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金息
棕櫚的用途很多,舒展的葉子可以做蒲扇;葉鞘的棕皮可以編織成棕衣,防水保暖;搓成棕繩,結(jié)實、不腐爛;做成床墊,吸汗透氣、冬暖夏涼;做成鞋墊,吸濕、除臭;扎成掃把,結(jié)實、耐用;編成棕箱,美觀大方……棕皮還像紗布一樣,用來過濾湯湯水水,可以重復(fù)使用,綠色環(huán)保。
棕編制品始于三國時期,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是我國民間藝術(shù)的一朵奇葩。
唐代韋應(yīng)物還有用棕櫚做蠅拂的著名詩句:“棕櫚為拂登君席,青蠅掩亂飛四壁。文如輕羅散如發(fā),馬尾牦牛不能絜”。這些在現(xiàn)代工業(yè)不夠發(fā)達的年代常見的手工制品,如今幾乎銷聲匿跡,能看到的也許只有棕掃把了。
大瑤山里曾經(jīng)流傳著一句俗話:“家有千棵棕,兒孫不會窮。”
走在桂林市臨桂區(qū)黃沙瑤族鄉(xiāng)翻水村的田頭地角,經(jīng)??梢砸姷揭豢每霉P直挺拔的棕櫚樹,郁郁蔥蔥,隨風(fēng)搖曳。也經(jīng)??梢钥吹礁钭厝嗣β档纳碛啊?/p>
秋天來臨,棕樹上的棕皮長厚了,割棕人就要拿刀將層層包裹生長在樹干上的棕皮割下來,沿著棕皮底部一片片切割剝離,剔去扇形狀的葉和莖,留下毛茸茸的棕皮,放在太陽下曬干,挑回家制作棕掃把。
常言道:人怕傷心,樹怕剝皮。小時候,看到有人在給棕樹剝皮,總會心疼地問:“為什么要剝皮?樹會不會死呀?”“棕樹不剝皮,長不大的!”割棕人忙碌著頭也不抬地回答。多年以來,我一直弄不明白:棕樹不剝皮能否長大?
63歲的周桂鳳是翻水村割棕皮的一把好手,她告訴我們,割棕皮是很有講究的。每一片棕葉的葉鞘都長著一塊棕皮,要用磨得鋒利的刀將棕皮一層層剝落,一般每年采剝一次,棕櫚樹便年年長高。棕櫚樹一般要在樹高1米以上、莖粗40厘米左右,才可以采剝棕皮。樹齡過小采剝會導(dǎo)致死樹;樹齡過大、久不采剝,既影響棕樹生長,又影響棕皮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割棕是件很辛苦的事。必須先把棕樹的枯枝爛葉及周圍的荊棘收拾干凈,然后才割棕皮。要是遇到高大的棕樹,還要就地取材搭好木架子,爬到架子上去割,很耗體力。
割棕還有一定的技巧。先要用棕刀沿著樹干割一圈,葉鞘的地方要用力將其割斷,又不能傷到樹干。還要把棕皮沿葉鞘的一條邊用刀自上而下割開,才能將一片棕皮從樹上剝下來。
會割棕的人一天能割好幾十斤甚至上百斤棕皮,而且在棕樹上留下的刀痕整齊漂亮;不會割的人不僅割的棕皮少,且留下的刀痕亂七八糟,甚至還會割傷棕樹。
現(xiàn)年65歲的魏福保,不僅會割棕、制作棕掃把,還擅長寫詩作聯(lián)。他告訴我們棕樹皮雖然每年能割一次,但切不可下手太狠割掉它的嫩棕皮,如果把棕樹皮割到露出了白芯,到了冬天它就會被凍死,因為每一片棕皮就像一件衣服,為棕樹保暖御寒。想起以前有些人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狠剝棕皮,而不顧棕樹的死活,他曾經(jīng)還寫過一首打油詩:
絲絲縷縷滿園棕,
年年采割愛意濃。
勸君莫做絕情事,
留足棕衣好過冬。
工間休息的時候,魏師傅點燃一支煙,口中慢慢吐著煙圈,將一個關(guān)于棕樹剝皮的對聯(lián)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傳說,古時候有位書生進京趕考,路上被強盜洗劫一空,饑寒交迫,只得乞討。書生來到一戶財主家門前,財主看到他一副窮相,不屑一顧,想出一副對聯(lián)來取笑他:“棕樹剝皮成光棍”。書生知道財主有意諷刺他,略思片刻,立即對出下聯(lián):“花椒開口見黑心”。生動形象地道出財主的黑心腸。言畢,拂袖而去。
棕樹,每年割一次棕皮,割了又長,長了又割,年年歲歲,細水長流,是山里人的“搖錢樹”。真是應(yīng)了那句俗語:“家有千棵棕,兒孫不會窮”。
有謎語云:“往昔搖曳在棕園,今日悄行庭院間。俯首折腰親大地,搖頭晃尾拜青天?!敝i底就是:棕掃把。
掃把,延續(xù)千年的日常生活用品,清潔了千家萬戶。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手工制作的棕掃把因選料、制作工藝繁瑣,在人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又因其韌性好,耐水性強,綠色環(huán)保,價廉物美而延續(xù)至今。
“我家門口有蔸竹,遠方客人進我屋,茶壺?zé)o茶就喝水,鼎鍋無飯就吃粥。”在翻水村,古老的木樓里堆滿了剛采割回來棕皮和做好的掃把。74歲的陳美英正在忙碌著扎棕掃把。看見我們到她家,連忙放下手中的活,熱情地招待我們,拿出自家種的黃瓜給我們解渴,并唱起了山歌,用瑤鄉(xiāng)人最淳樸、最熱情的方式歡迎我們。
滿頭銀發(fā)的她依然手腳麻利,做了20多年棕掃把,已經(jīng)是村里名副其實的“老師傅”了。“別看扎掃把簡單,其實是個細致活!”陳美英一邊忙碌一邊和我們談起扎棕掃把的“板路”。
雖然制作工序較為繁瑣,但一個熟練的師傅一天也能做六七十把,收入頗為可觀。黃沙瑤族鄉(xiāng)在精準(zhǔn)扶貧工作中,因地制宜打造棕掃把特色產(chǎn)業(yè),帶領(lǐng)群眾脫貧致富。
翻水村的村民們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中,將祖祖輩輩種植棕櫚樹和制作棕掃把的技藝薪火相傳。
“正月種竹,二月種木,三月四月種苞谷;五月種谷,六月種粟,七月八月收稻谷;九月割棕樹,十月收苞谷,十一二月炕臘肉?!薄白匾聦訉庸鼭M樹,做得掃把滿堂屋?!睅装倌陙?,勤勞智慧的瑤鄉(xiāng)人民把一年四季的農(nóng)活編成山歌,代代傳唱,唱出了勞作的艱辛,也唱出了生活的閑適。
瑤鄉(xiāng)的棕櫚樹,用其特有的方式將自己身上裹的層層棕衣,無私地奉獻給瑤鄉(xiāng)人民。人們與棕櫚樹的情結(jié),就像棕衣上的纖維,絲絲縷縷,相依相偎。
我們離開瑤鄉(xiāng)的時候,路邊的棕櫚樹依然是那樣蔥翠挺拔,在默默地守望著瑤山人祖祖輩輩的家園,守望著那一片繁衍生息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