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筱藝 郭曉蓓
溝通是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過程,其目的在于追求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通暢。簡而言之,溝通就是人們分享信息、表達情感的過程。對于小組工作而言,良好的溝通是達成目標不可或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小組中的溝通并非個體間簡單的收發(fā)信息,而是有著復雜的過程,一般要經(jīng)過發(fā)送者—編碼—通道—解碼—接受者—反饋六個環(huán)節(jié)。
在小組工作的互動中,溝通往往具備四大功能:一是控制功能,即控制小組成員的行為,使其遵守小組規(guī)則;二是激勵功能,即通過溝通明確告訴小組成員要做什么、如何去做、若行為效果未達到標準時應如何改進等;三是表達情緒功能,即幫助組員表達情緒和釋放情感,滿足其心理需要;四是提供信息功能,即通過傳遞資料為個人和小組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使決策者能夠確定并評估各種備選方案。
在溝通時談話者需要有技巧地引出話題,將觀點清晰地傳達給對方,言簡意賅,并注意與對方的呼應。在小組工作進程中,小組工作者需要時刻與小組成員保持溝通,這就首先要求工作者具備良好的個人素質(zhì),如專注、接納非評判的態(tài)度、同理心等。其次,當工作者與組員溝通時還應注意通過語言、表情等符號的傳遞為組員營造輕松、安全的氛圍。同時專注與傾聽也十分重要,因為這樣能傳達出對組員的尊重與接納,給予對方充分的肯定。此外,在溝通的過程中工作者要適當?shù)剡M行自我表露,這有利于對方坦陳自身問題和需要;工作者應始終持非評判的態(tài)度,理性客觀地幫助組員梳理問題。最后,還要及時進行小結,歸納要點,并注重小組成員的回應。
《鬼谷子·權篇》中對溝通有如下見解:“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過者言,依于銳?!逼浯笾乱馑际牵号c有智慧的人交談要依靠淵博的見識,與博文廣識的人交談要憑借邏輯思辨,與能言善辯的人交談要懂得抓住重點,與高貴有地位的人交談要依靠權勢,與富有的人交談要依靠利益,與地位卑微的人交談要依靠謙卑,與勇敢的人交談要依靠果斷勇敢,與愚鈍的人交談要依靠敏銳的思維。也就是說談話者要根據(jù)談話對象的不同特點,把握其規(guī)律,采用不同的談話方式。在小組中,工作者必須關注到每位成員的具體感受,根據(jù)成員不同的性格特點、實際需求以及文化背景、人生經(jīng)歷、價值觀等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場域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行為均受行為發(fā)生的場域的影響,而這種場域既包括物理環(huán)境,也包括他人的行為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在小組內(nèi)進行溝通時,小組所處的環(huán)境、空間大小、室內(nèi)外的布置、小組成員的位置、噪音等因素也往往需要被考慮進去。如果小組所處空間過于擁擠,就可能產(chǎn)生身體接觸而導致組員的注意力轉移,也可能對組員形成心理上的壓迫感;而如果將小組設在嘈雜混亂的室內(nèi),還可能使組員心情煩躁,無法專注地參與活動;又如空間內(nèi)的顏色深暗或激進的鼓勵宣傳語過多,容易造成組員心理壓抑,反而可能使得結果與預期大相徑庭。由此可見,做好環(huán)境的鋪墊對小組溝通來說十分重要。此外,在不同的情境下,小組工作者需做出不同的判斷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當小組工作者需要處于支配地位時,可以選擇Y式、輪式溝通形態(tài);而當小組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項任務時,工作者就需要減少小組中的互動,這時可以使用輪式溝通形態(tài)。
在小組的形成階段,小組成員因為初入小組,內(nèi)心難免充滿焦慮與擔心,行為往往表現(xiàn)出對小組其他成員的客氣與試探、沉默且被動?;诜佬l(wèi)心理,大家會從比較安全的話題談起,如自己的姓名、愛好等,這一階段組員整體上非常依賴小組工作者,并視其為中心,容易忽視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對此,小組工作者在溝通時應注重協(xié)助小組成員彼此溝通認識,為組員營造安全、信任的氣氛,并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
在小組的工作階段,小組成員的特征已經(jīng)表現(xiàn)為對小組充滿信心與希望,開始進行更深層的自我表露。因此,此階段小組工作者可以更多地將空間留給組員,注重專注傾聽、設身處地并積極回應、鼓勵表達,并引導組員控制情緒、適時回應與反饋。
在小組的結束階段,小組成員會產(chǎn)生不舍情緒,且對自身能否適應外面的世界充滿擔心,同時小組互動頻率也會降低,影響力會減弱。在這一階段工作者可采取支持性的溝通行為,鼓勵組員將傷感與擔憂的情緒表達出來,并講述小組結束的積極意義,引導他們展望未來。
(作者單位: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