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鎧
1969年,我們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插隊落戶。剛到沒多久,生產隊就安排好每家每戶給我們送柴,保證了我們一個月都有柴火燒飯。但這只是過渡,以后還是要靠自己。隊里買來了鐮刀,讓我們跟著附近的農民去割草。
到了山上,領路的農民兄弟就彎著腰,基本不挪窩地割草,而我們這些人呢,割沒兩下,就開始腰酸背痛了,一會兒就要直起腰來看看四周,一看老覺得別處的草比較密,就不停換陣地。結果,整個割草過程就是在山上走來走去,草卻沒割多少。當時有位老農還唱了段山歌笑話我們:“人(家)割草時趴著腰,你割草時滿山走,人(家)割的草燒不完,你割的草不夠燒”。歌詞樸實生動,而我們真的也經常缺草燒,所幸大山上到處有草,只要是晴天,立馬拿上鐮刀去割一點,也可以應付。但我們始終沒法像當地農民那樣積上一大屋,一碰上雨天,只能靠農民兄弟的支援,才解了我們柴火之困。
為了解決吃菜問題,隊里也分了一些地讓我們自己種菜,但因為沒經驗,菜老是長不好,我們都覺得是缺肥料,于是就弄了些化肥要給菜地施施肥,也知道化肥泡水要有個百分比,但卻不知道一挑水和一把化肥分別有多重,胡亂抓兩把扔到水桶里,加滿水后就往菜地里澆。第二天到菜地一看,都傻眼了,那昨天還翠綠的菜葉子都變得枯黃枯黃的,我們的心一下子都變涼了。
在后來的勞動生活中,糗事還是時不時會發(fā)生,比如在水田里翻地陷進爛泥坑里,拔稗草時連稻秧一起拔了,挑擔在田埂上行走不時會滑落到水田里……好在有當地熱血農民的幫助,這樣的囧事慢慢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