萄,人人向往。可不嘗苦澀,又怎知甘甜?
我想,我們這些少年的成長大概也如同葡萄一樣,只要努力向上,終會由青澀酸楚變得成熟甜蜜。
(作者系河南方城縣趙河鎮(zhèn)三張小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
老師小語
習(xí)作最大的亮點(diǎn)在于小作者由葡萄的生長聯(lián)想到少年的成長。一串串葡萄晶瑩剔透,時節(jié)不同,味道不同;少年的成長,只要努力向上,嘗盡苦澀后,終會褪去青澀,迎來甘甜和成功。
(席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