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玲 劉志梅
人物簡介
鍾建新先生,香港出生,中國國家一級美術師,鍾建新藝術館創(chuàng)辦人,香港、東莞、山東玲瓏畫苑總顧問,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國際名師名家名人聯(lián)合會執(zhí)行主席,世界文化藝術聯(lián)合總會會務顧問及香港區(qū)代表,國際文化藝術研究院永遠榮譽院長,中國國際城市文學學會香港分會會長,中國星火基金會藝術顧問,中國扇子藝術學會盛世中國時代英雄推廣大使,中國正能量詩人聯(lián)盟香港分會副會長,逸頤藝舍博物館藝術顧問,中英文藝家在線媒體平臺顧問,聞訊中外媒體平臺顧問,新加坡美術總會海外顧問,香港職業(yè)書畫家協(xié)會榮譽主席,中國國際城市文學學會海峽兩岸分會名譽會長。
由武到文,由警棍到畫筆,鍾建新先生的生活裏總是存在著如此跳躍卻令人驚喜的跨界。這就像他生活的兩面,一面勇敢無畏,義薄云天,一面溫柔敏感,詩情畫意。在每一個生活的角落裏,他都展現(xiàn)著自己最獨特的魅力,在每一次的創(chuàng)作和表達中,他都寄予著自己最懇切的情思。
從警棍到畫筆 從習武到習文
武術與繪畫,一個動一個靜,一個形於外一個發(fā)於內,但這卻同時成為了潛藏在這個家族裏的基因。鍾建新先生的爺爺鍾琦美(字其美)先生是清末民初廣東嶺南派的一名畫家,也就自爺爺那輩兒起,這藝術的根便扎進了這片土壤,開始恣意生長。而到了父親那一代,武術也開始佔據這個家族的一角,一文一武,逐漸相得益彰。在前兩代人的浸潤之下,鍾建新先生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個體,武術和繪畫各自盤踞著他心靈的一部分,讓他同時擁有了兩個夢想,一是成為一名警察,二是成為一位畫家。
鍾建新先生的第一個夢想很快便得以實現(xiàn)。父親教給他的武術,父親用行動傳遞給他的那份正義感和責任心,似乎讓他成為警官這件事成為了一種自然而然。他也十分滿意這份職業(yè),儘管遇到過無數的危險和險情,但他都堅定著這個選擇。十年不到的時間他便晉陞了警長,共做了二十五年。
儘管在當時的情況下繪畫已不能再作為職業(yè)去發(fā)展,但關於繪畫這件事,他始終不曾放棄過。只要有空餘的時間,他便執(zhí)起畫筆,開始在虛幻的世界中漫遊,這是他獨有的精神家園,他還時常去外國舉辦畫展。長期的耕耘,加上先天的天賦,他的繪畫作品開始獲得不少人的讚賞。陸陸續(xù)續(xù)地,他開始參加各類展覽活動,前往國外也舉辦了不少畫展,其作品更是得到了前任港督及盧森堡皇帝亨利的收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第二個夢想已經得以實現(xiàn)。
但鍾建新先生並沒有滿足於這“似是而非”的身份,警界還未退休,他便在1998年辦起了畫廊,成為了一名半職業(yè)的畫家。之後,他又在2005年創(chuàng)立了香港第一間三層高的壁畫海邊餐廳,2007年買下七千平方呎的花園別墅,成立了一間四千多呎的鍾建新藝術館。他一切的傳奇經歷,網上亦可查到。然而,一如他父親的大起大跌(當年他爸爸生意失敗,鍾建新由“少爺仔”變成“牛雜仔”),兩年前他的婚姻失敗,一切亦重新開始。
如今,他和他的新婚太太共同經營位於香港粉嶺、東莞橫瀝及山東泰山的“玲瓏畫苑”。他和妻子是中學同學,但在彼此都已經年過半百了之後兩個人才真正走到了一起。他們的愛情也正如鍾建新先生的職業(yè)之路一樣,兜兜轉轉。他的三段婚姻,緣來緣去,但屬於你的,你所深愛的,最終都會走到你的面前,和你撞個滿懷。這畫廊,也成為了一種見證,見證著他對於繪畫的初心,也見證著他對於愛情的執(zhí)著,對藝術的執(zhí)著。
漫步藝林 盡情揮灑
家中長輩給了鍾建新先生關於繪畫的啟蒙,但是他對於繪畫的理解和感悟,還來自許多遙遠而特殊的前輩。鍾建新先生崇拜的藝術家有許多,例如達文西、雷諾雅、德格斯、莫內、米納、端納、安德魯·懷斯、吳道子、韓幹、宋徽宗、蘇軾、米芾、王希孟、李唐、文徵明、林風眠、吳冠中等等,這些偶像似乎成為了一種無形的向導,讓他能隔著遙遠的時空,通過其作品而獲得藝術生生不息而多變的力量。
宋徽宗的藝術境界是鍾建新先生最為向往的。書,宋徽宗創(chuàng)造了“瘦金體”,畫,其尤好花鳥,並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令花鳥畫步入全盛時期。在書與畫兩方面,宋徽宗之造詣皆可彪炳史冊,傳誦千秋。鍾建新先生欣賞其意境,更欣賞其作品中的創(chuàng)造,對於所表現(xiàn)物件獨特性的挖掘,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藝術選擇和創(chuàng)作。
柏樹,曾是鍾建新先生畫作中一個重要的物像,但自從2003年開始,他便不再畫柏樹。2019年,他去了一趟山東泰山,從岱廟回來之後,柏樹終於重新長在了他的畫筆底下。但十五年後的執(zhí)筆不能再與十五年前一樣,他便給了這棵樹一個新的構思和佈局,有了更多細節(jié)的點綴和支撐,讓人看到這棵樹就仿彿聞到了樹的清香。在這棵柏樹之上,鍾建新先生畫上了六十六只栩栩如生的小鳥,這些小鳥形態(tài)各異,各具性格,有的相偎相依,有的歡喜雀躍,有的嬉笑怒罵……總之,觀鳥如觀大千世界,這就像是一個微縮的現(xiàn)實景觀,各種不同的姿態(tài),不同的思想都在這裏碰撞著。但他仍為這幅畫取名為《一家親》,他承認差異,也認可差異,但同時也相信這個社會的美與真,有趣的嘈雜與和諧。
鍾建新先生的優(yōu)秀作品還有許多,每一幅,都不能代表他全部的造詣,甚至所有作品的總和,也不是全部的他,因為在下一幅作品中,他永遠在尋求新的創(chuàng)造。他的作品被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警察總部、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香港房屋總署、加拿大多倫多藝術館、蕯爾雅多首都藝術館、馬來西亞朵云軒藝術館等多地館藏,但他只是將這些榮譽看作為一種肯定,一種鼓勵,因為他未來的創(chuàng)作之路還沒有止息,將繼續(xù)求索。
鍾建新先生也說出了他接著要做的重要項目:除了七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的建國七十週年紀念郵冊首發(fā)式及畫展之外,同月他還會在香港北角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國際華裔書畫名家硏討會暨慈善書畫展”,參展各家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qū),而他會將部份款項捐予中國星火基金會作慈善之用;而重中之重,是他和太太鍾陳玉玲正積極申請和籌辦鍾建新藝術館暨香港新界北區(qū)文藝中心,夫妻倆皆是新界土生土長的人,他們冀以身體力行,對北區(qū)的青少年未來作出中華文化藝術的指導與貢獻。
詩情與畫意 藝術的兩面
藝術家不僅有一雙善於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他們還往往有一顆比常人更溫柔敏感的心,置身山川湖泊之中,不僅能欣賞到自然對於每一個角落的雕琢,還能聽到一座山的心跳、一朵云的嘆息。宋代的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實,藝術又何嘗不是如此?
鍾建新先生手執(zhí)畫筆幾十年,筆下誕生的風景已然無數。在繪畫的初始,他的畫筆更像是一臺照相機,他真誠地表現(xiàn)著這個世界角角落落的盛放;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於繪畫的理解也開始變得深刻,他開始將畫筆當作是一把雕刻的刀,用來立體而全面地表現(xiàn)一件事物的靈與肉,表現(xiàn)這個社會的灰色與偶爾的虹光;如今,他不再刻意去想要給每一幅畫賦予怎樣的故事和靈魂,而是選擇讓每一幅畫本身去講自己的故事,他相信一幅好的作品本身自有其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自由生長的結果,是對任何刻意和雕琢的反駁。透過這樣的過程,不僅是鍾建新先生在創(chuàng)作畫,畫也在帶領著他,觀人,觀物,觀世界。
如今,他也將這樣的情思投入在了其他藝術類型的創(chuàng)作之中,例如詩歌、小說。藝術的內裏總是相通的,我們生活的世界就腳下這一個,所以來來回回的中心,都在我們自我本身,心是通透的,則藝術類型只是我們選擇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鍾建新先生曾寫下一首回文詞《長亭依稀》——“昨,夜寒,凄霜迷,風雪濛濛,送別長亭月,浪淹江堤缺,葉紅淺阜,嘆花飄,悲夢,絕……”正文如下:
所謂的回文詞正是回環(huán)往復皆能誦讀,當直唸之時,更讓人在欣賞古詩詞的意境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聯(lián)想與巧思:詞(橫)寫的是李師師長亭暗處、梅花樹下遠眺,送別宋徽宗的押犯車隊之情境,詞(直)寫的是宋徽宗被押離京,越行越遠,開封最後在其眼底消失的情景。這首《長亭依稀》也讓他獲得了中國城市優(yōu)秀詩人(古詩組)三等獎,成為在此次比賽中獲獎的唯一港人代表。
詩歌有時候也成為了一種工具,成為了一種補充,讓他能以更多元的視角去理解世間萬物。所以有時,他會在自己的畫中題詞,讓畫中的世界成為一個更真實的整體,有時他會在繪畫之前先作一首詩,用詩去感受靈魂,再用畫筆來描摹形狀。例如他曾作《醉探仙家殿》一詞,文曰:“清河邊,傳石愿,春風柔香,吹渡人間暖。曉秧婷婷鞠背淺,青鷺聊聊,卻遇群鴻亂;隔山巒,一片天,雁過云遷,影入湖中月。何日花前不獨醒,步上凌沿,醉探仙家殿?!痹娭胁粌H有畫面,更有觸感,更有時空轉換,在畫所看不到的盡處,詩歌給人留下了更多的遐想。所以,詩與畫,畫與詩,就成了他的藝術中不可分割的一體。
通過一支畫筆,鍾建新先生繪出了他心中的萬千姿色,這支畫筆已經成為了他的眼睛,他的耳朵,他的嘴,他的心,替他看盡世間風景,替他聆聽人間萬物,替他感受,也替他表達。你若問他何為藝術,他或許不能給出最標準的表達,因沒有一位可稱藝術宗主給你標準答案,更沒有標準文字答案,但他的畫,最終會給你答案。